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众人的期待,杨聪淡淡笑了笑。
然后没有明着解释,而是眼光扫过三个嫌疑人,提醒道:“有一点你们三个都没说,可就算你们不说,我也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几年前,老书记就患上糖尿病。”
“每天除了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和瑞格列奈片,还要早晚饭前各注射一次胰岛素。”
“那么…”
“当天的胰岛素,谁给老书记注射的?”
杨倩儿迷茫地摇头。
这方面她并不了解,如果不是听杨聪说起,还以为那些是感冒药呢。
因此,又有点内疚。
邹海又轻声咳了几下,没有说话。
龙武最了解情况:“你说的没错,因为怕老书记忘记,或者打错剂量,通常都是我帮着打胰岛素。”
“可那天…准确来说是周六晚上起,老书记听你们汇报后,就有些心事重重,没事的时候把我也给轰走,说他想静静。所以当晚一次,和隔天早上一次,都是他自己注射的。”
“其实吧,那也没多复杂。”
“就是先用酒精擦拭肚皮,然后跟打针一样,把注射笔一推,一下就完事儿了。”
“每次5个单位…”
“这些老书记都知道,以前也经常自己注射。”
“没有反常。”
杨聪淡淡摇头,确认道:“那我再问你,整装的胰岛素通常储存在冰箱里,而你们这次来隆江,显然不会随身带几盒…因此,是不是临走的时候,注射笔里新换了一支整的?”
“没错。”
龙武很肯定,“老书记没说具体待多久,离开隆江也没定去哪儿,我怕临时买不方便,或者当地医院不是一样的品牌,所以取下用掉三分之二的那支,换了一支整的3ml胰岛素。”
果然是这样…
杨聪不急着解释,吩咐道:“来位技术员,去查看一下那支胰岛素注射笔,看看里面还剩多少。”
不等老局长示意,有位女技术员开始动手。
李华华也跟了上去。
趁着空当,杨聪又问龙武:“你仔细想想,一定要想清楚咯,从出发到现在,老书记一共用了几天,打过几次胰岛素?”
龙武不明所以。
可还是严肃地,默默扳着手指头数了又数。
最后,他确定道:“从出发到老书记被杀,一共5天加一个早上,注射了11次。”
杨聪没有否认,看向那位技术员。
李华华像是明白了用意,代为汇报道:“3ml就是120个单位,打了11次5个单位,现在还剩65个单位,注射剂量没有错。”
杨聪听完,直摇头。
这个举动引得众人,非常不解。
苏明月虽然开始还不明白杨聪的意思,可听这么些解释,已经和李华华一样,认为杨聪怀疑老书记胰岛素注射过量。
可事实证明,并没有错啊。
“120减55,正好65啊,难道不是吗?”
杨聪还是摇头。
这下,在场的全都懵啦。
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难道他们都算错了?
杨聪是哪个数学老师教的?
……
……
其他人简直都快急死了!
杨聪慢悠悠解释:“不是120减55等于65不对,而是55不对。”
“龙武,我再问你。”
“周六晚上,老书记吃饭了吗?”
龙武当真是头脑简单,答得很干脆:“没有,当晚我端着三菜一汤加碗白米饭上楼,提醒老书记吃完药,赶紧吃饭。”
“结果,他骂我做的啥玩意儿!”
“顿顿都是白菜炒豆腐,番茄鸡蛋汤,简直腻得慌,把我轰走了。”
“等我上楼收拾的时候…”
“才发现,他根本什么都没动。”
“……”
李华华恍然:“我明白了,老书记当时压根没胃口,不准备吃饭,所以根本没有注射胰岛素。”
“空腹注射,血糖很低。”
“会有危险的。”
“难道…”她吃惊的望向杨聪。
杨聪点点头,接着解释:“所以老书记总共只注射了10次5个单位的胰岛素,应该剩下70个单位才对,然而现在只有65个单位。”
“也就是说…”
“被杀那天早上,他被注射了整整10个单位的胰岛素!”
“会死人的!”
说完,他有些控制不住情绪,直直瞪着邹海。
邹海低着头,还是不说话。
老局长听出问题所在,深知其中的严重性,加以补充解释:“我老父亲也有糖尿病,每天也要打胰岛素,打少了血糖降不下来,打多了血糖又太低。”
“如果低到一定程度…”
“会非常危险,四肢乏力,休克…不及时补充,真的会死!”
苏明月愁眉苦脸,也明白了:“老书记本来前一天晚上就没吃饭,血糖肯定偏低,如果再被一下注射两次剂量的胰岛素,那血糖不是更低得吓人吗?”
“这跟杀了他,有什么区别?”
杨倩儿已经快哭了。
瞪着邹海,咬牙切齿问道:“是你给他注射的?”
邹海沉默着,低头不语。
杨聪已经不屑于看他,继续吩咐道:“李华华去翻床边的垃圾桶,垃圾袋龙武每天都会更换,看看现在里面除了一整条削下来的苹果皮,是不是只有一个小棉团?”
“是不是更加证明,老书记从周六晚到被杀前,只打过一次胰岛素,而且还是10个单位?”
“注射笔有没有提取到指纹?”
“有没有邹海的?”
“看他还怎么狡辩!”
李华华动作麻利,很快回来对着众人点头。
“嘁…”
“哈哈哈…”邹海面对众人质问的眼光,笑得有些狰狞,摇晃着脑袋辩解道,“杨聪…绕了一大圈,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呀…”
“杀死老书记的是那把水果刀。”
“是我捅进去的吗,什么时候捅进去的,怎么逃走的?”
“你倒是解释啊!”
“啊?”
死不知悔改。
杨聪面对厉声质问,反而冷静了。
“好吧。”
“现在我告诉你们…”
“邹海杀害老书记的罪行确凿无疑,他是第一元凶!”
“而真凶…”
“另有其人。”
“其实,除了三个嫌疑人,屋子里一直还有第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