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藏传闻的持续扩散,灾区原本渐趋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搅乱,人心也随之浮动起来。
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们,一边耕种着土地,一边不时地谈论着宝藏之事。
“要是真能找到那宝藏,咱也就不用如此辛苦种地喽。”一个中年农民直起腰杆,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
“谁说不是呢,可这宝藏究竟藏于何处,说不定就是个胡编乱造的故事。”另一个农民回应着,手中的锄头却不自觉地放慢了挥动的节奏。
在集市上,原本热热闹闹的交易也变得有些心不在焉。商贩们不再专注地吆喝自家的商品,而是与顾客们探讨着宝藏存在的可能性。
“我觉着这宝藏肯定存在,不然怎会传得这般沸沸扬扬?”一个卖布匹的商贩言之凿凿地说道。
“可要是找不到,咱们瞎折腾一通,岂不是白费力气?”买布的顾客略显犹豫地说道。
就连学堂里的孩子们也受到了影响,上课的时候心思全然不在书本之上。
“老师,我们要是找到了宝藏,是不是就可以不用读书,天天吃香的喝辣的,穿金戴银啦?”一个调皮的孩子问道。
教书先生无奈地摇摇头,“读书是为了明事理、长见识,可不是为了宝藏。但你们如今这般三心二意,怎能学好知识?”
凌轩和苏瑶目睹这一切,心中满是忧虑。
“苏瑶,你瞧瞧这情形,大伙都被宝藏的传闻迷了心智,如此下去断然不行。”凌轩说道。
苏瑶点了点头,“是啊,重建工作已然有了起色,断不能因这个传闻而前功尽弃。”
他们决定深入到百姓当中,了解众人的真实想法。
在一家茶馆里,凌轩和苏瑶听到了一群人的激烈争论。
“我打算明日就进山去探寻一番,说不定运气好就能找着。”一个年轻人满怀激情地说道。
“我看你是痴心妄想,这山如此广袤,你往哪儿找去?”旁边的人毫不留情地泼冷水道。
“不试试怎会知晓?总好过一辈子受穷。”年轻人反驳道。
凌轩忍不住走上前,“诸位,这宝藏传闻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大伙还是莫要盲目行动。”
“凌将军,您虽说没有证据,可万一真有呢?我们不想错失这个良机。”年轻人说道。
凌轩耐心地解释道:“即便真有宝藏,寻觅也需得有规划、有准备,不可这般鲁莽行事。况且,我们灾区的重建工作刚刚有所进展,倘若大家都去寻宝,致使田地荒芜,工坊停工,那我们先前的努力岂不付诸东流?”
众人陷入了沉思,然而仍有人心有不甘。
“凌将军,我们知晓您是为我们着想,可这宝藏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一个老者说道。
苏瑶也说道:“大伙想想,就算找到了宝藏,又怎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公平地分得?届时或许会引发更多的纷争与混乱。我们当下应当把精力投注在重建家园之上,通过自身的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在他们的劝诫下,一些人开始动摇,但仍有一部分人决意去碰碰运气。
回到住处,凌轩和苏瑶深感压力沉重。
“苏瑶,看来我们得尽快设法解决这个难题,否则灾区的秩序会愈发混乱。”凌轩忧心忡忡地说道。
苏瑶思索片刻,“要不我们组织一个专门的调查组,去核实这个传闻的真伪?倘若能证明是假的,兴许大伙就能安心了。”
凌轩点了点头,“这倒是个法子,但调查组的人选必须慎重,得是值得信赖且具备能力之人。”
于是,他们开始着手挑选调查组的成员,准备揭开宝藏传闻的真相,让灾区的百姓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与重建工作。但他们也清楚,这必将是一场艰巨的挑战,因为人们心中的欲望一旦被点燃,就难以轻易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