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丙炎书记去省里开会了,所以安永亮今天难得按时下班。
安永亮一年前才来到汪丙炎身边做的秘书,但他的文笔、人品和悟性深得汪丙炎的青睐,前些天刚刚被提拔为府办副主任,以他35岁的年龄而言,前途不可限量。
他是西北甘省人,在部队里当连队指导员的时候,连长的家属就是北望人,给他介绍了现在的妻子方慧云,所以转业时就来到了北望市。
因为安永亮后来一直在团部做机要秘书,所以转业时很自然被分配到了府办的机要科,后来偶然的一次的征文比赛,让汪丙炎发现了他的才华,才有了现在被汪丙炎选到身边成为了他的大秘。
安永亮到家的时候,妻子方慧云还没有回来,她是城南向阳小学的老师。
把小米粥放在炉子上熬上,顺带着再蒸上几个玉米面窝头,安永亮坐到了客厅里,又掏出了放在上衣口袋里的一封信。
有些发愁,家里又来催粮了,除了爹娘,他还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家里基本上就靠他支撑着。
地处西北的家乡本来就穷苦,去年的收成又不好,这刚过完年两个月,就开始青黄不接了。
安永亮也知道爹娘少不得还要借一些粮食给亲戚,否则过年时刚寄过一次粮食,不至于又要断粮了。
可是,自己也不能次次都托人想办法弄粮食,年前的时候,还是汪书记知道他家里的情况,特批了一些粮食让他寄回家去的。
家里的钱几乎一半都给自己补贴给了老家,安永亮觉得很亏欠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这个年头的干部,正直的那是真得很正直。
“爸,妈叫你出去帮她拿一下东西。”
大门被推开,六岁的儿子安培林站在门口叫他。
安永亮应了一声,赶紧走出门去。
屋外,方慧云推着那辆破旧自行车的后座上,横放着一袋看着像装着粮食的布袋。
“永亮,快,帮忙把这搬回家去,可累死我了!”方慧云高兴地朝他招着手。
安永亮一上手就知道是玉米面,他惊喜道,“你哪里弄来的这一袋玉米面?这得有一百斤吧?”
方慧云把自行车停好,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回家说!”
儿子懂事,已经在拿碗筷摆上桌了。
方慧云把房门关好,把锅端到了桌上,安永亮赶紧给盛粥。
喝了一口热粥,缓了缓,方慧云才开口说道,“今天娟子偷偷告诉了我一个消息,城南的鸽子窝那边有粮食卖,我提前了一点下班,去看了一下,还真有,这一袋玉米面一百斤,整袋买还便宜五毛,才九块五。”
安永亮愣了一下,“黑市里买的啊?这些人哪里弄来的粮食啊?”
方慧云捶了安永亮一下,“你可别没事找事,人家有渠道搞到粮食,价格还公道,而且我看了,质量还好的很,这玉米面的的细度都赶上白面了。”
安永亮点点头,“我就这么一说,其实市里的态度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瞎搞,对补充老百姓的物资需求,还是起到一定帮助的。”
方慧云抬头盯着看了安永亮一眼,“明天,你抽空再给你家里寄些粮食回去吧。”
“慧云!你又知道了?”
“你这愁眉苦脸的表情,隔两个月就来一次,傻子都看得出你心里藏着啥事。”
“哎,就是让你们娘俩也跟着吃苦了,我们俩的工资,硬是让我用去了一大半。”
方慧云往安永亮手里塞了一个窝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好歹能吃饱喝足的,不比你家那边,你不寄回去,保不定爹娘他们就要饿肚子了。对了,明天人家那边还有大米卖,一毛五一斤,咱要不要再弄一百斤回来?”
安永亮马上点头,“买,你喜欢吃大米,一定要买!要不明天我去买吧?”
方慧云摇摇头,“还是我去吧,万一在黑市把你安大秘给抓了,那不闹笑话了。”
安永亮挠挠头,傻笑了一下,好像确实存在这个可能。
不过,最近的一些文件和报纸上的文章,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引导对各种经济形式开展调研和讨论。
所以,他想了一下,还是对方慧云说道,“明天我去吧,正好我也想实地看一下这个鸽子窝的现状。”
方慧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悄悄地在鸽子窝里往外放着粮食的林大龙,怎么也没想到,他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目标。
每个星期四,苏豫都会跟着肖建国的卡车去北望市,然后再去一趟郝国平的家,把物资补满。
第二次去的时候,重新调整了一下摆放的位置,又挤进去了两万斤小麦面粉,同时留了一张纸条,让林大龙起一个化名,多找一些人帮他卖,自己尽量少出面。
于是,第二天,城南鸽子窝就隐约传出了一个“小财神”的名号,而让这个“小财神”声名鹊起的是,他手上有粮,源源不断的粮!
有了纸条的沟通,林大龙安心了许多,似乎苏大哥就在暗中一直默默注视着他。
林大龙第二次在仓库里留下了一万多块钱和简单的账目说明。
苏豫就取了一个零头,剩下了一万块整数没有拿,在纸上留下了一句话,“用钱收黄金,最好是翡翠玉石,有把握的古董也可以收!”
具体1978年的时候黄金值多少钱一克,苏豫也不清楚,反正这年头钱再多,也没地方可以花,放在空间里更没用,不如换成他要的那些现在没人要的东西,放到后世可都是宝贝。
林大龙虽然不明白苏豫要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有啥用,但对苏豫的话是百分之百地执行。
于是乎,“小财神”那里可以用黄金玉石,甚至是古董换粮食的消息又不胫而走。
一些倒腾粮食的人也闻风而来,这年头手上有现钱的人实在不多,但通过收黄金翡翠,再换成粮食转个手,相当于里外里能赚两头,这生意能干。
城南鸽子窝的主事人辉哥对自己眼皮底下的事自然很清楚,他也很奇怪,林大龙这小子怎么就突然手上有了那么多粮食。
还没等辉哥找上门,林大龙就在苏豫的授意下,主动找上了辉哥。
林大龙把自己放得很低,同时又把辉哥抬得很高,这个态度让辉哥很爽。
同时他主动提议,每周会给辉哥提供两万斤低于市价一成的粮食,让辉哥大喜过望。
“大龙,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兄弟!”
林大龙心中偷笑,这下他不但在城南站稳了脚跟,而且“小财神”的名号也成功的隐藏到了背后。
要不是苏大哥反复说明了让出一成利给辉哥的重要性,说实话自己真舍不得白白地看着辉哥挣钱。
不过这样一来,辉哥还主动给他介绍了一些大客户,不但货出得又快又隐秘,而且圈子里知道林大龙的人,都会竖起一根大拇指。
“小财神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