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晋安帝复位已经一年多了,这天下总算有了个安稳的模样。
皇宫内外,一片祥和,百姓们也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皇帝为了表彰那些讨伐逆贼的功臣,开始大肆追叙功劳。
这一日,圣旨下达,封刘裕为豫章郡公,刘毅为南平郡公,何无忌为安成郡公。
一时间,京城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三个公爵的荣耀让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
刘裕站在自家府邸前,望着那烫金的“豫章郡公府”牌匾,心中却泛起了一丝涟漪。
他暗自思量:“这功劳,我自问是出了不少力,可如今这局面,权臣林立,怕是日后少不得要有一番争斗。”
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而其他受封之人,如刘毅、何无忌,皆是喜气洋洋,满面春风。
唯独那殷仲文,自恃才高八斗,一心盼着复位后能进入朝廷掌管政事,却未曾想被权臣们排挤,愣是把他派到了东阳去当太守。
殷仲文接到圣旨的那一刻,心中如坠冰窖,满是不甘与愤怒。
他愤愤不平地想:“我殷仲文何罪之有,竟被贬至那偏远之地!”
他心中暗暗发誓,定要找个机会重返朝廷,一雪前耻。
何无忌得知殷仲文的遭遇后,心中颇为不忍。
他深知殷仲文的才学,也佩服他的为人,便提笔写了一封信,信中满是安慰与鼓励,还邀请他顺路过来聊聊心事。
信使快马加鞭,将信送到了殷仲文的手中。
殷仲文读罢信件,心中稍感慰藉,便回信答应了何无忌的邀请。
然而,世事无常,他离开都城去上任时,被各种杂事牵绊,竟忘了与何无忌的约定。
何无忌在府中左等右等,等了好些天都不见殷仲文的影子。
他心中开始犯嘀咕:“这殷仲文,莫不是看不起我何无忌?
哼,等我找个机会,定要让他好看!”
他心中暗自盘算,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悦。
恰在这时,南燕那边来侵犯了边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一片哗然。
刘裕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打算亲自带兵去讨伐南燕,为国为民除害。
这一日,刘裕在府中召集众将商议出征之事。
何无忌也身在其中,他听着刘裕的分析与部署,心中突然有了主意。
他等众人散去后,悄悄留下,对刘裕说:“裕哥啊,北方的敌人虽然凶猛,但还不用太过担心。
我倒是觉得,那殷仲文和桓胤,这两个人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不能不除掉啊!”
刘裕闻言,心中一凛。
他凝视着何无忌,沉声道:“无忌,此言何意?
殷仲文虽被贬至东阳,但桓胤乃朝中重臣,怎会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何无忌叹了口气,说道:“裕哥,你有所不知。
殷仲文才华横溢,心中必有不甘,若让他在东阳积蓄力量,日后必成大患。
而桓胤此人,表面忠厚,实则心怀叵测,他暗中拉拢朝臣,企图独揽大权。
这二人若是不除,日后必与我们为敌。”
刘裕听后,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无忌言之有理。
但这二人皆非等闲之辈,要想除掉他们,谈何容易。”
何无忌眼中闪过一丝狠意,他低声说道:“裕哥,我们可以如此这般……”
接着,他将自己的计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裕。
刘裕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拍了拍何无忌的肩膀,说道:“无忌,此计甚妙!
但一定要小心行事,切勿走漏风声。”
说来也巧,这时候,刘裕府里有个叫骆球的人谋反了。
事情败露后,被刘裕给杀了。
刘裕就趁机说殷仲文和桓胤跟骆球是一伙的,也把他们两个人抓到京城来,一起给杀了。
这一手,可真是漂亮得很,既除了心腹大患,又让朝廷上下对他刮目相看。
刘裕这时候已经开始显露他的锋芒了,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对他忌惮三分。
再说那司徒兼扬州刺史王谧,年纪大了,身子骨也不行了,没多久就去世了。
按照资历和威望,这扬州刺史的位子,理应由刘裕来接任。
可刘毅等人,心里头早就嫉妒刘裕了,哪里肯让他进朝廷辅佐皇帝?
他们就打起了小算盘,想让中领军谢混来当这扬州刺史。
有人担心刘裕反对,出了个主意:“不如让刘裕同时兼管扬州,把内部事务交给孟昶处理,这样总可以了吧?”
安帝是个没主见的皇帝,听他们这么一说,也拿不定主意了。
他派尚书右丞皮沈快马赶到丹徒,把这两种意见告诉刘裕,让他来决定。
皮沈到了丹徒,先去见了刘裕的幕僚刘穆之。
这刘穆之可是个聪明人,一听皮沈的话,心里头就明白了七八分。
他假装起身上厕所,偷偷跑去跟刘裕说:“皮沈提出的这两个方案,您不能答应!
您得想个法子,把这扬州刺史的位子给夺过来!”
刘裕一听,心里头也是一喜,连忙问道:“穆之啊,那你说说看,该怎么办?”
刘穆之微微一笑,说道:“晋朝的政权啊,早就烂到根子上了。
您匡扶皇室,功劳大、威望高,难道就一直当个地方将领吗?
再说那刘毅、孟昶等人,跟您一样都是从平民起家的,一起倡导大义,才得到了富贵。
他们只是因为事情有先后,暂时推举您,并不是真心佩服您,从来也没把您当主子看。
将来大家势力相当了,肯定会互相争斗。
扬州是国家的根本啊,关系重大,怎么能交给别人呢?
以前让王谧当,就不是个长久之计。
现在如果再交给别人,我怕您会被人控制啊!
一旦失去了权力,就再也回不来了。
您现在就回答他们说,这件事很重要,不能随便决定,得进朝廷当面商量。
等您一到京城,我料想朝里的权贵们,肯定不敢越过您去授给别人,您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坐上这个位子了。”
刘裕一听,连声叫好:“穆之啊,你可真是我的智囊啊!就这么办!”
于是刘裕就出来见皮沈了,他支支吾吾地应付了几句,先让皮沈他们住在客舍里,然后又叫刘穆之来商量具体的细节。
过了几天,刘裕就让皮沈回去传话了:“皮大人啊,这扬州刺史的位子啊,我得亲自进朝廷当面决定才行啊!”
皮沈一听这话,心里头就“咯噔”一下,心里思忖:“这刘裕果然是个厉害角色啊!”
他也不敢多说什么,就赶紧回京城报告去了。
朝廷一听刘裕这么说,果然害怕了。
他们知道刘裕手握重兵,又深得民心,若是惹恼了他,只怕这天下又要大乱了。
皇上下诏,征召刘裕为侍中、扬州刺史、录尚书事。
录尚书事是东晋时期的重要官职,权力和地位极为显赫。
刘裕倒是个会做戏的人。
他假装谦虚恭敬,上了道表章,请求辞去兖州军事的职务,让诸葛长民镇守丹徒,刘道怜驻守石头城。
他还派了将军毛修之和益州刺史司马荣期一起去讨伐谯纵。
至于众将官如何与谯纵征战,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