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师们吹奏着欢快的曲调,那悠扬的乐声在大街小巷间悠悠回荡,吸引得路人纷纷停下脚步,驻足观望。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来到苏婉的住处,楚逸风翻身下马,步伐沉稳地走进屋内。
当他的目光落在苏婉身上,眼中瞬间涌起惊艳。
缓缓走到苏婉跟前,牵起苏婉的手:“婉儿,今日我终于能以最盛大、最隆重的仪式娶你为妻,此生定不会负你。”
苏婉双颊泛起羞涩的红晕,微微低下头,轻声说道:“王爷,婉儿愿与您相伴一生,不离不弃。”
随后,楚逸风小心翼翼地扶着苏婉上了花轿,迎亲队伍便缓缓朝着王府的方向行进。
一路上,百姓们听闻消息,纷纷涌上街头,都想瞧一瞧王爷和王妃的风采。
看着那豪华气派的迎亲队伍,众人不禁发出阵阵惊叹,“不愧是皇家娶亲,真是气派非凡啊!”
回到王府,楚逸风紧紧牵着苏婉的手,一同跨过象征幸福美满的火盆,走进了装饰华丽的礼堂。
礼堂内早已座无虚席,朝中大臣、贵族以及亲朋好友齐聚一堂,而当今皇上和贵妃的到来,更是为这场婚礼增添了无上的荣耀。
皇上身着华丽龙袍,面带温和的微笑,贵妃亦是盛装出席,举止间尽显仪态万方。
众人见到皇上和贵妃,纷纷恭敬地行礼参拜。
在赞礼官的主持下,婚礼仪式正式开始。
楚逸风与苏婉先是虔诚地拜天地;
而后,又朝着皇上与贵妃的方向,恭敬地拜高堂。楚逸风和苏婉行礼时身姿端正,神情肃穆。
皇上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认可,贵妃则满眼慈爱地看着这对新人。
礼成之后,皇上与贵妃也向这对新人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皇上语重心长地说道:“逸儿,今日你与苏婉结为连理,望你二人能琴瑟和鸣,携手白头。”
楚逸风和苏婉齐声说道:“谢父皇(母妃)。”
贵妃莲步轻移,走到苏婉面前,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
轻轻拉起苏婉的手,将自己手腕上那只温润碧绿的镯子取下,套在苏婉纤细的手腕上,说道:
“婉儿,今日你与逸风成婚,是天大的喜事。这镯子是我特意为你挑选的,愿它能如同你和逸风的感情,温润而长久。”
苏婉赶忙福身行礼,眼中满是感激:“多谢贵妃娘娘厚爱,婉儿定会好好珍藏。”
这时,一旁的侍女走上前来,将一个精致的小箱子递给苏婉,贵妃微笑着解释道:
“这也是本宫的一点心意,里面虽不是什么稀世珍宝,但都是些精致的物件,就当作是给你新婚的贺礼,愿你在王府的日子顺遂如意,与逸风举案齐眉,和和美美。”
苏婉再次行礼,诚恳地说:“娘娘的心意,苏婉铭记在心,绝不敢忘。”
紧接着,楚逸风微微侧身,向苏婉伸出手,苏婉含羞地将手放入他的掌心,二人十指相扣,并肩走向喜桌。桌上,两杯交杯酒早已备好。
楚逸风端起一杯,苏婉也随之拿起另一杯。
二人手臂轻轻交缠,缓缓仰头,将酒一饮而尽。
这交杯酒,饮下的是甜蜜的爱意,更是二人携手一生、同甘共苦的坚定承诺。
随后,盛大的婚宴开始了。一道道精美的菜肴陆续上桌,
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宾客们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欣赏着精彩的歌舞表演。
舞者们身着华丽的舞衣,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身姿轻盈曼妙。
乐师们熟练地弹奏着各种乐器,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为婚宴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氛围。
楚逸风与苏婉手牵手穿梭在宾客之间,微笑着接受大家的祝福。
楚逸风紧紧握着苏婉的手,仿佛握住了一生的幸福,生怕一松开她就会消失。
苏婉面带微笑,举止优雅地与宾客们寒暄着。
夜幕降临,宾客们渐渐散去。楚逸风带着苏婉来到布置温馨浪漫的新房。
床上铺着鲜艳的红锦被,绣着鸳鸯的枕套寓意着夫妻恩爱。
楚逸风将苏婉轻轻抱到床上,在她身旁坐下,温柔地说:“婉儿,今日你累了一天,早些休息吧。”
苏婉微微点头,脸上泛起一抹红晕。楚逸风看着苏婉娇羞的模样,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他轻轻为她摘下凤冠,解开霞帔,然后吻了上去。
“逸风,你轻点……呜……”
“婉儿,很快就好……再忍一下!”
“你刚才也这么说的!”
“……”
事后,细心地为她清洗过后,楚逸风抱着累得连手指都不想动的苏婉,渐渐进入了梦乡。
楚逸风身为贵妃之子,天赋出众且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在朝堂之上,无疑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多年来,他在朝中与王府广纳贤才,逐渐建立起根基。
然而,因为处理了许多贪污腐败的大案,他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世家大族。楚逸风的存在,成了他们肆意妄为的阻碍。
为了除掉这块绊脚石,这些世家大族竟丧心病狂,不惜与敌国暗中勾结,企图借助外力将楚逸风彻底扳倒。
他们打算先推翻皇帝,再扶持一位傀儡皇子上位,以便继续为所欲为。
一方面,他们买通市井街巷茶楼里的说书先生,添油加醋地编造楚逸风意图谋反的谣言。一时间,流言蜚语在民间肆意传播,闹得人心惶惶。
另一方面,他们与敌国奸细频繁往来,将朝廷边防的机密情报拱手相送。致使边境战火突起,敌国大军如狼似虎般压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边境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山河破碎,一片凄惨。
朝廷上下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人心惶惶,而那些世家奸臣却趁机在朝堂上颠倒黑白,恶意弹劾楚逸风。
他们将这一切灾祸都归咎于楚逸风的失职,声称是他的不作为导致生灵涂炭,百姓深陷水火之中。
楚逸风身处困境,深知局势已容不得他退缩。此时,争夺皇位与否,已由不得他决定。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部署。
迅速加强了王府的安保力量,派心腹日夜守护家人,确保他们的安全万无一失;
同时,秘密联络军中旧部。这些曾与他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对他忠心耿耿。他与他们互通消息,共同商议应对之策,以防不测。
不仅如此,他还加快了收集奸臣叛国罪证的步伐。派出得力的手下,深入敌营和奸臣府邸,搜寻他们与敌国往来的信件、密使行踪等关键线索。
边境局势危急,楚逸风毅然挺身而出,在朝堂上向皇上请命,亲自率领大军抵御外敌。
皇上看着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皇子,心中满是心疼。他刚新婚不久,却要奔赴这生死未卜的战场。
然而,皇上心里也清楚,自己的几个皇子,有的胸无大志,只知享乐;有的心怀不轨,妄图谋权篡位。
唯有楚逸风能力出众,且忠心可鉴。在这危急存亡的关头,实在没有其他人能担此重任,无奈之下,只好应允了他的请求。
楚逸风领命后,即刻率领大军奔赴边境。
一路上,他与将士们同甘共苦,风餐露宿,完全没有皇子的架子。
抵达边境后,楚逸风没有贸然出兵,而是亲自带领精锐侦察兵,翻山越岭,仔细勘察地形。
经过深入侦查,他发现敌军虽然来势汹汹,但补给线拉得很长,后方防守空虚,就像一条七寸暴露在外的长蛇。
经过深思熟虑,楚逸风制定了一套精妙的奇袭战术。
他命令小股部队在正面战场佯装抵抗,擂鼓呐喊,挥舞军旗,吸引敌军主力的注意力;
而他自己则亲率精锐骑兵,趁着夜色的掩护,绕道敌军后方。
他们悄无声息地前进,马蹄裹上布,刀枪藏在鞘中,犹如暗夜中的幽灵。
到达敌军后方后,他们迅速出击,一举截断了敌军的补给线,捣毁了粮草辎重。
敌军顿时阵脚大乱,军心涣散,士气一落千丈。
经过数日的浴血奋战,楚逸风终于成功击退敌军,收复了大片失地,还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和兵器。
他在边境的英勇事迹迅速传回京城,百姓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他的威望如日中天,一时间成了百姓心中的英雄。
然而,朝中的风波并未因他的赫赫战功而平息。那些世家奸臣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竟诬陷他在边境私藏重兵,意图谋反。
皇上年事已高,最是忌惮有人拥兵自重,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哪怕对方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他被这些谗言蒙蔽了双眼,竟然听信了奸臣的污蔑之词,下旨召楚逸风回京。
楚逸风深知此去京城,必定凶多吉少。但他还是将防御部署、将士安置等事宜一一安排妥当后,只带了少数亲信,毅然踏上了回京之路。
回京后,他第一时间进宫面圣。朝堂之上,他昂首挺胸,不卑不亢,将在边境缴获的敌军与奸臣勾结的铁证呈到皇上面前,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力证自己的清白。
可就在这时,宫中突发变故。
奸臣们见阴谋败露,狗急跳墙,妄图孤注一掷,弑君篡位,拥立自己背后的傀儡主子。
他们率领叛军,如潮水般涌入皇宫。一时间,皇宫内杀声震天,硝烟弥漫,宫女太监们四处逃窜,哭声喊声混成一片。
楚逸风临危不惧,迅速镇定下来,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组织皇宫侍卫和自己的亲信,与叛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场上,他身先士卒,手持长剑,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他终于成功平定叛乱,保护了皇上的安全。
经此一役,皇上对楚逸风的表现既欣慰又震撼。
他深知楚逸风不仅有勇有谋,具备治国安邦的才能,而且在百姓和军中威望极高,实乃皇位的不二人选。
于是,皇上尽管心中有些不情愿,可也不得不下旨立楚逸风为太子。
不然又能如何呢?把皇位传给其他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让世家大族把皇家当作傀儡操控?那还不如传给楚逸风呢!
几年后,皇上驾崩,楚逸风顺利登基为帝。
登基大典当日,皇宫内外张灯结彩,一片庄严肃穆。
楚逸风身着华丽的龙袍,龙袍上的金龙绣工精美,栩栩如生。
头戴璀璨的皇冠,身姿挺拔,器宇轩昂地站在巍峨的宫殿之上,俯瞰着台下匍匐跪拜的群臣,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与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朝堂上的唇枪舌剑、边疆的战火纷飞,都成为了他走向这至高无上之位的磨砺。
苏婉陪伴在他的身旁,已被册封为皇后。
头戴凤冠,凤冠上的明珠璀璨夺目,身着凤袍,凤袍上的刺绣精美绝伦,尽显尊贵与典雅。
如今,她将与楚逸风携手同行,共同肩负起治理这庞大帝国的重任,一同面对帝国的兴衰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