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浓稠得像化不开的墨,沉甸甸地压在马嵬坡的营地之上。营帐外,偶尔传来几声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在这死寂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杨玉环独自坐在营帐内,四周安静得只能听到她微微的呼吸声。
她已经这样枯坐了许久,眼睛直直地盯着窗外那轮高悬的明月,思绪却飘得很远很远。这些天,为了找到一个能化解眼前僵局的办法,她绞尽脑汁,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每一个念头在脑海中刚一浮现,就被自己无情地否定,希望如泡沫般一次次破碎,绝望却像藤蔓一样,在心底疯狂蔓延。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撩动了营帐的帘子,也打断了她的思绪。她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那轮明月上。月光如水,洒在她憔悴的脸上,映出她眼底深深的疲惫和无助。就在这时,她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光,一个大胆而又充满希望的主意,像一颗种子,在她的心中迅速生根发芽。
“或许……或许我可以这样做!”杨玉环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是多日来不曾有过的神采。她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整个人都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而激动不已。
她在营帐内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慌乱,一边走,一边在心里反复琢磨着这个主意的可行性。“对,就这么办!这或许是唯一的办法了!”她越想越觉得可行,脸上的神情也越来越坚定。
可兴奋过后,她又很快冷静了下来。她深知,这个主意虽然看似可行,但要真正实施起来,还有许多细节需要考虑,更需要身边亲信的支持和帮助。于是,她立刻走到营帐门口,轻轻掀开帘子,对守在外面的小宫女说道:“去,把我的贴身侍女绿儿和侍卫张诚找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务必让他们速速前来。”
小宫女看着杨玉环那急切的模样,虽心中疑惑,但也不敢多问,连忙应了一声,匆匆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绿儿和张诚就来到了营帐内。两人看到杨玉环那憔悴却又带着几分兴奋的面容,心中都十分诧异。
“娘娘,您找我们?”绿儿关切地问道,“您这几日都没好好休息,可要多保重自己的身体啊。”
杨玉环摆了摆手,说道:“绿儿,我没事。今日找你们来,是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和你们商量。”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张诚上前一步,抱拳道:“娘娘但说无妨,无论何事,我张诚定当全力以赴。”
杨玉环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刚刚想到了一个办法,或许能化解如今的危机,既能保住我的性命,又能安抚将士们。”
绿儿和张诚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惊喜。“娘娘,是什么办法?”绿儿急切地问道。
杨玉环走到桌前,拿起桌上的茶壶,为自己倒了一杯茶,一饮而尽,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她缓缓说道:“我打算对外宣称,我愿意出家为尼,从此青灯古佛相伴,不再过问尘世之事。”
绿儿和张诚听了,都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绿儿才说道:“娘娘,出家为尼?这……这可不是小事啊。”
杨玉环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但如今局势危急,这或许是唯一的办法了。将士们之所以对我如此不满,无非是认为我魅惑陛下,扰乱朝政。我若出家,便可以表明我的态度,让他们知道我不会再对大唐的局势产生任何影响。”
张诚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娘娘,此计虽妙,但也存在风险。万一将士们不相信,或者有人故意从中作梗,那可如何是好?”
杨玉环叹了口气,说道:“我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们需要精心策划一番,让这件事看起来真实可信。首先,我们要找一个合适的寺庙,最好是在偏远之地,这样既能让我远离是非,又能让将士们相信我是真心出家。”
“那寺庙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办吧。”张诚说道,“我有几个兄弟在各地闯荡,或许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杨玉环点了点头,又说道:“其次,我们要在出家仪式上做足文章。要邀请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前来主持,还要让将士们都能看到,让他们亲眼见证我出家的决心。”
“娘娘放心,仪式的事情,我会和张诚一起安排妥当。”绿儿说道,“只是……娘娘真的舍得离开陛下,离开这繁华的尘世吗?”
杨玉环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和不舍,她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李隆基的面容。“我也舍不得陛下,舍不得这一切。”她轻声说道,“但为了陛下,为了大唐,我别无选择。只要能让大唐度过这场危机,让陛下平安,我做什么都愿意。”
绿儿和张诚听了,都十分感动。“娘娘深明大义,张诚愿为娘娘赴汤蹈火。”张诚说道。
“我也是,娘娘。”绿儿也说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和娘娘在一起。”
杨玉环看着他们,眼中满是感激:“有你们在,我就放心了。这件事关系重大,千万不能泄露出去。我们要抓紧时间准备,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一切都安排好。”
“是,娘娘。”绿儿和张诚齐声说道。
接下来的时间里,三人开始仔细商量细节。他们讨论着寺庙的选址、高僧的邀请、出家仪式的流程,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每一个细节,他们都反复斟酌,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不知不觉,天已经渐渐亮了。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在他们疲惫却又充满希望的脸上。杨玉环看着眼前的两人,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她知道,前方的路还很艰难,但只要有他们的支持,她就有信心面对一切。
而在营地的另一头,李隆基还在为杨玉环的事情而忧心忡忡。他并不知道杨玉环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只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想出一个办法,拯救杨玉环,拯救大唐。他坐在营帐内,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却无心批阅。他的心中只有杨玉环,只有那个让他牵肠挂肚的女子。
“爱妃,你到底怎么样了?”李隆基喃喃自语,“朕该如何才能救你,如何才能拯救大唐……”他的眼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身为大唐的皇帝,此刻却感到如此无力。
而此时的杨玉环,已经在为自己的计划而忙碌起来。她知道,这个计划一旦实施,她的人生将彻底改变。但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她深爱的李隆基,她愿意迈出这艰难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