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营地还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之中,李隆基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满是愁绪。他正想着如何找到解决困境的办法,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陛下!”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过来,神色焦急,“不好了,有一群将士朝这边来了,看样子来者不善。”
李隆基心中一紧,他隐隐猜到了这些将士的来意。还没等他开口询问,就听到一阵嘈杂的叫嚷声由远及近。
“陛下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不杀杨玉环,我们绝不罢休!”
只见一群将士气势汹汹地朝着李隆基的营帐走来,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将领,名叫王猛。他平日里作战勇猛,但性格鲁莽,此刻,他的脸上写满了愤怒,一双眼睛瞪得像铜铃,仿佛要吃人一般。
“陛下!”王猛来到李隆基面前,也不行礼,直接大声说道,“我们已经等得够久了,杨玉环到底什么时候处置?将士们都等不及了!”
李隆基看着眼前这群情绪激动的将士,心中的怒火直往上冒,但他还是强忍着,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一些:“各位将士,朕理解你们的心情,也知道你们对大唐的忠心。但此事事关重大,容朕再考虑考虑。”
“还考虑什么?”王猛一听,顿时急了,“陛下,您是不是还想着偏袒杨玉环?她可是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不杀她,大唐永无宁日!”
“对,杀了她!”其他将士也跟着附和,声音震耳欲聋。
李隆基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沉声道:“王猛,你怎可如此无礼?朕何时偏袒过任何人?朕身为大唐皇帝,心中装的是天下苍生,做任何决定都会以大唐的利益为重。”
“陛下,您就别再找借口了!”王猛根本不听李隆基的解释,“我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为的就是保卫大唐,保卫百姓。可如今呢?杨国忠那奸臣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杨玉环魅惑陛下,导致大唐陷入如今的困境。我们的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我们的家人流离失所,这一切都是他们造成的!我们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王猛,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朕也痛心疾首。”李隆基说道,“杨国忠犯下的罪行,朕绝不会姑息,定会严惩。但贵妃她深居宫中,从未参与朝政,她是无辜的。”
“无辜?”王猛冷笑一声,“陛下,您被她迷得太深了。她和杨国忠是亲兄妹,怎么可能无辜?今日您若不杀她,我们这些将士实在难以再为您效命!”
“对,我们不再听从指挥!”士兵们齐声怒吼,声音中充满了威胁。
李隆基的拳头紧握,手背上青筋暴起,他心中的怒火已经到达了顶点,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冲动。一旦与将士们发生冲突,局面将彻底失控,大唐也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各位将士!”李隆基提高音量,试图让将士们冷静下来,“你们都是大唐的英雄,是朕最信任的人。如今大唐正值危难之际,我们更应该团结一心,共同对抗叛军。若是我们内部先乱了起来,那正中了叛军的下怀。”
“陛下,我们也想团结,可您若不杀杨玉环,我们实在无法安心作战!”一个士兵大声说道。
“是啊,陛下,您就答应我们吧!”其他士兵也纷纷劝说。
李隆基看着眼前这些将士,心中感到无比的无奈和悲哀。他知道,将士们心中的怨恨积压已久,不是几句话就能平息的。但他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杨玉环被处死?
“各位将士,朕向你们保证,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李隆基说道,“但不是现在,容朕再想想办法。”
“陛下,我们已经给了您足够的时间,不能再等了!”王猛说道,“今日您必须做出决定,否则,我们真的不再听您的号令!”
营帐外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双方僵持不下,仿佛一触即发。李隆基看着眼前这群愤怒的将士,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想出一个办法,否则,不仅杨玉环性命不保,他自己的皇位也将岌岌可危。
“陛下,您就答应将士们吧!”一个大臣不知何时来到了李隆基身边,小声劝说道,“如今局势危急,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只能牺牲贵妃娘娘了。”
李隆基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道:“你也这么认为?朕与贵妃情深意重,怎能轻易舍弃她?”
大臣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陛下,您再不做决定,我们可就不客气了!”王猛再次威胁道。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知道,此刻必须稳住局面,不能让事态进一步恶化。
“各位将士,朕理解你们的心情,也明白你们的诉求。”李隆基说道,“这样吧,给朕三天时间,三天后,朕一定给大家一个交代。”
“三天?”王猛皱了皱眉头,“陛下,您可别耍我们,三天后,您要是还不处置杨玉环,就别怪我们以下犯上!”
“朕以帝王的名义起誓,三天后,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李隆基说道,“但在此期间,你们必须听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将士们听了李隆基的话,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过了一会儿,王猛说道:“好,陛下,我们就再信您一次。但您千万不要食言,否则,后果您应该清楚。”
说完,王猛带着将士们转身离开了。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李隆基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这三天时间,将是他拯救杨玉环、拯救大唐的最后机会。但该如何在这短短的三天内找到一个两全之法,他的心中却毫无头绪。他望着天空,心中默默祈祷:“上天啊,你一定要帮帮朕,救救爱妃,救救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