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军正站在车间大门口等着他们,看到苏豫和段成君过来,立刻冲了过来。
“大哥,师父!”
苏豫拉过他来看了看,“就过年回去拜了个年,这一晃又有两个月没见了,瘦了不少。”
肖建国指了指丁文军,“这小子,怎么劝都没用,泡在车间里,一待就是好几天,洗衣机的样机就是他搞出来的,已经全面测试过了,质量没问题,挺皮实耐用的,这洗衣机要是普及了,还真是省了不少事。”
苏豫笑道,“洗衣机的关键部件也是电机,你们把电机解决了,其它的也不是太大的难事。”
他的空间大楼里有那种最新的洗烘一体机,但是苏豫没拿出来,而是就给了丁文军一个最老的那种双桶洗衣机的基本设计理念,为的就是让丁文军自己通过实践,把一个产品从无到有地做出来。
这种全流程的亲自参与,对于丁文军的成长实在是太重要了,他需要这个过程。
而且在没有电脑芯片控制的情况下,有最新的洗烘一体机,现在也造不出来,没办法,科技的进步只能一步一步来,没有捷径。
可以加速,但无法跨越,每一步都得踏踏实实地走出来。
苏豫先看了看电风扇的生产线,工艺流程和最终的成品都没有问题,这玩意虽说就是一台最简单的电器,但实用性毋庸置疑,大夏天的,家里能有一台电风扇,应该是家家户户的梦想。
“电风扇光靠咱们一个厂生产是远远不够的,把技术公开,全国各地愿意引进电风扇生产线的,无偿授权,电机的核心技术可以留着,不过如果有符合条件的厂,也要合作!”
苏豫想了想,抬高了声音对肖建国和丁文军说出了这句话。
“啊?咱们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东西,干嘛无偿给别人?”丁文军嘴快,立刻说出了心里的疑问。
“嗯!”苏豫知道他们想不通,便耐心的解释道,“咱生成这些产品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赚钱吗?我想这个问题,大家都要好好想一想,让所有人都能用上便宜好用的产品,才应该是咱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吗?”
道理一说就通,肖建国和丁文军心里也明白,都重重地点了下头。
洗衣机相对电风扇复杂了一些,塑料行业受限于石化行业的薄弱,除了波轮的叶片,其它的筒体和外壳都是铁皮的,这使得密封性和耐用性还欠缺一些。
“最关键的是筒体,以及和波轮之间的密封件,老段,你帮着问问,国内有哪家能做这种大尺寸硬塑料配件和橡胶密封圈的,这个问题解决了,这个洗衣机就可以量产了。”
苏豫看过洗衣机的运行过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段成君听懂了苏豫的意思,“行,文军你跟我去打电话,现在就去问。”
“原来的几个产品,现在的生产销售怎么样?”苏豫一边跟着肖建国在厂里到处看看,一边问问情况。
“供不应求,来不及生产!”
苏豫停下了脚步,“我的建议是,你找一下安市长,把通用设备厂脱出去,以后主攻家用电器,那一块产品和销售都成熟了,让别人去做吧。”
“我还正想跟你说这个事,我也想着把精力全部投到家用电器这一块,也跟安市长提过一嘴,可是他不同意。”
肖建国在苏豫让他着手弄电风扇、洗衣机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打算,以后还有电冰箱和电视机,这才是真正的大买卖啊!
“通用设备厂脱出去,也就是找一个熟手管理,可以成立一个盘龙电器集团,通用设备厂挂在集团公司下面就是了,总方向还是你把着舵,这样的话,我相信安市长会同意的。”
苏豫明白安永亮是担心现在蒸蒸日上的通用设备厂,万一换了主将,拉垮了怎么办。
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结构,安永亮他们还是缺乏了一些概念的,虽然这些体制在国外已经很普遍,但放在刚提出改革开放一年多的华国,还是十分新鲜和超前的知识。
看来,还得麻烦“小苏同学”整理一些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出来,先进的股权和管理结构,会极大地激发企业的活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光有好的产品还是远远不够的,好的组织架构是保证企业高效率运转的必要条件。
另外,自己虽然不缺钱,但不久的将来,国内的企业都将面临融资的难题,股市看来也要提前到来了,金融和资本方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这么一想,要考虑的事情还真是多,要整理出版的书籍也会很多。
肖建国也很聪明,苏豫一说,他就想通了集团公司是怎么一回事,这样操作的话,安市长肯定是会同意的。
一下午,苏豫基本上把肖建国这边的问题全部梳理了一遍,相信接下去,盘龙集团一旦理顺了,加上几个电器产品的逐步上市,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迎来新的一波发展。
通过两个化工研究所,段成君也顺利帮助丁文军找到了两家能生产两种配件的厂家。
丁文军决定第二天就出差,用最短时间把这两个配件落实下来,小伙子的干劲是真得很足。
知道苏豫在肖建国这边,吃晚饭的时候,安永亮和林大龙都赶了过来。
林大龙带来了藤原隆一那边的一条最新消息。
“下午的时候,藤原打电话过来,他这一次过来,将用五条货轮,将藤原家族的两条完整的彩电生产线和一条汽车生产线运过来,让我们准备接收,大哥,你看怎么安排?”
苏豫一听,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他立刻对段成君说道,“老段,吃过晚饭,立刻跟上面联系一下,我个人建议,给北望一条彩电生产线,其它的就留在申城。”
段成君放下筷子,“我现在就去请示。”
跟在苏豫身边久了,段成君觉得发生的没有一件事是小事,这个年代樱国的家电和汽车行业确实是厉害,这一点实话实说,能弄回来几条生产线,对咱家这方面工业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
时间不长,老段就带着答复回来了,同意苏豫的建议,具体的安排,“112办公室”会连夜协调,明天会给出一个完善的落地方案。
苏豫在给安永亮解释了盘龙集团公司的构架后,安永亮自然也高兴的同意了这个方案,加上又有一条彩电生产线要来北望,那自然是比通用设备厂重要得多的一件事。
如此一来,新四大件现在就已经有了三样,至于电冰箱,只要解决了压缩机,那也不是什么难题。
而压缩机的核心也是电机,所以花一些时间攻关,相信很快就能有成果。
安永亮还亲自又给北望日报社社长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们明天必须要安排一篇“新四大件”的报道文章。
盘龙集团还没成立,形势就一片大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