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里所发生的事情,在外面小公园的杜瑞幼和许乔龙不得而知,两个人在小公园里找了一个隐蔽的座位,说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小情话。
这要是让富民控股有限公司里面,那些认识他们两个人的同事看到,肯定会惊讶的,下巴都掉下来。
因为这时候的两个人,你侬我侬,哪有一点领导的派头,妥妥的,两个在热恋当中的大学生。
磨蹭了一个小时左右,许乔龙将杜瑞幼送回省府家属院,最终他还是去了酒店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醒来,洗漱一番之后,吃完早餐就给远在上海的恩师吴教授打电话。
这时候的吴教授,早已经退休,但由于精神头还不错,现如今还保留着一个顾问职位,挂在了国家智囊团底下的经济政策研究办公室。
再也不用去学校讲课,一心在家里面,收集全世界各种经济政策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将自己所得出来的结论,发给经济政策研究办公室就行。
老人家的小日子,过的悠哉悠哉,这几年,每逢节假日,许乔龙都会打电话过去慰问,有时间的话,都是经常亲自去到上海吴教授的家里面,为他做上一两顿饭。
吴教授听着他这几年所做出来的成绩,看到他帮助了不少的人,心中也是老怀甚慰。
接到许乔龙的来电,吴教授心中也是非常的高兴,对着电话那头开口道。
“小龙啊,这不年不节的给我打电话,是有什么事情吗?”
“老师,不过年不过节就不能给你打电话吗?我只是想你了,想听听你的声音。”
“你这小崽子,就知道哄老头子开心,说吧,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说出来,不用拐弯抹角。”
“老师,我今天陪着女朋友,到省城这边她家里认个门,我想去拜访一下丁学长,你看这样子会不会很冒昧?”
“你是有什么事情,要找你的丁学长吗?还是说只是单纯的拜访?”
“老师,我没有任何事情,要找丁学长去办,就是想着好不容易来趟省城,顺便去拜访一下丁学长,免得以后见面了,师出同门都不认识。”
“行了,你这小崽子,净给我找事,我给你丁学长打个电话,一会发微信告诉你,看看他什么时间有空。”
“好的,老师,要是丁学长忙的话就算了,我就只是想单纯的去拜访他一下,回来这么多年,同在一个省,一直都没有抽出时间去拜访,我感觉是我的不对。”
“行了行了,你这小崽子,无需在我面前自证清白,人脉关系还是要靠你自己处,我还是原来那句话,可以帮你介绍,剩下的事情,就只能靠你自己。”
说完之后,吴教授直接挂断了电话,15分钟过后,吴教授用微信给许乔龙发过来信息,让他中午九点半左右,直接前往省委家属院。
许乔龙叫上许杨林,两个人来到羊城的生鲜超市,将提前早就准备好的各种梅市的特产,每一样都装了一点,然后直奔省委家属院。
他昨晚已经跟杜瑞幼两个人商量好,今天上午,各自忙各自的事情,下午一点钟,汇合到一块返回梅市。
杜瑞幼上午的时间,也是安排的满满的,她要趁这个时间,好好的考察一下茶叶公司,水果公司,生鲜超市以及肉类公司在羊城这边的经营情况。
当许乔龙来到省委家属院大门口,向值班的武警,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就顺利的来到一号家属院。
从车上搬下各种各样的特产,全部都用透明塑料袋装着,都是各种各样最时令的蔬菜,肉类,鱼类,还有水果。
搬着东西来到大门口,敲了敲门,来开门的人是家里的保姆,许乔龙报上自己的名字,就被迎了进去。
许杨林帮着将东西搬到大门口,看见许乔龙进去之后,就开车离开了省委家属院。
许乔龙进屋之后,就帮着保姆,一起将各种各样的食材搬到厨房,然后才前往客厅。
客厅坐着的一名60岁左右的老者,看到许乔龙,微笑着站了起来,开口道。
“刚刚接到老师的电话,说是有个学弟要过来拜访我,想必你就是许乔龙吧,老师的眼光就是不错,学弟真是长的一表人才。”
“学长,您好,早就听老师说,在省城有一个成就非凡的学长,一直想要抽时间过来拜访,可惜学弟一直没有做出一些成就,没脸上门。”
“哈哈哈,你我两个人,都是老师的学生,就无需说这些客套话了,赶快坐下吧,我们一起聊聊老师的近况。”
“学长,还是我来泡茶吧,我是老师教的最后一届的学生,多亏了老师的照顾,才能学到点皮毛。”
“嗯,算起来的话,你我两个人,相差一半以上的年龄,老师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实在是令人佩服。”
“想当年,老师在京城高中教我的那个时候,也就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一眨眼过去,老师已经老了,我也老了。”
“你们两个人都不算老,老师的身子骨,可还健康着呢,现在退休了,每天研究一些数据,闲下来了,就找他那些老友喝喝茶,下下棋。”
“这种悠闲又养生的日子,对老师的身体状况非常有利,今年我去他家,帮他做了几顿饭菜,客家的腊肉,他都能嚼的津津有味。”
“对了,学长,刚刚我也给你拿来了很多客家的特产,你可以让保姆做给你尝尝,如果有喜欢的,到时候告诉我,我给你每天送一点过来。”
“这些东西都不值什么钱,都是农村传统的种植和养殖,可以吃到童年的那种味道。”
“哦,听你这么说,那中午我可要让保姆好好的弄一桌,山里种出来和养殖出来的东西,有山里的味道。”
“城里无论什么样的条件,都无法种出山里的那种味道,我也是偶尔能吃到儿时的那种口味。”
“你说你是老师最后一届教出来的学生,那你是在上海的复旦大学,读的是经济学专业,这可是老师的强项。”
“是的,学长,得到了老师的青睐,学到老师的一点皮毛,这不毕业之后,老师就推荐我去到基层,利用学到的知识,造福当地的百姓。”
“你的事情,我听梅市的魏明涛学弟讲过一嘴,他说你提出了一个农村经济改革计划,如今完成的怎么样了?”
“当初心高气傲,想着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在基层做出一番作为,仔仔细细的做了这么一个计划。”
“在试验的过程当中,好在有魏学长的保驾护航,勉强做出了一些成绩,如今我已经被调到了县农业局担任局长。”
“哦,按照你现在的年龄,满打满算,从基层做起,到现在六年都不到,能爬到现如今这个位置也还算不错。”
“你还没有结婚吧?”
“没呢,学长。”
“那就在局长这个位置,好好的沉淀沉淀,赶紧将自己个人的婚姻大事解决了,在局长这个位置上做出一番成就,对你的未来,终究是有好处的。”
“嗯,老师也提点过我了,今年已经在谈恋爱了,如果合适的话,明年找个良辰吉日就可以结婚。”
“好好好,到时候结婚了,记得给学长发个请帖,我要是没空的话,一个红包少不了。”
“这是肯定的,你这个红包,肯定跑不掉,我还想着,请老师过来喝我的喜酒,也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
“老师的孙子孙女,全部都已经成了家,各自有各自的事业,一家人东南西北到处跑,除了过年过节以外,都很少能聚在一块。”
“我就想着结婚的时候,也让他来凑凑热闹,让他高兴高兴,老人家嘛,就喜欢热闹,喜欢儿孙满堂,越老越是有小孩子气。”
“哈哈哈,你说的一点都没错,特别是这两年,我也一直在忙,一年到头给他打不了一两通电话,每一次都能感觉到他的性格,有了那么一点的改变。”
许乔龙与丁书记两个人,从客厅的沙发,一直聊到中午的餐桌,说的都是围绕吴教授的话题。
两个人都非常的有默契,一句工作上的事情都没有提到,因为许乔龙一进门,叫的不是丁书记,而是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