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考察归来的杨玉环,心情久久无法平静。那些百姓们在沉重税赋下艰难生活的场景,始终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她深知,若要真正改善民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税赋改革势在必行。于是,在回宫后的第二天,她便迫不及待地求见李隆基,准备与他商讨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宫殿内,李隆基正坐在龙椅上,审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看到杨玉环进来,他放下手中的奏折,脸上露出关切的笑容:“爱妃,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杨玉环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臣妾近日微服出宫,深入长安周边的城镇乡村,考察了百姓的生活状况。这一趟下来,臣妾发现,沉重的税赋已然成为百姓生活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尽快改革税赋制度,减轻百姓负担。”
李隆基微微皱眉,坐直了身子,说道:“爱妃,你且详细说来,这税赋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杨玉环深吸一口气,条理清晰地阐述道:“陛下,如今百姓所承担的税赋,实在过于繁重。且不说各种名目的赋税让百姓应接不暇,单就征收方式而言,便多有不合理之处。臣妾在民间看到,许多贫苦农民,一年到头在田间辛勤劳作,本就收入微薄。一旦遭遇天灾,庄稼减产,他们的生活更是陷入绝境。可即便如此,按照现行的税赋制度,他们仍要缴纳足额的赋税。这让百姓们如何承受得起?有的人家甚至为了交税,不得不卖掉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和牲畜,生活陷入极度困苦之中。”
李隆基听后,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点了点头,说道:“爱妃所言极是,朕也有所耳闻。只是这税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谨慎行事。你可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杨玉环见李隆基认可了自己的观点,心中涌起一丝希望,她继续说道:“陛下,臣妾以为,首先要对税赋的征收标准进行调整。对于那些真正贫困的农民,应适当减免赋税。比如,家中土地不足一定数量,且收成低于平均水平的农户,可以减免部分甚至全部的田赋。这样,能让他们有更多的余粮维持生计,也能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再者,对于商贾阶层,也应重新审视税赋政策。如今商业繁荣,商贾们获利颇丰,但他们所缴纳的税赋,与他们的财富增长并不匹配。我们可以适当提高商贾的商税,特别是对那些经营奢侈品、利润丰厚的行业,增加税收额度。如此一来,既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贫富差距。”
“另外,在税赋的征收方式上,也需做出改变。现行的征收方式,多以实物为主,这给百姓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农民要将粮食运送到指定的仓库交税,路途遥远,耗费人力物力,且粮食在运输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损耗。我们可以考虑推行货币税,让百姓以铜钱等货币形式缴纳赋税。这样,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交税时间和方式,也能减少运输等中间环节的损耗。”
李隆基认真地听着杨玉环的阐述,不时微微点头。待杨玉环说完,他沉思片刻,说道:“爱妃的想法颇有道理。只是这改革方案,还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税赋改革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稳定,不能有丝毫马虎。”
杨玉环连忙说道:“陛下圣明,臣妾明白此事的重要性。臣妾建议,召集朝中的户部官员、经济学者以及一些有经验的地方官员,共同商讨这一改革方案。他们熟悉税赋事务和各地的实际情况,一定能为改革提供更全面、更切实可行的建议。”
李隆基同意了杨玉环的提议,当即下令,让户部尚书尽快召集相关人员,进宫商议税赋改革事宜。
几天后,朝堂上,一场关于税赋改革的激烈讨论展开了。户部尚书率先发言:“陛下,娘娘提出的税赋改革,确实切中时弊。只是这改革涉及面广,实施起来难度不小。比如,重新确定贫困农户的标准,这需要对各地的农户进行详细的清查和评估,工作量巨大。而且,推行货币税,也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市面上货币流通量有限,百姓手中的铜钱并不充裕,若强制推行货币税,可能会导致货币短缺,物价上涨。”
一位地方官员也站起来说道:“陛下,臣在地方任职多年,深知百姓的疾苦。娘娘所言的税赋问题,确实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要考虑到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一旦减免了部分农户的赋税,地方财政收入减少,许多公共事务,如道路修缮、水利设施维护等,可能会受到影响。”
面对这些质疑和担忧,杨玉环耐心地回应道:“诸位大人,这些问题臣妾也有所考虑。关于清查贫困农户的标准,我们可以分阶段、分地区进行。先在一些试点地区展开清查,总结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到全国。在清查过程中,要选派公正、有责任心的官员,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于货币税的问题,我们可以逐步推行。在初期,可以允许百姓自由选择以实物还是货币交税,给百姓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朝廷可以通过铸造更多的铜钱、合理调控货币流通等方式,来缓解货币短缺的问题。”
“至于地方财政的问题,朝廷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来保障公共事务的正常开展。”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讨论,众人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李隆基看着满朝文武,说道:“税赋改革,关乎国计民生,势在必行。诸位爱卿要齐心协力,尽快完善改革方案,确保改革能够顺利实施,让百姓真正受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玉环与参与改革方案制定的官员们日夜忙碌。他们深入研究各地的税赋数据,分析不同阶层的经济状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改革方案的细节。每一个条款、每一个数字,都经过了反复的斟酌和论证。
在讨论商贾税赋调整时,有人提出:“娘娘,这商贾行业众多,情况复杂,如何确定不同行业的税率,才能做到公平合理呢?”
杨玉环思考片刻,说道:“我们可以根据行业的利润水平、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程度等因素,来确定税率。对于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如粮食贸易、盐业等,税率可以适当低一些;而对于奢侈品行业,如珠宝首饰、高档丝绸等,税率可以适当提高。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税收监管制度,防止商贾们偷税漏税。”
在制定贫困农户减免税赋的具体标准时,官员们也遇到了难题。“娘娘,这贫困的标准很难界定,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不同,该如何统一标准呢?”
杨玉环说道:“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土地面积、家庭人口、年均收入等因素。同时,要充分听取地方官员和百姓的意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定期对贫困农户的情况进行复查,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户能够享受到减免税赋的政策。”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一份详细的税赋改革方案终于初步拟定。杨玉环拿着这份凝聚着众人心血的方案,心中既紧张又期待。她知道,这仅仅是税赋改革的第一步,未来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为了大唐的百姓,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她将全力以赴,推动这一改革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推移,税赋改革方案逐步在各地推行开来,百姓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安城外的一个小村庄里,农民李大叔一家原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中几亩薄田,每年收成有限,可税赋却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遇到灾年,庄稼歉收,为了凑够税赋,李大叔甚至不得不向地主借高利贷,利滚利之下,债务越来越重。
然而,税赋改革实施后,李大叔一家的生活迎来了转机。由于他家土地面积小,且收成长期低于平均水平,符合贫困农户减免税赋的标准。这一年,他家的田赋被减免了大半。“哎呀,这税赋一减,可帮了我们大忙啦!” 李大叔满脸笑容,兴奋地说道,“以前每年交完税,家里就没剩多少粮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好了,能留下更多粮食,一家人吃饭不愁,还能拿些去集市上卖,换点钱添置些生活用品。”
有了更多余粮,李大叔有了新的打算。他用节省下来的钱买了几只小羊羔,准备发展家庭养殖。“以前光靠种地,收入太单一,也不稳定。现在税赋轻了,负担小了,我就想着多找点挣钱的路子。这小羊羔养大了,能卖个好价钱,以后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李大叔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在村子另一头,王大娘一家也感受到了税赋改革带来的好处。王大娘的儿子在城里的一家丝绸作坊做工,以前,作坊主为了应对高额的税赋,不断压低工人的工钱。王大娘的儿子辛苦劳作一个月,挣的钱仅够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税赋改革后,对丝绸行业的税赋进行了合理调整,作坊主的负担减轻了不少。“这税一降,我们作坊的成本也降低了,老板也给我们涨了工钱。” 王大娘的儿子高兴地说,“现在每个月能多挣些钱,家里的日子一下子宽松了许多。我打算给娘买件新衣服,再买点好吃的,让她也享享清福。”
王大娘看着儿子带回家的钱,笑得合不拢嘴:“这税赋改革可真是好啊,让我们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以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感觉生活有了盼头。”
在长安城里,商业也因税赋改革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家经营珠宝首饰的店铺老板赵掌柜,以往面对高额的商税,常常苦不堪言。为了维持利润,他不得不提高商品价格,可这又导致顾客流失,生意越来越冷清。
“以前这税赋太高了,我们这些做小生意的,利润本来就薄,再加上交税,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赵掌柜感慨地说,“现在好了,税赋改革后,对我们这种奢侈品行业的税率进行了合理调整,虽然还是要交税,但负担轻了很多。我可以把商品价格降下来一些,吸引更多顾客,生意也慢慢好起来了。”
赵掌柜还趁着生意好转,进了一批新的珠宝首饰。“现在政策好了,我们商家有了信心,也更有动力把生意做大做强。” 他笑着说,“我打算再雇几个伙计,把店铺好好装修一下,给顾客更好的购物体验。”
在集市上,卖布的张大嫂也感受到了税赋改革带来的变化。“以前交税,要么交粮食,要么交布匹,麻烦得很。而且运输过程中,粮食容易损耗,布匹也怕受潮。” 张大嫂说道,“现在改成货币税,方便多了。我可以直接用卖布挣的钱交税,也不用担心货物损耗的问题。”
张大嫂还发现,随着税赋改革的推行,集市上的人气越来越旺。“大家手里的钱变多了,消费能力也提高了。现在来买布的人明显比以前多了,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张大嫂一边忙着招呼顾客,一边开心地说,“这都多亏了税赋改革,让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看着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改善,杨玉环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这仅仅是税赋改革带来的初步成效,未来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但她坚信,只要持续关注百姓的需求,不断完善政策,大唐的百姓一定能过上更加富足、安稳的生活,大唐也将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