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蜀人,为了抵御外敌侵犯,筑起了南北两座坚城,犹如双峰并峙,守卫着蜀地的安宁。
北城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城墙高耸,兵强马壮,宛如铁壁铜墙;
南城则地势平坦,虽不如北城险峻,却也易守难攻。
众将领聚于中军帐内,议论纷纷,皆言应先取南城,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这时,一员大将挺身而出,只见他身披铠甲,手持长枪,英姿飒爽,
正是那智勇双全的朱龄石。
他摇了摇头,朗声说道:“诸位将军,打坚固之地固然艰难,但若能找到其破绽,便易如反掌。
我意,先攻北城,待其破,贼人必乱,南城自然手到擒来。此乃一劳永逸之策!”
众将听罢,虽心有疑虑,但见龄石神色坚定,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便也点头称是,决定依计而行。
于是,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北城而去。
那北城守军虽勇,怎奈龄石用兵如神,他指挥若定,将士们前仆后继,攻势如潮。
只见城头上箭如雨下,晋军却毫不退缩,云梯、冲车一齐上阵,喊杀声震天动地。
不过半日,北城便告破,侯晖、谯诜等将领战死沙场,蜀军大败而逃,弃甲曳兵而走。
朱龄石乘胜追击,又率大军转向南城。
只见那南城守兵早已闻风丧胆,跑得无影无踪,城中空无一人,只留下几面残破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朱龄石大笑,命人将两座堡垒拆除,弃船步行,继续进军,势如破竹。
此时,另一路大军由臧熹率领,从中水杀来。
臧熹英勇无比,他手持大刀,身先士卒,阵斩蜀将谯抚之,将蜀吏谯小苟打得落花流水,占领了广汉。
他留下兵士守卫,自己则带着亲军,快马加鞭,前来与龄石会合。
两军合兵一处,士气高昂,直奔成都而去。
那谯纵接连收到败报,吓得魂飞魄散,他面如土色,手足无措,连忙扔下成都,仓皇而逃。
他女儿年方二八,生得貌美如花,却哭得梨花带雨,劝道:“父亲,你逃也逃不掉,只会自取其辱。
何不如到祖宗墓前,一死了之,也落得个清白。”
谯纵却执迷不悟,他狠心告别祖墓,夺路而逃,全然不顾女儿的哀求。
他女儿见状,心如死灰,竟在墓边一头撞死,香消玉殒。
这姑娘真是刚烈无比,可惜生在谯家,命运多舛,令人扼腕叹息。
再说那谯道福,听说平模失守,急忙从涪城撤兵回来支援。
路上恰遇谯纵,见他狼狈不堪,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他厉声喝道:“大丈夫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这样轻易地扔了,你以后何去何从!
人生总有一死,有何可怕!”
说罢,他拔剑便扔,那剑如流星般飞去,正中谯纵的马鞍。
谯纵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跑,手下也都散了。
他无路可走,只好解下带子,想要自尽。
这时,巴西人王志冲了出来,一刀砍下谯纵的头颅,献给了朱龄石。
谯道福见状,心中悲愤交加,他将金银财宝都散了,犒赏军士,准备与晋军背水一战。
然而,军士们拿了赏钱,却都散了,谯道福孤身一人,远逃而去,却被巴民杜瑾抓住,也送到了龄石军前。
朱龄石已进成都,他下令将谯纵的亲戚都杀了,以儆效尤,其余的人则不予追究。
等谯道福被抓来,因他是谯家宗族,也被砍头示众。
那蜀国尚书令马耽,见大势已去,便将府库都封了,留给晋军,企图以此求饶。
朱龄石却将他流放到越雟。
马耽叹了口气,苦笑道:“朱公龄石不送我进京,无非是想杀我灭口。我命休矣!”
他本想求荣,却反受其辱,后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他洗漱了一番,整理好衣冠,用绳子吊死了自己。
过了一会儿,龄石的使者便来了,果然是来杀他的。
一见马耽已经死了,便戮了他的尸首,回去复命。
朱龄石平定蜀地,功高盖世,他赶紧派人送捷报给朝廷。
且说那朝廷接到捷报,龙颜大悦。
皇帝下诏命龄石监管梁、秦州六郡的军事,还赐给他丰城县侯的爵位,以示嘉奖。
这消息一传开,满朝文武皆来道贺。
龄石却谦逊道:“此功非我一人之功,乃全军将士用命之功。
若无刘裕大人之妙计,我等岂能如此顺利平定蜀地?”
众臣闻言,皆点头称是,对龄石的谦逊之态赞不绝口。
那刘裕乃朝中重臣,智谋过人,此次平定蜀地之计,便是他出的。
众臣皆知,此次论功行赏,刘裕必受重用。
这时,一员大臣站了出来,笑道:“龄石大人太过谦逊了。
你等英勇善战,智勇双全,此乃天下共知。
刘裕大人虽智谋过人,但若无你等执行得力,岂能成功?”
朱龄石闻言,哈哈大笑,道:“大人言之有理。我等虽有些微功,但若无朝廷支持,刘裕大人妙计,岂能成就此大业?”
众臣闻言,皆点头称赞,对龄石的见识和胸襟表示钦佩。
那皇帝见状,也十分高兴,笑道:“龄石爱卿言之有理。
此次平定蜀地,乃全军将士之功,朕必论功行赏。”
说罢,他转头看向刘裕,笑道:“刘裕爱卿,你此次出谋划策,功不可没。
朕定要重重赏你。”
刘裕闻言,连忙跪拜道:“陛下隆恩浩荡,臣愿继续为朝廷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帝闻言,大笑不止,道:“刘裕爱卿太过谦逊了。
你等忠君爱国,朕心甚慰。此次封赏,你等皆当受之无愧。”
众臣闻言,皆欢呼雀跃,对皇帝的英明决定表示赞同。
那龄石也笑道:“陛下英明神武,我等愿继续为朝廷效力,共谋大业。”
皇帝闻言,心中大喜,命人摆宴庆贺。
那宴会上,众臣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气氛热烈非凡。
刘裕与龄石也相视而笑,心中皆知,此次平定蜀地,不仅为他们赢得了荣誉和封赏,更让他们收获了众将士的尊敬和爱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那龄石忽道:“陛下,此次平定蜀地,虽有些微功,但若无众将士用命,岂能成功?
臣愿将此次封赏之部分,分给众将士,以表臣之心意。”
皇帝闻言,大惊失色,道:“龄石爱卿,此乃你等应得之封赏,岂能轻易让出?”
龄石笑道:“陛下,臣等身为将领,自当以身作则。
若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岂能服众?
臣愿将此次封赏之部分,分给众将士,以激励他们继续为朝廷效力。”
皇帝闻言,感动不已,道:“龄石爱卿,你等忠君爱国,朕心甚慰。
此次封赏,你等皆当受之无愧。
但既你等有此心意,朕便准了。”
众臣闻言,皆欢呼雀跃,对龄石的慷慨之举表示敬佩。
那龄石也笑道:“谢陛下隆恩。臣等愿继续为朝廷效力,共谋大业。”
那刘裕也笑道:“龄石大人此言甚是。
我等身为将领,自当以身作则。
此次封赏,臣也愿将部分分给众将士,以表臣之心意。”
皇帝闻言,更加感动,道:“刘裕爱卿,你等忠君爱国,朕心甚慰。
此次封赏,你等皆当受之无愧。但既你等有此心意,朕便准了。”
众臣闻言,皆欢呼雀跃,对刘裕的慷慨之举也表示赞赏。
那宴会上,气氛更加热烈,众臣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刘裕与相朱龄石视而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他们知道,这次平定蜀地,不仅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他们自己赢得了荣誉和尊重。
想知道具体封赏了什么,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