时光流转,大秦的备战工作在紧张与有序中不断推进。胡亥每日早朝后便会在书房中,仔细听取各方呈上的战报与筹备进度,对大秦海防力量的每一处细节都了若指掌,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沿海防御工事的建设如火如荼,新增的炮台宛如坚固的堡垒,紧密排列在蜿蜒的海岸线上。工匠们在烈日与寒风中忙碌,他们将巨大的石块精雕细琢,拼接成厚实的炮座。安置在其上的火炮,炮管乌黑锃亮,散发着冷峻的气息。士兵们围绕着炮台展开高强度操练,从炮弹的精准装填、细致瞄准到果断发射,每个动作都反复打磨,力求分毫不差。他们喊着激昂的口号,整齐的脚步声在沙滩与礁石间回荡,彰显着大秦军队的钢铁纪律与不屈决心。
赵刚率领的侦察船队如同不知疲倦的信天翁,日夜游弋在茫茫大海之上。这些侦察船船身轻巧灵动,在波涛间灵活穿梭,航速极快。为优化侦察效率,赵刚将船队细分为多个小组,每组负责特定海域的侦察,通过信号旗与烽火搭建起一张严密的信息传递网络。一旦发现倭国舰队的蛛丝马迹,消息便会以最快速度传回后方。
李斯派出的密探深入倭国的各个角落,犹如隐匿在黑暗中的影子。他们不仅掌握了倭国战船的修缮进度,还成功探听到其精锐水手的训练战术与计划。其中一名密探凭借精湛的易容术和出色的口才,巧妙混入倭国与周边势力的秘密会议。他藏身于阴暗角落,偷听到联盟的具体分工与进攻策略,随后将这些关键情报用极小的密信绑在信鸽腿上,传回大秦。
墨渊在造船厂中日夜忙碌,整个人瘦了一圈,但眼神却愈发坚定。他带领工匠们全力投入新型钢铁战舰的建造,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打造出20艘钢铁巨舰。为提升战舰性能,墨渊带领工匠们不断改良炼钢工艺,尝试融入各种稀有金属,历经无数次试验,终于找到最佳配方,让战舰的强度和韧性大幅提升。同时,他对新型吊装设备进行二次优化,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组装效率。在他的带领下,造船厂内火花四溅,一艘艘战舰的雏形逐渐显现,工人们的干劲十足,决心为大秦打造出坚不可摧的海上堡垒。
与此同时,大秦的后勤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军用粮食。为了满足前线将士在海战中的能量需求,方便食品的生产成为重中之重。生产方便面的工坊里,热气腾腾,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将面粉变成金黄酥脆的面饼,再搭配上精心调配的调料包。压缩饼干工厂中,机器有节奏地轰鸣,将各种营养成分压缩成体积小、能量高的饼干,方便士兵携带与食用。自热米饭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仔细地将米饭、菜肴与发热包封装在一起,确保士兵在海上也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然而,就在大秦全力以赴备战之际,倭国也察觉到了大秦的动向。倭国首领山本一郎紧急召集联盟各方势力,在其大本营召开秘密会议。会议室内气氛压抑,山本一郎脸色阴沉,将手中的情报狠狠摔在桌上,怒声道:“大秦已经有所防备,我们必须加快行动,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一位来自周边小势力的首领面露犹豫,低声问道:“大秦实力强大,我们真有胜算吗?”山本一郎冷笑一声:“此时退缩,前功尽弃!我们联盟兵力众多,只要齐心协力,定能给大秦致命一击!”
经过一番激烈争论,他们决定提前发动进攻。倭国舰队迅速完成最后的准备,装载了大量武器和物资。修缮一新的战船扬起高大的船帆,在海风的吹拂下发出猎猎声响。精锐水手们登上战船,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兴奋,仿佛即将踏上一场荣耀的征程。
与此同时,大秦的侦察船队也发现了倭国舰队的异常举动。一艘侦察船在巡逻时,远远望见倭国港口内船只频繁调动,气氛紧张。船长立刻意识到大战将至,迅速命令船员升起信号旗,向后方传递紧急情报。
赵刚收到消息后,神色凝重,立刻进宫向胡亥汇报,并建议大秦舰队提前进入战斗状态。胡亥得知后,立即召集众臣紧急商议。朝堂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都清楚,决定大秦沿海安危的海战一触即发。
胡亥目光坚定,沉声道:“既然倭国提前行动,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传令下去,大秦舰队即刻进入战斗状态,沿海防御部队提高警惕,严阵以待!”
王翦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建议在沿海布置疑兵,迷惑倭国舰队,使其摸不清我们的真实实力和部署。”
赵刚接着请缨:“末将愿率领一支精锐舰队,主动出击,扰乱倭国舰队的阵型,为我军主力创造有利战机!”
李斯进言:“臣会继续让密探在倭国散布假消息,制造混乱,削弱他们的联盟凝聚力。”
墨渊也表态:“臣定当加快战舰的建造速度,争取更多战舰早日投入战斗!”
胡亥一一应允,大秦的战争机器全面启动。一场惊涛骇浪中的海战即将爆发,整个大秦都笼罩在紧张的战争氛围之中。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命运的天平开始倾斜,而大秦的未来,即将在这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被改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