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各位!刚才是我没有表达清楚,在此我先和大家真诚的道个歉!”
清过来的马又新也算是能屈能伸,知道再闹下去对自己百害无一利,所以为了前途只能低头认怂。
但低头认怂并不意味着举手投降,马又新深知人性贪婪,眼珠一转开始走起怀柔路线。
“请大家先移步至我办公室,轧钢厂大门这人来人往的影响太不好了,万一事情闹大,我职位被撸事小,没能力赔偿各位损失可就得不偿失了!”
杜洪和龙哥本就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乖孩子,而这个年代基本各家各户都是子孙满堂,二人的家属虽然会为逝去的孩子伤心难过,但也不会因此拼的你死我活。
本意就是想找幕后黑手讨要赔偿,现在听到马又新语气松动,众人自然是点头应允。
将众人引领至办公室后,马又新立即闭门谢客,全然一副和解不成誓不罢休的样子。
双方这一谈判就是一整天,虽然不知道和解条件是什么,但从杜洪、龙哥家属那眉飞色舞的面容就可以看出,这次马又新肯定元气大伤。
荀遇和马又新办公室相隔不远,再加上李大牛的通风报信,荀遇自然时刻关注着马又新一举一动。
见到死者家属们一脸欢喜的走出办公楼,知道马又新付出的代价肯定不小,荀遇赶忙上前关心领导。
“马处长恭喜啊!上午就听说您逼死了几个积极分子,现在看情况您这是已经摆平了?看来今后我需要多和您学习怎么威逼利诱。”
刚出门就看到一脸笑容的荀遇,马又新即使做好了被嘲笑的心理准备,但还是被荀遇的阴阳怪气气个半死。
“荀副处长,请你注意和领导的说话态度!”
说实话,从前二人维持表面和谐时,马又新一直认为荀遇是个少年老成的人,这点从他年纪轻轻已经是副处级干部就可以体现出。
但今天过后,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杀人不用刀,马又新对荀遇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最终马又新也只能用职位高低来维持自己那可笑的自尊心。
荀遇从来不是能以德报怨的性子,虽然现在的局势对马又新有些不利,但荀遇可一直都没忘记老婆孩子是为何遭受无妄之灾的。
如今是马又新率先打破潜规则,那荀遇今后也就不会墨守陈规。
后世而来的荀遇经历过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阴损下作的招式随手而来,更不用说对付一个心智还不成熟的小学生了。
果不其然,不出一周时间,马又新大儿子便死活不肯去上学了。
一开始马又新还以为儿子叛逆期到了,为此更是动手教训了马卫国一顿,但看着宁愿挨揍也不去上学的儿子,马又新终于后知后觉的察觉到问题。
最终在马又新的逼问下,这才从儿子断断续续的哭诉中了解个大概。
原来过去的一周里,马卫国学校中开始流传马又新无恶不作的传闻,开始马卫国还和同学争辩甚至打架。
但随着传闻越来越离谱,渐渐的同学们已经开始孤立马卫国,更有甚者还对其进行言语霸凌。
在了解到儿子经历的悲惨遭遇后,马又新瞬间双目赤红。
不过未等马又新思索出应对之法,麻烦已经先一步找上门来。
“家里有人吗?我们是来了解情况的!”
伴随着一阵急切的敲门声,门外也响起了一道还处于变声期的呼喊声。
马又新作为老领导十几年的贴身大秘,住的地方自然是机关家属院的筒子楼。
虽然不知道门外这些人要了解什么情况,但家属院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进出的,因此意识到不对的马又新只能先暂时压制住怒火。
“各位小同志,不知各位要了解什么情况,我马又新一定积极配合!”
因为机关家属院里住着的都是各大机关、工厂的领导干部,所以门外虽然都是一群十六七的半大孩子,但马又新却丝毫不敢怠慢。
“这位马同志您好,我们是为了响应伟人号召而自发成立的积极分子,今天上门也是为了宣传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精神!还请您配合!”
虽然这些人的目的就是捣乱,但经过荀遇的指点后,领头之人不但说话滴水不漏,行为举止更是彬彬有礼。
革委会本就是响应伟人号召而成立的组织,马又新又是轧钢厂革委会话事人,此时面对手持尚方宝剑的积极分子们,自然积极配合。
看着家中乌泱泱的挤进来十几号人,本就面积不大的客厅更是无处下脚。
心疼的为每一名积极分子端上茶水后,双方这才开始谈话。
“马同志,正式宣传伟人精神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您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吗?”
率先开口之人名叫宁跃进,家中大哥与荀遇、陈胜利同为中专同学,虽然不是部队的大院子弟,但因为哥哥们的关系,平时也没少与陈援朝打交道。
得知陈援朝率领大院子弟大出风头后,不甘屈居人下的宁跃进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来之不易机会。
接到荀遇的委托后,宁跃进反复练习、模仿大哥的一举一动,这才有现在的从容不迫。
“了解,了解,不瞒小同志,鄙人就职于轧钢厂革委会,身为革委会委员自然对伟人精神一清二楚!”
因为荀遇提前告知了马又新的背景,所以宁跃进自然不意外马又新的回答,装模作样的吸溜一口茶水后,宁跃进突然小脸一板。
“很好,既然马同志对伟人精神一清二楚,那我们就为您夫人宣传一遍,毕竟积极响应号召是我们义务,干部家属更应该以身作则不是吗?”
虽然马又新想尽快打发走这群小屁孩,但宁跃进都开始上纲上线了,无奈之下马又新只好与夫人耐心倾听。
许久过后,宁跃进终于照本宣科的背诵完提前准备好的稿子,虽然开始有些磕磕绊绊,但发现马又新夫妇不敢露出一丝烦躁后,宁跃进背诵的越来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