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里丑时,老二媳妇才千辛万苦的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和第二个闺女。
期间生下第一个孩子后一度力竭,杜敏给她灌了一碗参汤,鼓励她,“再使把劲,马上就出来了,都看见头了,生完咱再睡啊。”
老二媳妇喝了参汤,歇了一下,又感到肚子一阵疼痛,“啊”的一使劲,二小子终于出来了。
杜敏麻利的接过孩子,清理干净他口中的粘液,包上襁褓,放到炕上。
陈大娘给老二媳妇揉肚子,等着胎盘也娩出来了,看看出血不多了,这才给她收拾干净,盖上了被子。
杜敏喊上陈大娘去了自己屋,“等会儿吃点饭你就在我这里睡一会儿,等天亮再让老二送你回去。”
“哎成。”
陈大娘放松的歪在炕上,本来以为这个媳妇有些凶险,不过比自己预估的要好,总算顺利生产了,没坠了自己的名声。
天亮后,老二刘有水付了陈大娘五十文钱,又给了她二十个鸡蛋,找牛车送她回县城。
回来后,见杜敏正在自己屋里教二丫给两个小孩换尿布,二丫还是栓子小的时候就干过这活,因此一看又捡了起来,动作利落的很。
刘有水乐呵呵的对杜敏说,”娘,我这想了一夜,这两个孩子男孩叫祥子,丫头叫梅香行不行?昨天晚上光闻着那梅花可香啦。”
杜敏刚端碗喝了一口水,闻言“噗”的一下喷了刘有水一脸,祥子?骆驼祥子?梅香?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
见刘有水顶着一脸水,瞪大了眼睛瞧着自己,摆摆手,“男孩叫祥子行,丫头叫梅香不行,先跟着二丫排下去,就叫三丫。”
刘有水抹了一把脸,“为啥,我想了一夜呢,梅香不好听吗?”
“我不跟你说那么多,不行就是不行,以后你就知道了,就叫三丫。”
刘有水一想,算了,三丫就三丫吧,不过是个丫头,叫什么都行,可惜了这么好的名字。
这两个孩子个头太小了,看老二媳妇那么胖,肉全长在自己身上了。
祥子二斤九两,三丫二斤六两,皮肤红彤彤的,小手指甲盖都是透明的,一看就是没长好。
不过老二媳妇开奶了以后奶水倒是挺多,足够两个孩子吃的。
杜敏见刘有水和二丫伺候孩子挺细心,就没再管了,小孩子只要奶够吃,卫生做好,长起来也快,果然满月了之后两个孩子白嫩了起来,身上也长肉了,不再是刚生下来跟个小猫似的了。
………
刘有泉一个多月没去学堂,回来后李夫子先揪着他考问了一番,《大学》《中庸》《尚书》《礼记》,一一问了一遍。
“嗯,还行,看来去了省城没光玩,哎,你哥哥成亲,你嫂子是哪家的千金?”
李夫子摸着下巴八卦道。
刘有泉一笑,“夫子,我嫂子娘家姓周。”
“姓周?省城姓周的多了,你和我打什么马虎眼呢?”
“不敢欺瞒夫子,正是官学周山长家。”
李夫子往前一探身,“周山长家?哎吆喂,你哥就是你哥啊,成了山长家的女婿?不对啊,我记得周山长只有三个儿子,他哪里又来了一个闺女?”
这些夫子之间也是互相通信的,一般的情况都知道。
刘有泉解释,“不是女婿,是孙女婿。”
“噢,如此说来就对了,那也不错,周山长学识渊博,学生遍布全国,搭上这样的人脉,你三哥很快就能出人头地了,好,很好!”
李夫子作为老三刘有林的前任夫子,对他还是很有感情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学生走的越远越好。
“夫子,你会不会觉得我三哥这样,这样子有失风骨?”
李夫子听出来刘有泉的口气里有一丝忐忑不安,他一下子明白了刘有泉的意思,这是怕别人觉得刘有林跟周山长家门不当户不对,不定是怎么巴结上的婚事。
“有泉啊,你听说过这句话没?不招人妒是庸才,那些说别人酸话的人本来就是嫉妒,什么是风骨?风骨者,内足自立,风骨不是挂在嘴边上的,不是摆在脸上给人看的,你有底线,并不谄媚流俗,内心坚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这就够了,还有一个,有泉你记住,男子汉大丈夫,不能既要又要啊!”
李夫子也是为开导刘有泉煞费苦心,什么风骨,荒年来了易子而食的事都有,只要内心坚定,别的都是小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刘有泉记住了李夫子的话,却也被最后一句弄红了脸,不由得暗暗惭愧,自己还是太矫情了些。
三哥这门亲事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肯定会有人说风凉话,不过这又有什么呢?三哥注定比别人走的快走的远,自己也会因此受益,专注自己的学业,让别人嫉妒去吧。
刘有泉的目光坚定了起来,李夫子看着他的脊梁骨挺起来了,拍了拍他,“加油,追上你三哥!”
“是,夫子!”
刘有泉进步的很快,在刘有林去了京城考乡试的时候,他去考了县试,一举通过。
刘有林考上了举人,刘有泉通过了府试。
刘有林留在京城学习等候会试,刘有泉通过了院试去了官学上学。
杜敏现在是刘家村最有地位的老太太,老大老二两家人都对她愈发的恭敬,两家的房子都往外扩了几间,但是始终没有拉起院墙。
杜敏还是自己住在那三间正屋里,这三间正屋现在被打通成了一个大套间,中间这屋被布置成了会客厅,安放了八仙桌和太师椅,桌子上摆放着精美的茶具,毕竟经常有人来拜访老太太,不能在卧室里见客人啊。
杜敏早已不种地了,老大老二不用她开口,就把地给她整好了,收了粮食给她送来就完了。
大丫定亲了,夫家是县城开油坊的,家里是前店后坊,她定的是家中老二,在油坊里做账房,订好了大丫一及笄就成亲。
二丫还在相看中,老二觉得大丫定的是城里人,二丫也不能差了,要是读书人更好,所以有些挑花了眼。
杜敏对孙女的婚事不发表意见,她们有爹有娘,只要爹娘不作死的给找不靠谱的人家,她就不打算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