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盛顿特区
日本对美国第一舰队发动毫无宣战通告的偷袭,这一消息如重磅炸弹般冲击了白宫。
总统麦金利紧急召集各部门长官,召开内阁会议。
麦金利总统眉头紧皱,“……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 在座的所有人都深表认同。
日本,这行径太可恶了!大家都恨不得立刻将其碎尸万段。
这些卑鄙的家伙,竟敢偷袭美国第一舰队,让舰队沉没,还把美国的海军困在东京湾,在座的每个人都想把他们抓起来狠狠惩治。
然而,作为政治家,永远不能忽视现实。美国的现实状况并不乐观。
“这个消息还没传到民主党那边吧?”
“是的,目前只有美国联邦政府的部分核心人员知晓。”
“一定要小心。在对策制定出来之前,如果消息传到他们耳中,他们肯定会叫嚷着全面开战。” 民主党就爱借着舆论炒作。
一旦这次事件曝光,他们肯定会以战争费用需要1000亿美元为由,大肆鼓吹。
但是,在共和党的连任几乎已成定局的当下,他们必须为未来考虑,在现实的冷峻中保持理性。
“再这样下去就成三面战线了。” 西奥多·罗斯福强压着愤怒,咬着嘴唇说道。他恨不得立刻端起机关枪,登陆日本,将那些家伙一网打尽,但现实存在着重大问题。
“西班牙虽已分崩离析,但古巴和菲律宾的反军仍在。维持古巴军政府和菲律宾军政府的同时,还要开辟对日战线,真不知道美国能否承受得住。”
“情况有这么严重吗?” 财政部长莱曼·盖奇回应麦金利总统的话。
“是的,如果不是局部动员令,而是发布总动员令,开始调动美国的物资和军队,战时经济或许会瞬间繁荣起来,但之后的副作用美国承受不起。美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没有理由去破坏它。” 美国目前还能应付菲律宾和古巴的局势,但要是再开辟对日战线,美国经济可能会倒退10年甚至20年。
战时经济就如同最后的盛宴,一旦结束,恢复到平时状态,那些生产战争物资的经济体系能在一夜之间恢复正常吗?
人力的消耗,现共和政府能承受吗?
国力的损耗又该如何?
这绝对是不可能的。搞不好经济会紧接着陷入恐慌,最终崩溃。
“必须维持有限战争的基调。”
“但那些卑鄙的家伙发动了无预警的偷袭!要是我们就这么坐视不管,民众会怎么看待美国联邦政府?”
“砰”的一声,麦金利总统因心中的憋闷,一拳砸在桌子上,“难道就没有什么对策吗?必须得有办法整治日本,至少整治一下他们的军部。”
众人陷入沉默。
大家都渴望立刻发动全面战争,将日本彻底击败。
但三面战线,而且还要跨越广阔的太平洋来维持,这对国力的消耗实在太大了。
必须想办法以有限战争的形式,将兵力投入控制到最小。
他们需要一个良策。
“总统先生。” 这时,国务卿约翰·约翰·海举手发言。内阁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
“什么事?”
“参考‘分而治之’策略,进行部分应用,你觉得怎么样?”
“分而治之?” 这是英国殖民当局统治众多殖民地时采用的政治策略,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等因素,制造分裂,让各方相互仇视。
约翰·海国务卿点了点头,“是的,或许能应用到当前的局势中。虽然现在日本天皇凭借大政奉还,拥有了类似君主立宪制的绝对权威,但这是明治维新前后发生的事情。”
幕藩体制时期,在明治政府成立之前,统治日本的核心并非天皇,而是幕府将军。
“这位幕府将军长期通过幕藩体制统治日本,而日本天皇对于日本国民来说,就像是精神支柱。”
“……你能简单解释一下吗?”
“嗯,对于日本国民来说,天皇……我只是打个比方,没有任何其他意图,请你听一听。”
“你说。”
“对他们而言,天皇的存在类似于天主教信徒心中耶稣的地位。几乎等同于降临现世的神明,对待方式也大致相同。”
“呵。” 内阁会议室里的众人都感到十分惊讶。
“顺便说一下,日本天皇的血统追溯起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完全可以说是日本版的天主教。
我只是打个比方,并非一一对应,但地位大致如此。”
“但日本的帝国议会、华族以及军部就不同了吧?” 在日本,天皇是绝对的存在,这里的绝对并非指权力的绝对,而是象征意义上的绝对。
但天皇之下的内阁成员们可不一样,他们不是现世神明,只是拥有一定权力的普通帝国公民。
“分而治之,以天皇为图腾进行煽动,或许可以将日本国民和军部分离。”
“分离之后呢?之后该怎么做?”
“杜鲁门先生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面对麦金利总统的询问,约翰·海国务卿微笑着回答。
反正无法彻底推翻日本天皇,那么将其分裂,斩断天皇的羽翼,把天皇当作图腾就行了。
分裂的方案如下:把明治天皇和日本国民归为一类,视为善良的一方;
把财阀和军部归为一类,当作邪恶的一方,区分善恶。
那之后呢?
“利用分而治之策略展开拖延战,同时强化第1000号行政命令的经济制裁措施。这样一来,美国就能兼顾战略和名分。” 一直施压到对方灭亡。
“嘶”的一声,约翰·海国务卿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份报告,分别是《东亚局势与钢铁需求及信用评估报告》《日本的政治结构与历史》《对日本经济制裁措施指南》《日本支付银行的业绩报告、财务报表及资产清单(提交给国税局用)》,署名是杜鲁门·摩根。
“根本没必要发动全面战争。” 因为他们会自行衰败。杜鲁门先生的策略持续对日本施压。
第二天,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 《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日本政府与银行关系亲密,财阀的垄断金融和异常债务导致了明治恐慌,日本应接受美国的先进金融体系。” 》——《华尔街日报》
- 《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日本军部的无能与失控是日本议会腐败的结果,日本国民深受财阀和保守势力的迫害。将加强经济制裁措施,有将海上封锁期限从3个月延长至1年的意向。” 》——《纽约时报》
- 《美国战争部发表声明:“对围绕明治天皇的军部腐败人事深感遗憾,我们尊重并支持明治天皇,我们的目标是日本军部。” 》——《纽约世界报》
- 《白宫声明:“为被军部镇压的公民争取自由,是自由美国的使命。” 》——《芝加哥论坛报》
- 《美国高举自由火炬》——《华盛顿邮报》
>>> 端岛
三菱煤矿的矿长办公室。
“日本局势发展得太紧迫了,我们对日本的了解不足。所以国务院和美国政府需要杜鲁门先生你的建议。” 杜鲁门·摩根静静地倒了一杯可乐,倒入招待用的玻璃杯里,“嘶”的一声。
“你是说国务院请求我的咨询吗?”
“是的,现在美国第一舰队还在苦战,美国第五、第六、第七舰队正在前往日本的途中。在这之前,国务院希望能确立对日本的战略。” 日本支付银行的董事们,其中混杂着国务院的高级官员,他们与杜鲁门·摩根取得了联系。
在这个时期,国务院也承担着情报机构的部分职能,所以他们一直生活在日本当地,毕竟还有驻日美国公使馆。
“美国打算承认明治天皇,全力打击军部和大财阀,是这样吧?”
“据说是杜鲁门先生你的建议。”
“没错。基于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制定分而治之策略,能减少损失。” 而且杜鲁门·摩根也不希望发生全面战争,毕竟还有利益可图,要是把一切都破坏了,还能剩下什么呢?
但这个分而治之策略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日本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度。
与大名和武士不同,他们太听话了。
所以这个措施既针对农民,又不完全针对农民。
关键在于让日本统治阶层害怕农民的愤怒,动摇统治阶层,把农民纳入美国的怀抱。
美国挥舞着天皇这个“人偶”,净化他们的忠诚,让其集中在天皇身上,然后对军部下手。
“确实,这样就能除掉那些可恶的腐败势力了。”
“没错。” 现任内阁?解散就好了。但军部可没那么简单。
“腐败的邪恶军部,高举自由火炬的拯救者美国,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杜鲁门·摩根说完后,坐在对面的人不禁感叹。
然而,这个策略有可能不奏效。
分而治之并非简单的战术,杜鲁门·摩根自己也半信半疑。
但至少能争取到时间,能阻止农民对美国产生敌意,能让军人开始因饥饿而逃亡,最重要的是,能转移他们的视线。
只要能争取到3个月,美国就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要强化经济制裁措施。”
“经济制裁措施?” 现代美国为何能仅通过经济制裁就让其他国家屈服?因为比起全面战争,用经济制裁让对方屈服更高效、更有效。
面对国务院工作人员的疑问,杜鲁门·摩根站起身来,“是这样的……”
>>> 日本大本营
帝国议会休会,海军部和陆军部发动偷袭后,匆忙设立的日本军部大本营陷入了恐慌。
唯一的好消息是,驻美日本公使馆的通讯线路重新开通,能获取一些美国方面的信息,但大本营很快就意识到,这将是绝望的开端。
“砰!” 山本海军军令部长盯着眼前瑟瑟发抖的副官,“……你再说一遍。”
副官咽了咽口水,“美国第五舰队改变航线,使台湾的联合舰队失去战斗力,并实施海上封锁。”
“美国第五舰队不是说要来日本本土吗?要救援东京湾的第一舰队,不该去横须贺镇守府,而去台湾干什么?”
“看来是修改了战略目标。” 本应前往东京湾的第五舰队,却折返到台湾总督府,实施全面海上封锁。这对大本营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山本海军军令部长怒吼道:“这些混蛋!台湾有纤维素和樟脑!没了这些,就造不出火药了!他们到底为什么连台湾都守不住!”
“哗啦”一声,被他砸烂的玻璃杯碎片四处飞溅。
这下,火药的补给线瞬间被切断。
台湾总督府被孤立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报告还远不止这些。
不,这才只是开始。
“收到救援美国第一舰队请求的美国第六舰队已抵达!东京湾的局势逆转了!”
“富士级战舰沉没!联合舰队再无战列舰!防护巡洋舰不断被美国舰队攻击!”
“把剩余兵力撤回!舞鹤镇守府的海军不是还在吗!让他们撤回,从东京湾撤离!马上!”
“美国第七舰队抵达!了望员发现陆军的兵力运输船!正向大阪港进发!”
美国舰队不断增援,佐世保、吴港、横须贺的联合舰队逐渐覆灭。
台湾总督府被完全孤立,部分海上封锁开始实施。
“不行!不行!不行!”
“砰砰砰!”
山本海军军令部长听到联合舰队全军覆没的消息,泪流满面,悲愤地咆哮着。
桌子上的物品被他扔得在空中乱飞,摔得粉碎。被物品砸中的军官们,头上流着血,却依然瑟瑟发抖地坚守岗位。
山本的目光转向舞鹤,心想至少要守住舞鹤,“把所有兵力集中到舞鹤!一定要守住京都!” “砰!”
大本营的噩梦还远未结束,不,这才刚刚开始。
海军全面溃败后,战火蔓延到了陆军。
“日本国内煤炭储量没了?台湾总督府被孤立,火药无法补给?这些该死的家伙到底在干什么!” 海军和陆军之间矛盾激化。
“来自大阪的战报!登陆的美国陆军占领了道知玛大米交易所!那里囤积着大量大米仓库!”
“来自横滨的战报!三井纺织(服装)工厂和浅野财阀的火药工厂都被占领了!工业区域落入美军手中!”
“据说三菱的端岛煤矿囤积了全日本列岛的煤炭!”
这才过去短短几天,这几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煤炭、火药、大米、石油、纺织、工业、枪支,陆军瞬间失去了一切。
“这……这是什么情况……” 山县陆军军令部长因震惊和恐惧,双手不停地颤抖。
他终于明白,所有这些作战计划都是基于日本支付银行的指示和信息共享制定的。
主要基础产业早在之前就通过股权转换被日本支付银行收购了。
“为什么美国佬比日本大本营还清楚补给要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日本支付银行这个怪物,为什么就是摆脱不了它?
“我们这不是在日本本土作战吗!”
大本营被杜鲁门玩弄于股掌之间,痛苦挣扎。
>>> 日本大藏省
“大藏大臣,这是大本营发来的电报。”
“……嗯。”
松方大藏大臣面色凝重地接过官员递来的电报。
听到大本营迅速成立,日本对美国发动无预警偷袭的消息后,他立刻赶回,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松方大藏大臣读完电报,脸色变得更加苍白,甚至都想认真考虑辞职了。
“大本营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他们决心即便实施日本全面封锁,也要在本土构建防御圈,抵御英美。”
“……这些疯子。”
他们根本不知道事态是如何发展的,只是因为补给被切断,就一边咒骂,一边继续战争。
松方大藏大臣抱住了头,“台湾总督府被孤立了?”
“似乎是将台湾总督府也视为日本的一部分,纳入海上封锁范围了。”
“日本国内最大的樟脑和纤维素产地之一被封锁了……”
火药的合成原料被切断了,这可不是简单的“被切断”。
这意味着日本国内所有使用火药原料的火药工厂都将停工,浅野财阀的火药工厂也将停产,工业的一个重要支柱彻底瘫痪。
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连销售额都没了,亏损不断扩大,债务越来越多,这几乎等同于给日本火药工业宣判了死刑。
那对于随之而来的大量失业者和破产企业该如何处置?
大本营对此毫无头绪。
“问题还不止这些。” 纤维素可以制成火药,而其中的硝酸也是肥料的重要原料。
台湾总督府被封锁,肥料供应被切断?现在马上就到播种季节了。
“肥料价格现在怎么样?”
“已经进入抢购热潮,价格已经涨到10倍,甚至15倍。”
“鸟粪……也指望不上了。”
没有肥料,由于对日本的封锁作战,日本与世界的进出口断绝。
再加上美国是鸟粪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根本无法指望。
“农商务省在做什么?”
“这里是战区,大臣。农民们叫苦不迭。农商务省想实施价格管制,但这样一来,日本农业产业就会崩溃。”
播种季节肥料价格飙升,农民能采取的对策寥寥无几。
要么放弃耕种,要么自给自足,要么提高农产品价格。
但从一开始,农业基本产量就注定会急剧下降,今年肯定是欠收年。
但这才只是开始。
“什么?道知玛大米交易所也被占领了?大本营那些人到底为什么在本土连连战败?为什么连这个都被夺走了?” “砰!” 松方大藏大臣愤怒不已,眼睛里布满血丝。
“这可是日元的唯一希望啊!”
大本营的那些家伙们只是叫嚷着补给线被切断,在那儿发脾气,但对大藏省来说,道知玛大米交易所就如同圣地一般。
在幕府时代,日本几乎可以说是实行大米本位制,以大米为基础发行纸币,大名们用大米和纸币兑换后,作为俸禄发放给武士。
道知玛大米交易所是日本最大的大米期货市场,同时也是现货市场。
如今日元放弃了金本位制,连银本位制也舍弃了。
想要与实物经济挂钩,就想着回归到类似幕府时代的模式,与大米建立联动,可现在这一切都化为泡影。
“肥料价格不断上涨!大米仓库被抢走!要是肥料原料也被切断,农民们到底还怎么种地啊!”
城市里的失业者纷纷前往农村。
可令人难过的是,因为不会种地被拒之门外,想当佃农也找不到工作,这都是因为地主的贷款利率太高,农民们拼命劳作也难以偿还,被压榨得苦不堪言。
种地需要人力,可又缺乏资金。
结论就是?种不了地。
除非是相当殷实的地主,否则就算种地也得倾家荡产。
“三菱端岛煤矿的煤炭全被抢走了,石油进口也中断了,三井纺织工厂被占,连军人的制服都做不了。”
我真的还在日本吗?
不然为什么日本人在日本本土连基本的物资补给都没有了?
这怎么可能呢?
日本,转瞬之间就失去了补给能力,民众正在饱受饥饿之苦。
“唰”,松方大藏大臣展开报纸。
《日本的惨败,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财阀与明治政府的亲密关系以及异常的债务比例,日本需要引入美国的先进经济模式》;
《蒙蔽天皇陛下双眼的奸臣们,大本营真的是日本的忠诚之士吗?》;
《高举自由火炬的美国,“自由阵营的美国有意伸出援手,拯救日本国民”》
——《朝日新闻》。
国家财政已经见底,基础资产通过日本支付银行全都流向了国外,既没有资金进行国有化,也没有资金养活国有化后的工人。
…… 没有日本支付银行,日本经济就会崩溃。
没有救援金融委员会,日本经济就无法复苏。
报纸上的报道还在继续。
《美国政府的强烈警告:“帮助日本政府的财阀企业集团,日后将受到美国的严厉制裁。美国政府对财阀援助日本表示深切担忧”》。
这是美国发出的经济宣战,打着经济报复措施的旗号,日本正在走向灭亡。
“舆论也已经完全被日本支付银行掌控了,怎么会这样。”
“国家基础产业、财阀、舆论等优良企业和主要产业都已被攻克。”
“…… 该死。”
日本正在实时走向分裂。
紧接着是大本营的一系列失误,以及农村里农民们除了饿死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悲惨未来。
日本的臣民们不敢怀疑天皇陛下,但对于大本营,他们的看法就不同了。
更何况,他们的视听以及经济早已被日本支付银行和美国牢牢掌控。
《美国农业部:“美国联邦政府有意向日本国民提供粮食援助,拥有充足的能力提供大量玉米和小麦”》;
《美国战争部:“还有剩余的午餐肉等军事物资,我们也有意协助援助”》。这是诱惑,是拉拢。
《日本支付银行:“需要对囤积大米和肥料的铃木商店等批发商采取对策,日本当前的产业和经济体制离不开日本支付银行”》。这是在强调自身的权威性和必要性。
《企图暗杀前来救援的日本支付银行的山县内阁,真的正确吗?》;
《当前日本政治体制和金融的严重滞后性,日本需要接纳美国的先进事物》。这些报道充满了质疑和对问题的揭露。
这一切,就连我都为之动摇。
美国正对日本国民抛出诱人的诱饵,进行着一场狩猎。
这话一点也不假。
“砰!” 就在这时,门突然被猛地推开,一位大藏省官员冲了进来。
松方大藏大臣心头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 大藏大臣。”
“怎么了,你怎么脸色这么苍白?”
难道有什么好消息吗?
还是说,情况还能更糟糕?
大藏省官员深深地低下了头。
“报告,在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伦敦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等交易所……”
…… 不会吧。
“日本的国名被删除了。”
没想到,还有更糟糕的情况。
吱嘎吱嘎
此时,在日本京都,唯一幸存的舞鹤海军镇守府。
“咕噜噜”,潜望镜突然从水面升起。
—— 目标锁定。鱼雷装填。
“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