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松警惕的看了一眼房间的每个角落,见那只大公鸡也不再躁狂,心说,那鬼应该离开了吧?
他又两只眼睛左右来回变动的等了一刻,生怕那只鬼还在房间里的哪个角落伺机等待着。
良久,不见动静。
那只大公鸡居然开始将脖子缩进身子,看样子似要小憩一样。
李怀松皱着眉头,终于鼓起勇气对着院子喊道:“秀玲,你们快进来。”
李小树听到这话,连忙扒着门露着小脑袋,小声问道:“叔,能进来了?”
李怀松不确定的点点头:“应该能了。”
这时抱着孩子的秀玲也惊恐的凑到门前,她小心翼翼地向屋内看了看,今晚的恐怖,让她心有余悸。
李怀松看着他们都不敢进,着急的说道:“快进来啊,爹娘都……都躺下了,这该怎么搞?”
秀玲皱着眉头走进来,看到爹娘和哥的模样,十分惊心:“探鼻子,看还有……还有气儿没。”
李怀松立即伸手去探爹娘的鼻子。
“哎呀!还有气儿,快、快、快来……”
李怀松有些激动了,秀玲也是松了口气,连忙对着李小树说道:“小树,来,帮婶抱着孩子,我和你叔将你爷爷奶奶抬床上。”
“哦。”李小树懂事的走过来,小心翼翼的接过婶子手中的孩子。
李小树虽说人小,但也能抱得动七、八斤的小娃娃。
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止住的啼哭,可能在危急的时刻,他们都没有注意。
很快,李怀松与秀玲两人将爹娘抬到了床上,秀玲又用毛巾将三人嘴角的白沫子给擦干净了。
这时候,东方开始泛白,这是要天亮了。
李怀松总算松劲儿了,累的一屁股坐在地上,紧盯着门口。
秀玲也将孩子重新接了回来。
这时,大门处传来了敲门声。
李怀松见天已经亮了,应该没有危险了,就指使李小树:“小树,别怕,去开一下门,看看是谁,叔我实在没劲了。”
李小树点了下头:“哦,好。”
李小树还没走出屋门,就听到门外有人喊了起来。
“爹——”
“娘——”
“开门啊——”
听到这声音,几人一愣。
接着就见李小树惊喜的喊道:“叔,是俺娘回来了。”
李怀松苦笑一声,他与秀玲也听出来,大门外是大嫂刘桂娟的声音。
李怀松连忙催促道:“快去给你娘开门。”
李小树早就迫不及待了,连忙跑到大门前,将门闩一拉,连看都没看,一把抱住门外人的双腿:“娘——你可算回来了,呜呜……”
门外果然是刘桂娟,她听到儿子的哭声,不由得鼻子一酸,也哭了:“小树,娘担心你啊。”
“娘,你别再走了,同学们都说我是没娘的孩子……”李小树哭诉着心中的委屈。
刘桂娟一听更加悲从心来,她看着孩子身上还穿着脏衣服,心中不免自责了起来,她蹲下身子抱着李小树的小脑袋瓜,轻轻的揉着:“是娘不好,娘再也不走了……恁爹呢?”
刘桂娟似乎还在生着李怀杨的气,这时也想到,为什么给自己开门的是儿子李小树,这孩子平时这么喜欢睡懒觉,这会儿咋起这么早。
李小树哭丧着脸,揉着泪眼抽泣了起来:“爹……爹他……呜呜……”
刘桂娟听到这哭声,心里一惊:“你别哭啊,咋了?”
这时屋里的秀玲也抱着孩子走了出来,她苦笑着喊了一声:“大嫂。”
刘桂娟连忙抬头,眼神充满尴尬的看着秀玲,似乎她还在想自己提的分家,不就是嫌这两口子啥也不干吗?此时见了对方也未免有些抹不开脸面。
其实,秀玲根本就没将此事放在心上,眼前家里发生的一切,才是重中之重。
“嫂子,家里出事了。”
刘桂娟闻言一愣:“出……出啥事了?”
秀玲道:“家里……进……进鬼了。”
“啊?”刘桂娟似乎没听明白。
“啥进鬼了?”
秀玲脸色极度难看:“就是……就是昨晚大哥回家时,不知在哪里背回一只鬼。把家里闹了个鸡飞狗跳。”
“不……不会吧?”刘桂娟这下总算听明白了,可是这说的也太玄乎了,实在让她脑子相信。
这时李小树说道:“娘,真的,爷爷奶奶,还有俺爹,都快死了。”
刘桂娟吓得差点没站稳:“真的?”
秀玲道:“嫂子,你别害怕,没那么严重,只是……只是昏过去了。”
刘桂娟这下再也绷不住了,连忙绕开李小树,向着自己屋里跑去。
秀玲安慰道:“嫂子,你慢点。”
可,刘桂娟哪里肯慢下来,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正好看见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脸沮丧的李怀松。
李怀松有气无力的喊了声:“嫂……嫂子。”
刘桂娟都这会儿了,也不好意思再记怪对方了,目光直向着床上的那三位看去,皱着眉出声询问:“爹他们咋样了?”
李怀松扶着地站了起来:“只是昏睡了而已,你别太担心啊。”
说不担心都是假的,自己的丈夫遇到这种骇人听闻的事,试问哪个女人会无动于衷。
刘桂娟连忙凑到床跟前,见李怀杨紧闭着双眼,脸色苍白,一夜之间好似老了几岁一般,不由得再次悲从心来。
李怀松道:“我哥好似去找你时,回来的路上撞得鬼。”
刘桂娟闻言,更加自责:“我不该耍性子的……”
李怀松摇摇头:“嫂子,这不怪你,这事纯属都怨我,我若是长点出息,也不会惹你们吵架了。”
刘桂娟说道:“到底还是一家人,唉!算了,一家人不说对错了,我这就去王临安。”
李怀松连忙说道:“请王临安没啥用,还是去请老运城来瞧瞧吧。”
刘桂娟诧异道:“请他?管用吗?”
李怀松道:“昨晚就叫他来看了,说是我哥的仇家找上门来了。”
“仇家?”刘桂娟更加疑惑了。
李怀松当下就一五一十的对刘桂娟讲起了那件往事。
刘桂娟惊的目瞪口呆:“没听你哥讲过啊。”
李怀松道:“唉,这事啊,也只有爹和哥两人知道,他们都瞒着咱们呢……估计也是为了咱们好,不想让咱们多操心吧。”
刘桂娟面色有些凝重:“这么说,真是那喝药的人?”
李怀松摇摇头:“不是,小树说看到的那人,跟那张常青的年纪不相符,说是个年轻人,我们也在愁这个呢。”
“这……”刘桂娟思索了片刻,问道:“如果知道是谁,会不会就好解决了?”
李怀松道:“应该……会比现在好解决一点。听老运城的话,像是在提醒解铃还须系铃人。”
刘桂娟道:“我先将运城大爷请过来看看吧,或许他能帮上一点忙。我觉得要想知道到底是谁,还得将你哥给弄醒。”
李怀松点点头:“说的是,还是我去吧,你刚走了那么长的路,还是休息一下吧。”
“也好。你在那也好将前因后果解释一遍,看他到底有没有办法。”刘桂娟说道。
李怀松点了下头,就出门了。
此时,李小树与抱着孩子的秀玲也走了进来。
刘桂娟苦笑了一声,妯娌两人也算是一笑泯恩仇了。
秀玲道:“嫂子,我去煮点粥。”
刘桂娟点头:“先让我照看孩子吧。”
秀玲微微一笑将手里的孩子递了过去,李小树说道:“给我抱抱弟弟。”
秀玲又是一笑,慈爱的揉了揉李小树的脑袋。
天色大亮,秀玲正在熬粥时,李怀松将李运城请到了家里。
李运城看着床上躺着的三人,用指甲抠了抠下巴:“还挺凶的。”
李运城扭头看着正在逗娃娃的李小树,问道:“孩子,你确定看到的是个年轻人?”
李小树都快回答了十几遍了,若是换做大人,早就被问烦了,可他是个孩子,大人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
“是啊。”
李运城对着李怀松说道:“给我准备点……”
李怀松不等李运城说完,连忙问:“还是锅底灰?”
李运城摇摇头:“不是,准备一碗麦粒,或者一把玉米粒。”
李怀松疑惑的问道:“啊?准备这些干啥用?”
李运城道:“别问那么多,先拿过来,我得试着将他们弄醒。”
李怀松还是很诧异,不过刘桂娟却说道:“怀松,听大爷的,赶快去。”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请人家来帮忙了,那人家说的,就按吩咐行事就好。
李怀松只好说道:“行,我去抓碗陈麦吧。”
李运城没说话,只是点了下头,带李怀松出去了。
李运城对刘桂娟说道:“家里有棒槌吗?”
“棒槌?”刘桂娟问:“什么样的棒槌?”
李运城道:“捣蒜的棒槌!”
“有有有……”刘桂娟连忙对着李小树说道:“去饭棚里的橱柜里,拿蒜槌过来。”
李小树哦了一声,屁颠屁颠的跑出去了。
刘桂娟问:“大爷,还需要啥?”
李运城说道:“有麦粒与蒜槌子就够了。”
“哦!”刘桂娟点了点头,她也十分好奇李运城用这两样东西究竟要做什么,如果真能将三人给弄醒,她也好学着点。
很快李怀松与李小树都各自手里拿着东西回来了。
李运城接过李怀松手里的那碗米粒,伸进碗里抓了一把,天女散花般的向着床上的几人撒去。
屋里的人,就这样看着李运城的每一个动作,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打扰了对方“做法”。
他们也搞不懂,难道扔一把麦子就能将人给弄醒?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李运城对着李怀松两人说道:“将他们翻个个儿。都趴床上。”
李怀松连忙上去翻李怀杨。
可人无意识的情况下,身子是非常沉重的,李怀松一个人很难翻得动,刘桂娟见状,连忙将手里的娃娃放到床尾,上去帮起了李怀松。
李怀松与刘桂娟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将三人翻了过来。
李运城见状,又将碗里剩下的小半碗麦粒再次天女散花。
麦粒无规则的砸在三人的后背上。
李怀松很有眼力见,连忙将碗接了过来:“够吗?不够我再去挖点。”
李运城说道:“不用。”随后对着李小树伸出手:“孩子,把蒜槌子给我。”
“给。”李小树听话的将手中的蒜槌子递给了李运城。
李运城手握蒜槌子,用粗头抵到了李怀杨的后脑上,轻轻往下摁压了起来。
几人都看的有些心惊,心想别将脑袋给戳坏了。
这自然是他们过于担心了,李运城手上有分寸。
摁压了大概有三分钟左右,昏迷中的李怀杨猛地一抬头,接着猛烈的咳嗽了起来。
“咳……咳咳咳……咳……”
接着开始说话了:“疼,疼。”
李运城闻言连忙将蒜槌给拿开了。
屋里的几人见状,惊喜交加。
“嘿!醒了,真有一套诶。”李怀松对着李运城就是一阵叹服。
刘桂娟连忙拍着李怀杨的后背:“怀杨,你感觉咋样?”
“咳……咳——”李怀杨咳完,翻了个身,直接仰躺在了床上,眼睛微眯着:“……好受多了……”
李运城趁他们说话的功夫,又用蒜槌子,抵住李老汉老两口的后脑勺上,过于是李老汉两口子的年纪稍微大了,这次抵了八分钟,才听到他俩的咳嗽。
一时之间,李怀松更加对李运城的本事叹服:“大爷,您简直让我大开眼界了。”
李运城没有被恭维的喜悦,只是解释道:“这不算什么,很简单的道理,撒粮食,是因为粮食都出自地里,熟透的麦子,吸收了充足的阳光,每粒麦子身上都蕴藏着天然阳气,这种阳气就跟人身上的阳气差不多,人们饿时吃粮食,吃饱了就会有精神。你知道这是为啥吗?”
李怀松问:“为啥?”
李运城又解释道:“那是因为吃粮食并不是只让人的胃饱了,而是那粮食中蕴藏的阳气,都被吸收到了人的体内,也就是补阳的功效。”
“而,人吃肉,吃水果,吃蔬菜,虽然当时吃完感觉很饱,但饿得很快。因为这些东西品种跟粮食不一样,蕴藏不住阳气,根本补不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