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
汉高祖时期。
刘邦还是不解,人和人之间本就不平等啊!
阶级统治,自古以来的天下不都是这样来治理的吗?!
天幕为什么会……忽然,他想起之前孟棠提到的后世律法!那……
这一刻,前后串联在一起的他,忽然意识到,后世的国家在最根本上和自己这个时代的朝廷是真的不一样的。
自己所建立的汉朝,从上到下,就是阶级二字。
身份地位是阶级。吃穿用度也是。
尤其是现在的大汉,在丧葬治理之事上,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哪怕死后的葬礼也有等级差异啊!
平等?!何来?!这么可笑的词居然会出现?!简直是痴人说梦……
可,在未来,这样强大的华国居然会给自己的百姓树立这样的自信,尤其是这位孟棠姑娘还是学习律法的,
律法作为皇家统治天下的面子工程,即使做不到完全,但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没有律法那和匈奴有何区别。
没有律法,就是野蛮和无礼。
所以,这样强大的一个国家究竟为何能且要勾勒出这样一种状态?!
皇帝统治天下,不可能平等!
皇权至高无上是至理名言啊!既然皇帝制度和平等不可能一起存在,而后世又在宣扬平等,那只有一个答案了,那就是——
难道后世没有了皇帝?
没有了皇帝,后世居然那么富强?!
这其中有必然联系?!
刘邦知道,这对于要服从被统治的天下人来说是天外来书,会导致朝纲不稳。
不能再细想下去,因为一旦承认之后,那这一点就不好……
可不想别人就不会想吗?!
大丈夫何患无辞,刘邦自信自己能到这一步,不会找不到统治依据。
这天下,读过书的有多少人,深谙其中大理的又有多少人?!
他知道廖廖,陈胜吴广等人也就是一群小混混而已,没有之后。自己早已想到更高处了。
刘邦继续往下思考,这二者有关联,……可眼下,用目前这套制度显然是适用的,即使和天幕不同!
刘邦自认为御下用平等是不符合大汉现在的国情的。
他不得不承认,后世的华国是富强的,是真的富有和强大。
国家的形象,街市间的人和景,每一处给自己的震撼都直接的向说明这一点。
可没有了皇帝,谁来治理国家呢?
还有,所有人真的会和孟棠所说的那样遵守平等?
这怎么可能?
怎么会有人甘愿和别人一样呢?
自己还是觉得这不可能。
……哎,等等,这不就是大同社会吗?所以,大同会出现在后世?!!!
这不符合常理啊!自己即使不能学完所有世间的道理,但也深谙人性。
可后世没有想要权势的人吗?
是人,都会有野心!都想要站在别人的上面啊!
所以,阶级肯定不会消失!这是自己绝对可以肯定的一点。
既然不会消失,为何律法还规定平等,而且不是纸上谈兵!
孟棠之前的经历,让他了解到后世的华国,平等是真的实现在平民百姓的生活当中的。
这并非幻境啊!的确真实的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后世……的真正样子究竟是什么?!为何会那般富有和强大?!
即使大汉现在实现的可能性根本没有,但他还是很想知道,未来,究竟是如何?真实的面貌到底是什么样子?
孟棠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滑动,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完全沉浸在备考公司法的世界中。
此时,她的男朋友景舜正在安市默默地收拾行囊,准备前往她的城市看望她。
景舜虽然是机械专业的学生,但也听说过法律事业考试是天下第一大考的赫赫威名!
所以景舜深知自己女朋友孟棠备考的压力,他希望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刻给予她支持和鼓励。
他仔细地挑选了一些孟棠喜欢的零食和小礼物,放入行囊中。
他还特意准备了一束蜀葵花,想要给她一个惊喜。
蜀葵花的花语是追求梦想。?
这种花象征着人们对于梦想的执着和坚持,它的花朵不是一次性全部开放,而是一轮一轮地开放,象征着勇敢和坚持去追求梦想。
收拾好行囊后,景舜踏上了前往孟棠城市的旅程。
一路上,他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他期待着能够尽快见到心爱的人。
天幕:“……
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让出身、门第、等级都不再成为衡量人的标准。
人的价值受到肯定,美好生活奋斗受到鼓励。
但是,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
北京大学光华学院院长张维迎:‘
个人可以有一种新的想法,但是要把这种新的想法变成商业化的、有市场价值的,为社会所接受的话,那么它是通过公司的力量所推动的。’
所有的铺排似乎都等待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终于,在15世纪就要结束的时候,热那亚籍的航海家哥伦布带回了关于新世界的讯息。
新世界是什么?
是土地,是人口,是资源。
后来人们发现,那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引用1)
……”
秦朝。
秦始皇嬴政惊讶的看着天幕正在播放的画面,“新世界?”
天幕已经播放这么久,秦始皇嬴政自然明白世界是什么意思。
可新世界是什么意思?
后面又说到“土地”、“人口”和“资源”,这些不是自己治下的领土才会说的吗?
难道……是新的领土?!不……准确的说应该是新的土地。
能不能成为领土还要看国家能不能占有成功!
新的领土?那是……在哪儿啊?
自己统一六国,自认为完成秦代国君历代的梦想已经很好!但天下,似乎不至于包括秦国在内的天下,这是……还有别的地方?
晚霞红光散布在天际,风景动人。秦始皇嬴政不禁被这风光所吸引。
“风光无限好!此时才是最好!是啊!对于大秦来说,统一六国就是自我意义上的统一天下了,又何必纠结这么多呢!”心中产生的一点郁闷即刻消散了!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眼中闪过探究和好奇。
“新世界”?
后世的人发现了新世界?这是新的地盘的意思?
反复读着信中的文字,心中涌起了千百种情绪。
“除了华国和周边,还有其他的适宜建立国家的地方?未曾被世人所知!”汉武帝喃喃自语,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信件。
他想起自己曾经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以为那已经是世界的尽头。
如今,天幕直接告诉他,世界之大,远超他的想象。
汉武帝刘彻站起身来,走到窗前,凝视着天幕。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映照出他沉思的面容。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想要开拓疆土,一统天下。
而现在,他知道,即使是他最宏伟的梦想,也不过是冰山一角。
“若我大汉能及早发现这片新大陆,岂不是能更早一步走向世界之巅?”汉武帝心中暗自思量。
但一旁桑弘羊可怜巴巴的盯着他,不得不让他赶紧把头脑中的开疆扩土遐想的风暴暂时制止了。
天幕正在播放的纪录片:“
……在大航海带来的时代巨变中,人类数千年来所建立在亲友、相邻关系中的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
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超越人格和亲情。(引用2)”
“这是为何?”
“亲朋好友不能一起干?我想不通了?为啥?”
“加我一个,我也不解……”
“那先留着疑问继续来看,一会有机会的话可以问问孟姑娘!”
……
天幕:“
英国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七个人就可以组建一个公司,并承担有限责任。
19世纪中期,股份有限责任终于作为一项制度被法律固化下来。
‘公司最大的三个特征是有限责任、投资权益的自由转让和公司的法人地位,这三个是定义公司的最重要的特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学院院长钱颖一讲到。
‘所谓法人组织就是若干人合起来建立一个拥有独立生命的组织,而以前的那种企业,家庭企业或者合伙制企业,它都是建立在家庭财产基础之上的。’吴敬琏再次出现了。
个体公司与合伙制公司至今仍然存在,并发挥着各自的优势。
而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性跨越在于它使得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
它凝聚起生命个体的能力,将其变成为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它给每一个想投身奋斗的人搭建了平台。(引用3)
……”
刚才众人心中的疑问被最后这句话所回答,但新的疑惑又产生了。
“有限责任”是什么?
“自由转让”是什么?
“法人地位”又是什么?
……
“哎!好多不懂啊!”七八岁的小姑娘原本求知欲满满,但因为及时得不到正确回答而心生懈怠。
“没事,不懂的越多,这说明我们见的越多吗?见识在天幕的帮助下已经增加很多了。对于不会的,我们可以先把疑惑保存下来,之后天幕或许会说明啊!
学习要慢慢来,不要着急。
你看,自己之前的很多困惑,天幕是不是在后面慢慢讲到了!所以我们都对之前的困惑通达一些了!
那面对新的困惑,我们也可以耐心等待,试试自己思考,天幕或许可以告诉我们更多的答案,以后你长大了!
坚实的东西更多了,也会慢慢有自己的看法的。
水滴石穿,总有一天,你会懂得很多很多的东西的。”读过些书的母亲耐心地给自己的姑娘分析道。
……
天幕:“
19世纪末,华国驻外国公使薛福成这样评价公司的威力——
“尽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驱驾风电,制御水火,亦可也。
西洋诸国,所以能横绝四海,莫之能御者。其不以此也哉。”
公司究竟做了什么?让世人发出如此这般的惊叹声呢?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光是制造令人满意的肥皂还不够,还必须诱导大家洗澡,于是,公司发明并传播了体臭和口臭的概念。
有人说,需求决定供给,但公司绝不墨守这个成规。
公司制造了这个需求。
……”
秦朝。
“还是华国人说的话好懂!这话的意思一目了然,华国真正做到了传承啊!
几千年以后所说的和现在没什么区别。”王翦老将军感慨道。
“没有需求就制造需求?!”秦始皇轻声重复这句话,眉头微蹙,随即露出一丝笑意,
“后世的商人深谙人心!对人性的琢磨到了一定深度啊!”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眺望着远处的宫殿和市井。
晚霞的风光逐渐消散,微风徐徐,吹拂出他内心的波澜。
他回想起自己统一六国、修建长城、推行郡县制等一系列壮举,心中不由自主地将这些伟业与后世商人的智慧相比较。
“这些商人,竟能通过洞察人心,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需求,进而推动市场的发展,这与我当年统一天下、推行标准化的理念异曲同工。”秦始皇心想。
“他们通过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找到了人们潜在的欲望和需求,进而创造出新的市场。
这种智慧,令人叹服。”
当然,以下是对唐代裴矩和宋代沈括在听到“后世公司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这一现代商业理念后的想象性续写,以及他们如何扩大自己的商业蓝图:
唐朝。
身在长安城的裴矩回到院子,看着天幕。裴矩越看越觉得有趣,不时点头称赞。
他目光深邃。他心中涌动着一种新的灵感和激情,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繁荣和先进的商业帝国。
“若能将后世商人的智慧与我大唐的制度相结合,必能开创出一番新的天地。”裴矩心中暗自思量。
尤其是“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的理念,让他感到既震惊又敬佩。
“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裴矩重复了这句话。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眺望着远处的繁华市井。
他回想起自己多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经历,心中叹服。
宋代。
沈括坐在杭州府的园林中的亭子内,看着天幕,眼中闪过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