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没正经上,转眼又到周五了。
星期五早上。
杨聪慢吞吞赶到学校,又发现不对劲。
高一二三的同学们,都搬着小板凳,赶往大体育场呢。
又不是星期一,又搞升旗仪式吗?
他照常最后一个赶到空荡荡的教室,正见着张松抱着双手,气鼓鼓地在讲台上杵着。
手里,还有一套新校服。
“赶紧换上,去操场。”
“就等你了!”
杨聪不情不愿套上校服,赶到操场总算知道咋回事了。
大主席台上,拉着红色横幅——
见义勇为表彰大会。
瞧苏明月那高兴劲儿,这显然是某人又要领奖啊!
校长穿戴整齐,走上讲台率先发言。
“同学们,老师们…”
“早上好。”
“告诉大家一个特大好消息,咱们学校出了位了不起的英雄!”
“……”
“下面,掌声欢迎…”
“高二1班,杨聪同学,上台讲话!”
“啪啪啪——”
在集体持续的响亮掌声中,杨聪慢吞吞起身上台。
此刻,他相当有感慨…
依然记得不久前的周一,也是这般兴师动众的场景。
当从教导主任口中得知,最好的,唯一的朋友陈梦玲死后,他在众目睽睽下独自提前离开。
当时看向他的眼睛,并不多。
眼里的内容统一而复杂,疑惑,不解,好奇,甚至嘲笑……
更像是在看一个,不合群的异类,在做不合群的举动。
然而现在…
几千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满是赤诚。
每张脸上,都挂着笑容。
羡慕,敬佩,自豪,期待,渴望……
在为英雄鼓掌!
“咳…”
杨聪独自站在主席台上,有些语塞,有些紧张。
哪里遇到过这种场景?
就算是拿到全区中考状元,也没有当着这么多人面讲过话呀。
还能说什么?
回想这几天的整个经过,他又是一阵感慨。
本来是闲着没事,在苏明月的鼓动下,接了个查暗恋对象的订单,想着赚点小钱。
结果,又查失踪。
很快的,失踪又转为凶杀。
经过一系列观察、分析、推理、猜想,总算锁定真凶。
哪想到,又查到一个大阴谋!
稀里糊涂地,拯救了某个市级领导,还有不知多少个有头有脸的陪同人物,以及不知多少个无辜的群众。
真是刺激啊!
“咳…”
讲台上,杨聪再次清嗓子,总算挤出一句话。
“就这样吧。”
“啪啪啪——”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夹杂着轻微的笑声。
杨聪走出几步,突然顿住。
挤挤眉毛,又走到了那根竖立的话筒前。
掌声骤停。
杨聪眼光扫过本班前排,那个还挺失落的小萝莉,语气有些沉重:“我佩服的人不多,仔细想来就两个。”
“可惜,他们都死了。”
“其中一个,叫李子阳。”
“我甚至不认识他。”
“……”
“我试着想了想。”
“如果我是李子阳,发现凶手提着刀上楼的时候…”
“肯定会逃跑,喊救命。”
“只能是这样了。”
“我胆小。”
“怕死。”
“……”
“但是,李子阳没有那样做。”
“他很聪明,很勇敢,最后时刻选择的是,留下两条至关重要的线索,寄希望于有人能代替他,揭开那个巨大的阴谋!”
“某些活着的人,更应该谢谢他。”
“……”
“请替他默哀。”
全体默哀。
陆陆续续,底下传来一阵抽泣。
表彰大会散场的时候,陈凤娇故意落在后边,红肿着眼道了声谢。
“谢谢你,杨聪。”
杨聪抿抿嘴,点了点头。
离场的时候,又见到了李子阳父母。
他们特意来道谢。
李父搀扶着妻子,挤出笑容:“谢谢你,杨聪。”
“谢谢你查到真凶。”
“更谢谢,你刚刚说的那些。”
“不哭,我不哭…”
“库库库——”
“我骄傲,我真的很骄傲,有个非常了不起的儿子,嗨……”李父横着抹把眼泪,强颜欢笑,“阳阳现在肯定很高兴,因为那个阴谋被揭穿了,他也会骄傲……”
“有你这么一位,聪明的同学。”
“真的谢谢你。”
“……”
……
……
放学的时候。
张松单独留下杨聪,转告道:“明天穿体面点,最好是校服,早点来学校,千万别睡懒觉。”
“前市委书记,要来校参观。”
“并且点名,要你陪同,年轻一辈可就你一个哈。”
“你就嘚瑟吧。”
前市委书记,要我陪同参观学校?
真是,多大的面子哈。
杨聪明显一愣,直摇头:“没空。”
“????”张松差点没被气死,“是我没说明白,还是你没听明白,或者我没听明白?”
话挺绕,但意思表达很清楚。
杨聪基本还是那句话:“我真有事。”
张松相当无语。
觉得有必要说明,这件事的重要意义。
“我这么跟你说吧…”
“你查案找到炸弹,摧毁了一个谋杀阴谋,等于挽救了前书记和其他很多人的性命。虽说人人平等,但毕竟是领导,拯救的价值和意义非比寻常。”
“况且,不单单是几条人命那样简单。”
“试想一下,如果真让凶徒阴谋得逞,我区乃至我市,以及整个国家的颜面何存?特别是让我区的领导干部和警察颜面何存?另外就是非遗物产,摧毁了可就没了,上千年历史啊?”
“既然你的功劳意义非凡…”
“那前书记请你陪同参观,当面表达感谢,既安抚外界的不安情绪,又能提倡大家见义勇为,为社会担责任,这么一举多得的举动,为什么不配合?”
“再说啦…”
“就算不为别的,你就单单想想你自己…”
“与市委书记会面,多大的面子啊,再被那些记者一报道,你不就出名了吗,说不定还能高考加分呢,肯定能给你的履历,添上重重的一大笔!”
“难道,你不觉得很爽吗?”
这不是爽不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
一想到要陪个陌生的老头子,在逛了多遍的学校里转来转去,装模作样这里看看那里瞧瞧,说话还不能太大声,渴了还不能单独喝水,指不定还要憋一泡尿……
杨聪就特抵触。
因此,敷衍道:“再说吧,我头疼,先走了。”
张松真拿他没办法。
叉腰在原地,呼呼喘着粗气,相当无奈。
最后,他给苏明月打了个电话。
希望她,能劝劝混小子。
结果,苏明月的话,让张松更加气了。
“你自己劝。”
“他那倔脾气,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我可不敢多管闲事。”
“要不…”
“你让那个什么书记,亲自去找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