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水果树,有灵泉的浇灌,果子长的又大又红又甜。
有杨玲儿在,老杨家违背常理的事儿,经常发生,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团宝有福,福气就在他家,什么事儿都是正常的。
两个多月前,刚种下的葡萄,如今已经一串一串挂枝头了。
青涩的葡萄如一颗颗碧绿的宝石,晶莹剔透。
挂满枝头的苹果,梨子压弯了大树。
看着丰收的果子,家里吃不完也愁人。
去年还可以卖果子增加收入,如今都不允许买卖了。
今年家里少了很大一笔收入,全家靠赚工分填饱肚子,挣钱。
好像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好在不会饿肚子,粮食足够。
“老三啊,你摘点水果晚点儿去趟镇上,给老二他们拿点去,每样都拿点儿,”老太太开口说道。
杨卫西一边吃着饭,一边点头同意。
他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去趟镇上得抓紧。
饭后,他搬来了梯子,爬上树,孩子们一个个闹着也要爬树摘果子。
老太太一顿呵斥,杨老头说了话:“都这么大孩子了,让他们爬,乡下孩子,爬树那是溜溜的。”
“谢谢阿爷……”一个个的跃跃欲试。
葡萄还没熟呢,摘不了,过两天才能送。
杨卫西摘完了水果,梯子没拿走,孩子们一个个爬上爬下的,皮猴似的。
前不久刚送了菜,这次又是送水果,老杨家蔬菜,水果吃不完,有的人就是馋着他家的蔬菜。
杨卫西背着背篓到了镇上,天已经黑了,路上倒是没什么人,送到了小院里。
杨卫南跟谢萍都已经下班在家了。
院门敲响,杨卫南小心的开了门,见没人跟着,赶忙迎了杨卫西进去。
“怎么又送,嚯……这么多水果,咱家也吃不完阿,”老太太见了这么多水果,如今都开始发愁咯。
“家里水果都挂满了,多的很呐,吃不完小心着点送给邻居,避着点就行,”杨卫西想了个办法说道。
杨卫南跟谢萍觉得可以这么做,远亲不如近邻。
他们小心点就行,每家给个两个。
杨卫南想着偷摸着也给厂里领导送点,他家的水果,没人不喜欢的。
谢萍也想着给严主任送点,听说,领导女儿如今又不爱吃饭了。
把严主任愁的都掉头发了……
“三弟,下次再拿点蔬菜来,我送点给领导,没有咱家的菜,他女儿饭都不吃了。”
“咱们现在不能再卖菜给他,但是避着人,送点给他还是对我们有好处的,再说,严主任这人还是可以相处的,”谢萍对着杨卫西说道。
杨卫西听了点点头,但这件事儿他还是要回去跟老太太说一声的。
天很晚了,杨卫西也不再耽搁,背着空背篓连夜回家。
回到家,他第一件事儿就把这事儿跟老太太说了。
老太太同意送菜,送个一两次还是可行的。
次数多了不行,万一被人发现,举报他家投机倒把,那可是犯罪,要被抓的。
家里蔬菜也是多的很,吃完一茬接一茬,自己家人那肯定吃不完。
老太太觉得严主任对他家还不错,两家一直相处的很好,要是一次不给送,倒显得老杨家不近人情了。
杨玲儿又一次给老太太竖起了大拇指,她的阿奶,最是大气。
外面如今乱的很,老太太还能为了人情冒险,杨玲儿对老太太佩服的很。
也不推迟了,第二天一大早,杨卫西就摘了点蔬菜送去杨卫南家。
鸡蛋就不送了,家里也就三只鸡,水果也是刚送过。
“二哥二嫂,还是让严主任晚点儿来你家拿菜,这样也能安全点,过段时间,我在送点过来,”杨卫西说道。
“咱娘说了,送个一两次可行,次数多了,就怕被人举报咱家投机倒把。”
杨卫南跟谢萍都觉得老太太说的有道理,不能为了别人损害自家。
杨卫西交代了事情,又赶忙回家了。
这边杨卫南跟谢萍商量了下,得先跟严主任说一声,一起商量。
谢萍吃了点早饭,就赶着上班去了。
到了供销社,第一时间就去找了严主任商量。
领导一听,老杨家送菜给他,可把他激动的,他女儿就好吃他家的。
对着谢萍是再三感谢……
两人商量了下,决定晚点儿先上谢家瞧瞧。
谢家,此时,一家人都吃过饭,待在院子里等着严主任。
“嘭!嘭!嘭!”杨卫南在确定了人后,开了门,侧身让人进屋,还往后头瞧了瞧。
“谢叔,谢婶子,打扰了,”严主任跟老两口打了招呼后,就跟杨卫南,谢萍说起了话。
谢家两老对着他笑了笑,女儿领导,还是有点拘谨。
老太太让谢萍给主任倒了水,他们回屋。
严主任没想到老杨家给了他这么多菜,连钱都不收。
这次不算,还能有下一次,这老杨家真是大气,他以后得多照顾着点谢萍才是。
三人商量了下,这么多菜,一次拿不完的,也不方便。
他觉得还是把菜放谢家,自己隔两天拿点回去最好。
晚点儿趁天黑,小心着点儿来拿菜,应该不会有事儿。
为了女儿,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严主任拿了明天的蔬菜,藏在怀里,小心地出了门。
等主任走了,老两口也出了屋子。
“哎……这世道,这弄得跟做贼似的,什么时候能好好过日子,”老太太叹了口气。
“娘,小心说话,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不出去就没事儿,”祸从口出,谢萍担心自己亲娘出去乱说。
这件事儿就算已经过去了。
杨玲儿看着葡萄架下一串一串的葡萄,笑的嘴都咧开了。
老太太看着团宝馋嘴的样子,不觉好笑,咱家也没短她吃喝。
拿着剪刀,剪了几串,用井水洗净,一粒粒圆滚滚的紫葡萄,吃上一粒,脆嫩甘甜,香沁心脾。
一小盆的紫葡萄,几个孩子,你一粒我一粒,嘴巴就没停过,见盆底了。
这么多葡萄,光吃也吃不完,杨玲儿想起了书里写的葡萄酒,倒是可以让老太太试试。
说干就干,老太太叫来张氏,一起剪葡萄,洗葡萄,摊开晾干葡萄表面的水。
两人又摘又洗的,都忙天黑了,做葡萄酒只能明天了。
两人又开始忙活晚饭,杨玲儿觉得老太太就算不上工,也好忙的。
家里的事儿都得靠她定,一日三餐都是她来做,也没闲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