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一手托着腮帮子,一手随意地拨弄着地上的小石子,眼睛时不时地瞅瞅家里的各个角落,脑海里像放电影似的,不停地放映着自己随军后母亲可能会面临的各种状况。
“唉,我这一走,老妈可就麻烦喽。”温暖小声嘀咕着,眉头拧成了个小疙瘩。
她的目光落在墙角那只半旧的水桶上,瞬间一拍大腿,
“哎呀!这吃水就是个大难题啊!”
说着,她站起身,走到水桶旁,费力地把水桶提起来,才晃悠了一下,就夸张地叫起来:
“我的天呐,这么沉!我这年轻力壮的提起来都费劲,老妈哪能拎得动啊。”
她一边嘟囔,一边把水桶重重地放下,溅起一片灰尘。
“还有这烧火做饭,也得用到柴火呀。”温暖的目光又转移到柴房,
“砍柴对老妈来说,更是难如登天。难道让老妈天天吃生的?那可不行,我还怕她把自己变成‘野人’呢!”
想到这儿,温暖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想象着母亲像个原始人一样茹毛饮血的样子,实在是滑稽。
“这可怎么办呢?总不能让老妈天天喝西北风吧。”
温暖急得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突然,她眼睛一亮,像是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
“嘿!有了!要不问问大东?这小伙子人踏实,又有力气,肯定能帮上忙。还有用他家的车送货,还没给钱呢。”
说干就干,温暖立刻风风火火地朝着大东家走去。
到了大东家,她连门都顾不上敲,直接扯着嗓子喊:“大东,大东!”
大东正在屋里整理东西,听到喊声,连忙跑出来,一脸疑惑地问:“温暖姐,咋啦?这么着急。”
温暖喘着粗气,一把拉住大东,说道:“大东啊,姐找你有个事儿商量。你也知道,姐过段时间就要去随军了,我这一去,我妈可就没人照顾了。”
大东连忙点头,关切地说:“我知道,温暖姐,唐婶一个人在家,是挺不容易的。”
温暖接着说:“你看,我妈年纪也大了,我妈吃水是个大问题,那水桶那么重,她根本提不动。还有烧火用的柴火,她也没办法去砍。我就想着,能不能麻烦你帮帮我妈?”
大东毫不犹豫地说:“温暖姐,你放心,这都不是事儿!照顾婶子是应该的。”
温暖开心地笑了,拍了拍大东的肩膀说:“大东,你真是个好孩子。不过这也不能让你白帮忙,姐每个月给你补贴,还有送货用你牛车,也不能白用,一个月给你5块钱,你看咋样?”
大东一听,连忙摆手说:“温暖姐,可别这么说。我帮婶子是心甘情愿的,哪能要您的钱呢。”
温暖假装生气地瞪了大东一眼,说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倔呢!这钱你必须得拿。你要是不拿,姐可就生气了。你想想,你帮姐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这点钱算什么呀。再说了,你也得攒点钱,以后娶媳妇用呢!”
大东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温暖姐,您就别打趣我了。那……那好吧,我听您的。”
温暖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说:“这就对了嘛。以后啊,要是有啥困难,或者需要啥东西,你尽管跟姐说。姐虽然在部队,但也能想办法帮你。”
大东感动地说:“温暖姐,谢谢您。您放心去随军吧,婶子这边我一定会照顾好的。我保证每天都给婶子送水,隔几天就去帮她砍柴,绝对不让您操心。”
温暖看着大东,感激地说:“大东,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有你帮忙,姐在部队里就能安心了。”
从大东家出来,温暖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她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儿,心里想着:“这下好了,老妈的吃水和柴火问题解决了,我到时也能放心地去随军了。”
最近,整个县城和周边的镇子都被一股奇妙的热潮席卷了,而这股热潮的主角,竟然是看似普通的头花和玩偶!
无论是县里那颇具规模的供销社,还是镇上温馨小巧的供销社,都成了这股热潮的“风暴中心”。
走进县里的供销社,那场面可谓是热闹非凡。货架上摆放的头花和玩偶前都挤满了人。
一位大妈手里拿着一朵鲜艳的头花,在自己脑袋上比划着,嘴里还念叨:“闺女过年回家,我给她挑个漂亮头花,她肯定喜欢。”
旁边的大爷也不甘示弱,正对着货架上的玩偶左挑右选,嘴里嘟囔着:“孙儿就喜欢这些小玩意儿,每次来都要带一个走。”
而在镇上的供销社,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
“服务员,还有那种小兔子玩偶吗?我家孩子就认准这款了。”
一位年轻的妈妈着急地问道。
服务员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回答:“哎呀,这小兔子玩偶太抢手了,早上刚到的货都快卖光了,我再找找看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收集玩偶成了大家的新潮流。走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有人怀里抱着好几个玩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嘿,你看我今天新收集的这个玩偶,是限量版的呢!”
一个年轻人得意地向同伴展示着自己的“战利品”。
同伴则撇撇嘴,不甘示弱地说:“这有啥,我集齐了一整套,那才叫厉害!”
在这玩偶和头花爆火的热潮中,温暖的小脑袋瓜里就像有个创意工厂,一刻不停地运转着。
她瞅准时机,趁着这波热潮搞出点大动静,推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活动。
逢年过节或者碰上亲朋好友的重要日子,大家总会在心里琢磨:“送礼送啥呀?”那些传统礼物都送腻了,真让人发愁。不过现在,有了一个超棒的新选择——送吉吉和祥祥!
吉吉和祥祥可是一对超级可爱的玩偶熊猫,模样憨态可掬,让人看一眼就忍不住喜欢。
吉吉胖嘟嘟的,圆滚滚的身体就像一个毛茸茸的大团子,浑身雪白的绒毛就像刚下的雪一样柔软。它那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就好像是熬夜看了一整晚的动画片,不过这独特的“黑眼圈”却让它的眼睛显得更加圆溜溜、水汪汪,仿佛两颗闪闪发光的黑宝石。
祥祥也毫不逊色,它有着和吉吉一样可爱的外形,身上的绒毛摸起来顺滑无比,就像丝绸一样。它的耳朵尖尖的,总是机灵地竖着,仿佛在仔细聆听周围的动静。
这两只小家伙最有意思的是它们的姿势,总是背靠背地待在一起。就好像是两个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就算天塌下来,也绝不分开。
它们仿佛在互相诉说着小秘密,又像是在彼此依靠着,给对方力量。无论是摆在客厅的沙发上,还是放在卧室的床头,它们都能瞬间为房间增添一份温馨和童趣。
想象一下,当你把吉吉和祥祥送给朋友的时候,朋友打开礼物的那一刻,脸上肯定会露出惊喜的表情。
说不定还会忍不住大喊:“哇塞!这两个熊猫也太可爱了吧!简直萌化了我的心!”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抱在怀里,爱不释手。之后的日子里,吉吉和祥祥就会陪伴在朋友身边,给他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温暖。
无论是在疲惫的工作之后,还是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只要看到这两个可爱的小家伙,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流,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
谁能想到,这两个憨态可掬的小家伙,就像一阵旋风,迅速席卷了学生群体和年轻人的社交圈,一跃成为送礼的首选,热度直接飙升到让人咋舌的高度!
就这样,吉吉和祥祥凭借着自己无敌的可爱魅力,在学生和年轻人的世界里一路“狂飙”,
稳居送礼界的“c位”,那热度简直就像火箭一样,“嗖”地一下冲向了云霄,成为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礼物宠儿 ,让其他礼物都只能望其项背。
随着这股玩偶潮和头花热的持续升温,供销社的库存很快就见底了。
没办法,县里只能紧急安排补货。
每次补货的时候,大东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一会儿帮忙卸货,一会儿又仔细核对货物清单。
在大东的努力下,每次补货都进行得十分顺利,货物都能及时上架,满足大家的需求。
县里的供销社和镇上的供销社依旧人来人往,这股关于头花和玩偶的热潮,似乎还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大家都沉浸在这充满童趣和温馨的氛围里。
温暖心里头一直琢磨着扩大头花和玩偶的生产规模,可找来找去,都没个合适的地儿。
突然有一天,她灵机一动,心想:“村里肯定有不少闲置的地儿,找村干部们商量商量,说不定能解决大问题呢!”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温暖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村委会。
一进门,就看到几个村干部正围在一起讨论事情。“哟,大伙都在呐!”
温暖笑着打招呼,“我今天来,是有个事儿想跟大伙商量商量。”
村长三爷爷抬起头,笑着问:“温暖啊,啥事啊?瞧你这心急火燎的样子。”
温暖把自己想扩大生产、需要场地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三爷爷听了,摸着下巴想了想,说:“场地的事儿,还真有个地儿合适。村东头有个四合院,以前是地主家的,那院子占地可大了,宽敞得很,房间也多,应该能满足你的需求。”
温暖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兴奋地说:“真的啊?那可太好了!不过……这院子现在啥情况啊?”
这时,一旁的村干部老张叹了口气,说道:“唉,这院子是挺好,就是时间太久了,没人打理。屋顶都破破烂烂的,一到下雨天就漏雨,都闲置好久了。”
温暖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笑着说:“没事儿!漏雨咱就修呗!只要这院子空间够大,其他都好说。”
村长看温暖这么有决心,便说:“行,既然你不嫌弃,那咱就商量商量租金的事儿。”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温暖说:“谢谢村长,谢谢大家!等我把厂子办起来,肯定能给村里带来更多好处和就业!”
拿下院子后,温暖马上就组织起了维修工作。她找来了村里的几个壮小伙,还请了专业的泥瓦匠,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师傅,您看看这屋顶,修起来麻烦不?”温暖一边给泥瓦匠递水,一边问道。
泥瓦匠师傅抬头看了看屋顶,说:“姑娘,这屋顶破得是有点厉害,不过咱干这行的,啥难题没见过?你放心,不出一星期,保证给你修得结结实实的,一滴水都漏不进来!”
经过大家的努力,原本破败的四合院焕然一新。
温暖站在院子中间,看着宽敞明亮的房间,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从今天起,这儿就是咱们头花和玩偶的生产基地啦!”温暖大声宣布,“大家一起加油,让咱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大伙纷纷欢呼起来,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温暖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事业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咱这个原本安安静静的小村子里,谁能想到,小小的头花和玩偶竟掀起了一场财富的大风暴!
起初,温暖带着大伙做头花和玩偶的时候,很多人还半信半疑,觉得这小玩意儿能有多大的出息。
可谁知道,这生意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火爆得一塌糊涂!订单像雪花一样,从四面八方纷纷飞来,堆满了温暖的办公桌。
村里和温暖的工坊有合作,靠着抽成,一下子就有了大把的资金。以前村里想修个路、建个小广场,总是因为没钱只能干瞪眼,现在可不一样了,钱包鼓起来了,腰杆都硬了!
而且啊,这生意的红火就像传染病似的,把整个村子都带动起来了。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加入到做头花和玩偶的队伍里。每天一大早,村子里就热闹非凡,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就像奏响了一曲致富的交响乐。
张大婶家的闺女心灵手巧,做出来的头花那叫一个精致,每一朵都像是从花园里刚摘下来的鲜花一样娇艳欲滴。
隔壁王大叔家的儿子,组装玩偶的速度那叫一个快,一双大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憨态可掬的小熊玩偶就诞生了。
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唠着家常,欢声笑语不断。
“他婶儿,你家今天做了多少个头花啦?”
“哎哟,我家闺女厉害着呢,都做了好几十朵了!照这速度,今年过年肯定能给家里换个自行车!”
短短一个月,村里的变化,是巨大的,就像一道光,把周围村子的人眼睛都照亮了。
隔壁村的李大哥,每次来这边办事,都羡慕得眼睛发直。“你们村这是走了啥大运啊,咋就这么富裕了呢!”
他拉着村里的老张,一脸羡慕地说,“你看看我们村,还在土里刨食呢,你们倒好,家家户户都靠做手工发家致富了。”
老张听了,心里别提多得意了,笑着拍了拍李大哥的肩膀说:“这都多亏了温暖那丫头有本事,带着大伙一起干。现在我们村的人啊,钱包都鼓起来了,日子越过越舒坦。”“是啊,现在大姑娘都想嫁到你们村。彩礼少点也可以。”
李大哥听了,恨不得立刻搬过来,“要不我也来你们村落户得了,跟着你们一起干,说不定我也能发家致富呢!”
这股羡慕的风越吹越远,周围村子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靠头花和玩偶致富的村子。
而咱村的人呢,每天都干劲十足,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好好干,这好日子啊,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