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说明,有些上榜之人以谋士出身,继而出将入相,其实放在文臣榜也可以。】
【所以谋士榜和文臣榜,大家可以相互对照着观看!】
【特别说明,鬼谷子此人是否是真的历史人物还存有疑问,故此不参与盘点。】
苏秦:“???”
张仪:“???”
那我们的师父是谁?
这天幕不是瞎扯淡吗?
【历史十大谋士第十名,黑衣宰相姚广孝!】
“嗯?姚广孝竟上榜了?”
明成祖朱棣露出意外的表情,惊讶地说道。
“完了,天幕又要说起靖难之役的事情了!”
朱棣有些头疼,叹了口气说道。
算了,早晚会被天幕盘点的,朕心中无愧就行!
“这姚广孝又是何人?”
“他有何功绩?凭什么上榜?”
这是大多数古人的心声,看着天幕中出现的这个陌生的名字,他们心中难免有些不服气。
【姚广孝,法名道衍,号独庵老人、逃虚子,明初着名政治家、佛学家。】
【因辅佐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而闻名,被世人称为“黑衣宰相”。】
【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以僧人身份深度参与政治并影响王朝命运的人物。】
“竟然是道衍这个和尚!咱记得他!”
明太祖朱元璋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地说道。
“这位竟是一位僧人?总算看到佛教中人了!”
老子李耳精神一振,盯着天幕惊讶地说道。
“姚广孝身为佛门中人,法号竟然为道衍,有意思!”
隋文帝杨坚一愣,有些意外地说道。
“这就是明成祖朱棣的谋士?”
“不知他和赵普相比起来,如何?”
宋太祖赵匡胤摸着下巴,好奇地说道。
【姚广孝出生于苏州,十四岁出家为僧,研习佛法的同时广泛涉猎儒、道、兵法等学问。】
【他精通阴阳术数,擅长谋略,早年游历四方,结交名士,逐渐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抱负。】
“这姚广孝竟也是位奇人?”
“不知相比于袁天罡和李淳风又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一扬眉毛,饶有兴趣地说道。
【洪武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师,但却没被授为僧官,只获赐僧衣。】
【姚广孝后来经人推荐进入天界寺,谋得一僧职。】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
【姚广孝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
【姚广孝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主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有传闻,姚广孝曾以“赠白帽”的典故暗示朱棣“王”上加“白”即为“皇”,暗中鼓动朱棣争夺皇位。】
“好你个道衍!原来是你让老四造反的!”
“来人!去天界寺捉拿道衍!”
明太祖朱元璋大怒,咬牙切齿地说道。
“爹!求您饶了他一命吧!”
一旁的燕王朱棣见状,连忙向朱元璋弯腰请求道。
“孩儿如今全无异心,未来也会全力辅佐大哥!”
“这道衍和尚与孩儿现如今并不认识,岂能因未来之事降罪于他?!”
朱棣表情严肃,皱眉说道。
这道衍和尚姚广孝若是因为他的原因而丧命,他朱棣会良心不安的。
“那好!咱就饶他一命!”
“把道衍和尚驱逐出京,一生不得踏入应天府!”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开口说道。
“谢父皇不杀之恩,孩儿今后定当全力辅佐大哥,使大明蒸蒸日上!”
朱棣对着朱元璋拱手说道,言辞诚恳。
如今各地藩王已然全部被朱元璋召回京城,兵权回收兵部所有。
朱棣兄弟几个人全部陪在朱元璋身边,只要太子朱标还在,其他人并无半点争夺皇位的想法。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开始实行削藩之策。】
【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
“这小畜生!把咱的儿子都逼死了!”
明太祖朱元璋气得手抖,指着天幕说道。
“父皇息怒,允炆此事确是做的不对!”
“只是,如今他才三四岁,并不懂事!”
太子朱标上前一步,有些为难地对朱元璋说道。
“这孩子不能要了!送人吧!”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闭上眼睛说道。
【姚广孝见此情况,便密劝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于是,姚广孝便向朱棣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朱棣逐渐下定决心。】
【朱棣便开始暗中拉拢军官,并招募勇士。而姚广孝则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还修建厚墙环绕的地洞用来打造军器,用饲养的鹅鸭来掩盖声音。】
“好一个乱世妖僧!”
“好一个只道天道,不管民心”!
“如此妖僧,该杀!”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看到这里,一拍桌案,勃然大怒地说道。
他最讨厌僧人,因为他们不事生产,不纳税,不服徭役,不为国家做贡献!
更何况佛教乃是国外传来的教法,他从内心里就排斥佛教。
如今看到这个蛊惑藩王造反的道衍和尚姚广孝,他岂能不发火?
【建文元年,六月,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朝廷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属。】
【都指挥张信暗中向朱棣报信,朱棣便决定立即起兵,并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姚广孝则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遭了!怎么还有我的事?!”
倪谅、张信、齐泰、黄子澄等人大惊,被天幕点到名后,他们顿时一顿哀嚎。
而倪谅和张信则是慌乱不已,准备收拾细软跑路了!
“好好好!想不到竟有护卫背叛本王!”
朱棣站在朱元璋身边面无表情,但是心中已经给倪谅判了死刑。
【接下来,便是着名的靖难之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