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振兴在大县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他甚至于把办公室需要个人带走的东西,资料和笔记本,从公房小院家里的烟酒和购物卡,以及部分工艺品搬到了汉山市家中,需要放在办公室的,便放在了办公室里。
他完完全全做好了离开大县的准备。许多重要的部门已经私请他吃过饭。
就在这时,汉山市明确表示:大县是汉山市最大的县,最为突出的是一县相邻三省的地方,而且还是成都到关中去大重要节点城市。经济繁荣,商贸发达,客流量大。大县作为汉山市的副中心城市,准备在大县设立县级市。
汉山市主要领导明确表示,只要乜振兴顺利的把这项工作完成,便可离开达县。
对乜振兴而言,没有惊奇与不能接受的,因为在全市安排工作的时候,都侧重大县。
乜振兴核认为,这是大展宏图的时候,大县设立县级市,这对大县的经济,城市建设以及进入快车道经济发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大县人民更是期盼这一举动。
乜振兴在大县传达了上级的指示精神,大家欢欣鼓舞。
乜振兴组织以民政部门牵头的庞大工作专班。机关每一个工作部门都抽出了精兵强将,至少副科级领导干部参与,同时,邀请市民政和城市建设方面的专家,根据国家要求,紧锣密鼓的开展工作。
对照国家工作要求,工作专班开展一季度以后,对乜振兴进行了专题汇报。汇报的焦点:一是目前建城区的面积和城市常住人口还达到要求和具备的条件,二是县域经济不符合设市标准要求,更主要的是城市破旧,道路狭小,交通混乱,没有一条商业大街。准确的讲,大县还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农业大县,虽然经贸繁荣,但都侧重于土特产和农副产品。商贸交易和真正的城市格局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城市常住人口,建成区面积,还达不到设市的标准。
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乜振兴面前,乜振兴几天来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就在这个时候,乜振兴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乜四仁岳父。
乜四仁岳父曾经是省级主要领导,他牵头出面,省上这一关会轻而易举通过。国家这一层面,乜振兴通过省市民政部门获悉,老领导部下就在有关部门任重要职务。他想让乜四仁岳父出来发挥余热,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乜振兴仔细翻找乜四仁岳父的联系方式:市医院高知楼住宅电话已经显示为空号。汉山市干休所的电话,只有总机号码,没有单独的家庭住宅号码。这老头还没有寻呼机。他只能和乜四仁人联系,但乜四仁正在省上学习,而且学习时间一年,他便把乜四仁传呼到省城王萍的家中。
没想到乜四仁这小子心机太重,他不但没有给乜振兴回复信息,也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到达王萍家。说明这小子心里有了小九九。
乜振兴急切需要见到乜四仁的岳父。便想到在干休所去寻找,没想到乜四仁孩子上学以后,老两口去连城山登山锻炼身体了,这让乜振兴有些热锅上的蚂蚁,他想急需见到乜四仁的岳父,能不能帮助自己。现在乜振兴遇到了难处:按照现在的城市常住人口以及城市规划和经济体量,大县不具备撤县设市要求,任务完不成,就意味着乜振兴短时间内不能离开大县,想在短时间内能离开大县,唯有的方法就是寻找乜四仁岳父,让他来在这里挂帅发挥余热,最后在申报的时候,省里会轻而易举通过,国家有自己老部下打一声招呼,吃吃饭,送送礼,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乜振兴知道,在机关即使你有再大的本事,没有熟人,不吃吃喝喝,不推盏换杯,没有礼品和红包相送,许多事情要办成是极其困难的。
乜振兴现在遇到了难处,他需要乜四仁的岳父为自己挺身而出,来解决这些问题。在乜四仁岳父工作期间,已经有三个县便顺利通过了设市工作,他根据这些县成功经验,事情会事半功倍。
乜振兴只有孤独的在干休所大门口蹲守。
他开着车,让司机和自己秘书轮流盯着大门,发现老头出来立刻叫醒他,他在车里睡了半天的瞌睡,终于乜振兴的岳父从大门进入。司机认识乜四仁岳父,便迅速叫醒了乜振兴,乜振兴赶紧进院。就在他进院的同时,救护车也进了干休所的大院,他正在吃惊的时候,发现乜四仁岳父抬下了楼,正在往救护车上送,还挂着点滴瓶。他知道乜四仁岳父犯病送往了医院,他想这正是一个机会。自己紧随其后在医院等待。
乜四仁岳父昏糊进了医院,乜振兴让自己秘书准确了解情况,当乜振兴已经办理了住院手续,并检查完毕在病床上休息的时候,乜振兴假装顺便在此经过,前去探望,他不明白乜四仁岳父究竟得的什么疾病?
司机说他亲眼看着走进去,不到五分钟救护车出现,然后被抬台上单架。
当乜振兴要到病房探望的时候,护士告诉他,外人不能惊扰。
乜振兴感到很是无奈,他便到医院询问东舒雅,东舒雅就是这个医院的科室负责人。
东舒雅告诉乜振兴说:”父亲一直心脏上有问题,加之年龄大了,不能劳累,不能喝酒抽烟。我一直要求父亲必须在家静养,在家静养不能参加任何形式过量运动,在特殊年代他的身体受过极大的伤害。”
乜振兴知道:聘请乜四仁岳父这项事情,是他个人的愿望和意志,并不是主要领导的要求和意愿。主要领导知道是断然不会同意的,他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不可能实现,必须另谋途径。
其实,乜振兴的意图老领导知道,岳母也知道乜振兴在四处在寻找老领导。
乜四仁岳父这次犯病还真和乜振兴有极大的关系。自从乜四仁岳父和乜四仁交谈之后,回来便如实的和岳母交谈了他的想法,知道自己一生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乜四仁岳父说:“一是他在不知情前妻子真实死亡情况下,便再次结婚,并生育了孩子。一生既亏欠前妻,造成她终身未嫁,单身孤独一生。二是他瞅准了乜振兴这个好苗子,谁想他中途弯曲,就像失去方向的帆船,任其漂泊肆意妄为,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当他们知道乜振兴犯事的时候,挽救已经晚了,因为他已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和罪孽。他应该受到惩处。”
乜四仁岳父知道,乜振兴在撤县设市这项工作,深得民意民心,是惠及子孙的大好事。
他想,这是乜振兴悔过自新的最好时机,他能够单独圆满的完成这项工作,依照国家的标准对城市建设进行改造,依据规范规定,把相关的工作做好,对整个汉山市都极其有利的。汉山市除过汉山县改为汉山区之后,大县改为县级市,这是第二件重大的事件,这对整个汉山的经济城镇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以,乜四仁岳父连续几天难以入眠,他一直自责自己对乜振兴过于放纵他的行为,使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假如没有他的推荐,乜振兴便不会去大县,依然在邻县,而邻县只是一个四万六千人小县,全县的财政收入才几百万元。而且是一个标准的山区小县,他也没有胡作非为的可能,更重要的经济极其紧张,他也只是吃吃喝喝,小恩小惠,不至于铸成大错。
他在大县也没有听说过有作风方面的问题,错就错在他向省上主要现任领导,把他的方案推荐到全省。
乜振兴岳父在邻县实施的移民搬迁工作,最终的经验和总结被乜振兴窃取。大家都认为邻县的移民搬迁工作,是乜振兴主导并昌仪的,乜振兴岳父在那里工作一年半时间,他的成果和工作经验全部被乜振兴写到了个人工作总结,以及提拔市级领导的个人工作鉴定里,不是和乜振兴争这个成绩的功过是非,正因为这一全省最为典型的事迹和工作经验,给乜振兴升迁铺平了一条阳光大道,是他迈入了副厅级行列。在众多正处领导里面成为佼佼者。
乜振兴现在官商勾结,和私营建筑企业一起,肆意践踏政策和法律。把手中的权限用到了极致,把全市机关干部当做傻子、哑巴和聋子对待。肆意贱卖国有资产,乜四仁岳父知道,这是他一生最为失败的,现在根本无法挽回。因为现任省级主要领导认为,这是别人对乜振兴的嫉妒和报复,认为这是鸡蛋里挑刺。对不可挽救的事件,认为这是改革弄潮儿、在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中出现的不成熟的经验,不能归结为个人的错误。
时间过去一年,问题依然摆在那里,城市没有统一规划,道路狭窄,破旧房子比比皆是,甚至出现古街上红砖红瓦四层个人住宅,把一条古街弄得土不土,洋不洋。道路坑洼不平,根本没有人行道。许多街道连行道树都没有地方栽植。许多单位和居民,把院墙都修建到了公路道沿边上。不要说过车,连行人的地方都没有。整个大县主要街道,完完全全是农贸市场的形象。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市上再次让提交县改市工作进程与方案。
乜振兴极了,再次把人员召集回来,首先解决突出问题。一是建成区面积不够问题,乜振兴便想着将郊区的村镇统一纳入城市建成区的面积,这样依然面积还不够,还不达标,于是便想着把全县的重要集镇的建成区面积,全部纳入建成区的面积,这样基本上过关。
下来就是人口问题,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大县只有46万人。但大县还有十四五万人流动人口,便想着将这流动人口按社区办事处,落实到户,这样人口就会达到接近60万。这样城市人口就够设市标准。但关键问题是,这些流动人口怎样能够变为常住人口。这个问题交给有关方面去实施办理。他询问了有关管理户政部门,户政部门明确指出:只要大县出台一个政策,在这里满三个月或者半年,可以办理常住户口的政策,十多万人口便会迅速的解决,但立马面临入托,上学和住宅困难的问题。
人口问题也算可以了,乜振兴限定户籍部门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这项任务。
城市规划混乱,城市农贸市场一般,这是一块硬骨头。乜振兴成立一个专门整治部门,来治理这些事情。利用三个月时间,全面整治城市脏乱差和,占地建设,该拓宽道路的拓宽。
城建部门提出一个问题,要拓宽一条道路,至少需要100万元,全县二十几条道路全部拓宽改装,意味着需要2000万元以上资金。2000多万元搞城市建设,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他立刻和市城建部门进行协商,意图很明确,就是动用市上资金来为大县办事。当这些想法和市财政沟通的时候,财政局坚决不同意。
因为所有的城市建设项目和资金,都已经落实到项目上了,要动用这笔钱那就打乱了财政计划,使年初的财政预算打乱了,这是违法行为。
乜振兴知道,这一项任务不能完成,一切都前功尽弃。
他突然想到王珂曾经对他承诺过,每年可以向大县交2000万元的税收,可以让王珂提前把这一部分钱预支了。
同时,成立了城市整治环境和规范经营执法大队,由强制措施部门带队和工商,税务,卫生,建设,工商,土地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动员,便进行城市规划,把每一条街道规划制成彩图。老百姓看着宽阔亮堂,整治一新的道路建设,大家都欣喜事狂,认为这样的城市那简直比上海都市都明亮宽阔。
但真正到每一家每一户的时候,要动一匹砖一寸土地,那都是难上加难。
乜振兴用铁腕手段严格执法,甚至于把市容整治和拆除违建以及规范经营的问题,向市级做了专题汇报,得到市上肯定和同意之后,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整治工作。
经过半年时间日夜奋战,让王珂买了50台推土机50台挖掘机,一条街一条街的推,硬是把大县建设成了一个道路宽敞,经营规范,没有占道经营和违规占地的新型城市。还拓宽出了两条大道,一条大道命名为川陕大道,另外一条横行大道命名为甘汉大道,两条大道均为双向四车道,而且有宽阔的人行道,并规划栽植大树银杏,这项工作做的非常艰巨,乜振兴确实用了心思、动动了真情。
在城市道路建设、拓宽一纵一横两条大道的时候,王珂提出了关键的问题,一是他已经将两千万元资金全部用完,两条道路的建设和拆迁工作还需要更多的资金。
县上东拉西扯,最终筹集了300万元,还需要700万元。最后,乜振兴将市级的房建集团和市政工程公司两个国营公司,参照大县方案,交王珂进行经营。
王珂从来没有奢望能够得到市级最大的两个国有建筑企业能够交给他。乜振兴还分管着建设口的工作,那将是汹涌澎湃的现金源源不断的流入他的公司,流入他的腰包。
母亲,王珂也确实没有更多的资金。想到了一个融资的最好办法,便是将大县两家公司的全部国有土地售卖。这四家的土地面积总共200亩,当时这200亩土地是还单位借款过户给他的,其实单位借款都是三角债务。你说欠我的,我说欠你的,他又说欠他的,其实都是一笔永远也扯不清的债务,许多债务都是欠工人工资和材料资金,暂时不需要支付。王珂真金白银捡了200亩土地,都是黄金地段。也就是说,这两百亩土地过户在他名下,他先拿出100亩土地进行转让,没想到100亩土地竟然以600万元的价格进行了出让,这样就只差100万元的空缺。其实,两条道路的建设,他在预算的时候有意扩大了20%,这样说来资金已经完全足够。
现在道路按照规划全部拆迁出来,他便开始实施这一横一纵的道路。
经过半年不懈的努力,经省上初步验收和检查,已经基本符合撤县设市条件与标准。
检查时提出,需要进行整改和部分路段的维修维护,以及对拆除的老旧房屋需要进行装饰装修,市上主动投入两百万元,进行完善。
王珂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顺利完工,第二年年初,根据标准要求,再次进行了勘验和标准的对照,完全符合撤县设市,一切工程也顺利完工。
乜振兴真正累病了,实实在在是出了一身汗,而且晒得黑麦一般,说话声音都有些沙哑。这项工作受到了所有人的称赞。
虽然在拆迁拓宽整治的过程当中,乜振兴确实流了泪,流了汗,受到了极大的委屈和污辱,但真正完成这项工作的时候,老百姓却为他翘起了大拇指。
通过这一项工程的完工,王珂壮大了自己。现在,王珂公司已经拥有庞大的建筑体系和项目开发体系,王科将剩余的100亩土地开发成了大县最为着名和高档的商业区域,同时,还将一块地盘开发为最为高档和现代化的社区。大县人以居住在这个社区为荣。
当然,房屋也贵的有些出奇离谱,汉山市住房才480元一平米,而这个小区要680元一平方米,在大县来说非常高小区住宅了。
大县在撤县设市时,申报材料时候,大家认为大市这个名称不好。最后翻阅历史资料,发现大县最早是一个集镇,叫三邻镇,乜振兴一锤定音,就叫三邻市。于是,恢复为三邻市这样更加贴切,同时,知名度会更加高一些。
三邻市成为汉山寺的城市副中心。
随着三邻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座新兴城市,王珂的公司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计划在三邻市周边建设更多的商业和住宅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事业版图。
与此同时,乜振兴因为在撤县设市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赏识,晋升为常委副市长。他深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于是积极推动各类项目的落地实施,致力于将三邻市打造成为更加美好宜居的城市。在王珂的努力下,设想着更多的商业和住宅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他并没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乜振兴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看到了城市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他意识到,仅仅建设商业和住宅区还不够,城市的交通、环境等方面也需要得到关注和改善。
王珂决定投资兴建地下商场和交通要道,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此外,他还大力倡导环保理念,投入资金建设公园和绿地,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在乜振兴带领下,三邻市逐渐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前来发展。他的名字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代名词,人们对他的成就和贡献赞不绝口。乜振兴则继续全力以赴地推动城市的各项改革和发展,为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乜振兴深知教育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捐资兴办学校,提升三邻市的教育水平。同时,他还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乜振兴看到了城市文化建设的潜力,于是大力扶持文化产业,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和展览,提升三邻市的文化品位。
在乜振兴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邻市不仅经济繁荣,而且社会和谐、文化昌盛。居民们享受到了高品质的生活,对这座城市充满了自豪和热爱。
就在乜振兴大展宏图时,王珂提出了一个惊人计划,让乜振兴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