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华所言不假。
他的确很在意女儿,并对十年前那件事耿耿于怀,因此记忆相当深刻,讲述起来挺流畅。
“倩倩向我提议…”
“在家里办一个盛大的宴会,除了庆祝她的生日,还当是一场特别的毕业晚会。”
“我当然答应。”
“参加的人挺多,除了我请来的不少企业家,教育家等等,还有她自己的一大帮同学和朋友。”
“聚会嘛,图热闹。”
“烧烤,喝酒,唱歌,跳舞……”
“一切都很正常。”
“我对这种场景习以为常,吃吃喝喝后,到一边跟些企业家聊天,希望他们能出资建一个孤儿院。至于年轻人们那边,没怎么关注,只无心留意到,有个男孩喝醉了…”
“后来才知道,那就是胡宗泽。”
“倩倩好像也喝得不少,不过人还算清醒,扶着他上楼去休息了。”
“我平时管教严,没往那方面想。”
“过了一阵发生了个小意外,便更没有在意楼上的事儿了。”
“当时是这样…”
“谁喊了句‘着火了’,接着陆续有人跑出去查看,果然发现不远处的垃圾站烧起来了。火势还不算小,有快速漫延的趋势,因此打过119后,我们都陆续跑出去救火。”
“场面挺混乱。”
“谁没去,谁去了,谁走了…我都记不清楚。”
“经此一忙活。”
“等到消防队赶到控制火势后,没人再有闲心继续玩,陆陆续续都散了。”
“最后,剩下一堆烂摊子,屋里就剩自家几个人。”
“我喝过两杯茶,才想起…”
“倩倩一直没下来,大概也喝醉了,因此派人去看看,想着送点热水,毛巾什么的。”
“结果…”
“出大事了!”
“她妈妈上楼查看后,慌忙下楼让我亲自去看看。”
“倩倩屋里。”
“她跟胡宗泽光着身子,被子虚掩,躺在床上。”
“地上,还有个用过的安全套。”
“不堪入目!”
“……”
“后来,倩倩嚷着要跟胡宗泽结婚。”
“我没答应。”
“一直以来,我都反对她俩在一起!”
“……”
“为了让他们彻底分开,我把原本已经被某校录用的胡宗泽,安排进了市一中,希望他能彻底离开倩倩…另外,还隐隐说了几句狠话,加以威胁。”
“之后……”
“你应该也知道了。”
“胡宗泽和倩倩分手,倩倩却死活不肯,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肯打掉,还离家出走,跟家里断绝关系。”
“最后,故意跟卞谋言好。”
“以为这样,能够气到胡宗泽,让他回心转意。”
“结果……”
整个经过和杨倩儿所讲,基本一致。
在其他人看来,没有任何实际线索。
但杨聪却有些起疑…
真的这么巧吗,好好的垃圾站怎么突然着火了?
也是杨倩儿和胡宗泽计划的一部分吗?
或者,还有其他人也有另类心思?
杨聪问及另一个关键点:“您为什么一直反对他俩在一起,是因为胡宗泽身份低微吗?”
老书记笑笑,淡淡摇头。
“不是。”
“我知道他和倩倩谈恋爱后,找人暗中查过。”
“发现他人品不太好。”
“谈不上有多坏,只是某些做法,在我看来很不好!”
“他完全是在耍社会交际上那一套,竞选学生会主席呀,参加某个征文比赛呀…靠的不完全是自己的实力,而是类似于拉帮结派,给某某某导师送礼物,还跑到人家里帮着种花……”
“没钱就想法子从社团捞,聚餐,K歌,团建……”
“简直混账!”
时隔多年,老书记依旧挺愤怒,“哪怕他是学经济的,我都觉得那些做法没错,可他是学什么的,将来要干什么的?”
“老师啊!”
“教育工作者!”
杨聪默默点头,有些佩服老书记的为人。
淡淡思索后,又问:“当时您上楼的时候,两人还没醒吗,多久醒来的,我的意思是…依你看,他们是喝醉了吗?”
“我也说不好。”
老书记一阵摇头,“浑身酒气,呼呼大睡,她母亲摇都摇不醒。当时我很气愤,看完就走了,后来还是她妈送她回另一屋的,喂了些醒酒的汤药,才逐渐清醒。”
杨聪了然,没问题了。
……
……
送别老书记,杨聪三人在屋里简单讨论。
他初步推断道:“胡宗泽和杨倩儿早就有预谋,想当着那么多人面自曝丑态,让好面子的老书记妥协,不得不答应他们的婚事。”
“为了把戏演足,他们都喝了酒。”
“可胡宗泽在大学就很懂得搞社交,又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酒量肯定小不了,因此不太可能醉成那样。”
“我怀疑,他们被人下了药。”
“而那个对他们下药的人,才真正和杨倩儿发生了关系。”
一桩十年前的迷奸案吗?
有难度,有意思。
苏明月短暂兴奋过后,疑惑道:“可我有一点想不通。”
“假设下药的人是A。”
“A的目的是奸污,那下药对象应该只有杨倩儿啊,为什么连同胡宗泽也下药了?”
“或者,胡是误服?”
“A胆子也太大了吧,在盛大的宴会上,居然敢干那种勾当?”
“色胆包天啊!”
苏明月的猜想,的确是一种可能。
不过,杨聪还有另一种猜想:“你的猜想很有道理,可我觉得另一种情况可能性也很大。”
“那就是,将计就计。”
“同样假设真正的色徒是b。”
“b事先得知胡杨的计划,暗中给他们下药,然后自个儿捡了便宜。”
如果真是这样,b必须满足一个条件。
他跟胡或杨关系必须特别好,好到连这种隐秘计划都能被分享。更有可能的是,b还是两人原本计划中的关键一环,也就是帮忙招呼楼下众人,一起上楼看好戏的曝光者。
那么b的人选,杨聪首先就想到卞谋言。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
b只是无意中得知胡杨的计划,然后将计就计。
目前掌握的情况实在太少,因此引发的猜想实在太多,杨聪按照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决定先对最有可能的情况进行验证。
“走吧,去看守所。”
“见见我们的主任和老师,他俩应该知道更多。”
陈凤娇下午还有事。
赶往看守所的,只有杨聪和苏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