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枝跟着摘茶籽的队伍,一路不停往山里走。
进山的道路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每天被族人们来回踩踏,已经显现出了模糊的小径形状。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只要沿着小径一直往里走上两个多小时,在第一个岔路左转,然后在曲折的林子里左转右转,转上一个小时,就能到达茶树林啦!
深秋的山里异常凉爽,所以她们一开始身上是穿了一件兔毛外套的。
这会翻山越岭热得不行,就把外套脱了,只穿一件粗麻夏衣。
原始森林的深秋美不胜收,大片的黄绿红落叶还挂在枝头上,空气清新,阳光撒进林子里,光影一片斑驳。
树上很多松鼠蹦来蹦去的看着这一大群山外的不速之客。
好啊!又是这群没毛的猴子来抢它们的食物了!
而且数量怎么还越来越多了,太讨厌了。
籽看着树上那些跳来跳去,还冲着她们队伍吱吱喳喳不知道在叫喊什么的小动物,认真地问:“松鼠能吃吗?”
走在前面的一个族人先回答了:“你以前吃过这个肉吧?可能太小不记得了,这个小东西肉是酸的,不好吃。”
那好吧,籽遗憾放弃,继续跟着队伍往前走。
脚底下厚厚的落叶在踩踏下发出沙沙声,不远处有几只山鼠仓皇的钻进落叶下面逃走。
“堇姨说最近我们食物储藏室里面好像有东西钻进去偷吃食物,我们绕着房子外面看了一圈,看到黄泥墙上好大一个洞呀。”看见山鼠后,籽顺势和寒枝聊起了族里这两天发生了什么。
因为寒枝一直忙着打铁,所以还不知道这事。
“死老鼠,这么快就出现了,鼻子是真的灵。”寒枝说道。
地面的食物储藏室主要用来存放干蘑菇,咸鱼肉干这些不怕冻坏的,可能是味道大所以容易引来山鼠之类的东西偷吃。
“我们得养几只猫抓老鼠了。”她又说。
猫这时候还没驯化,所以没人知道是什么东西。
要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或者更早一点之前,先民们才会开始驯化猫。
寒枝在平原附近见过豹猫。
那还是芮说的,她说连续好几天看到一只豹子幼崽一样的动物在外面抓山鼠吃,她还夸那只幼崽挺厉害的。
刚好那天寒枝也在旁边,芮就让她拿望远镜看。
她一眼就发现那不是豹子幼崽,而是豹猫。
芮还问她要不要把豹猫抓回来当宠物,被寒枝婉拒了。
成年豹猫野性很大,驯服难度太高。
虽然不能抓了驯化,但是每天驾着望远镜看它抓老鼠也挺好玩的。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那只豹猫就消失了。
她猜很可能和族里现在养了狼有关系。
后世驯化的很多猫狗,如果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还好,如果不认识那一见面就干架,可以说彼此都看对方很不顺眼。
大概是因为猫狗的祖先在野外生存的时候,捕捉的猎物都差不多,食物和领土会有冲突,这种竞争关系也延续到后代中了。
其实狗也是会抓耗子的,不然也没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俗语,不过比起一晚上能抓十几只老鼠的猫,狗的抓鼠效率就低了很多。
要不然怎么说术业有专攻呢,猫看家也不如狗呢。
“堇姨让我们把小狼拴在储藏室外面,说可以吓得别的动物不敢靠近。”
“小狼还挺听话的,我们没有拴住,就让它们守在外面,它们就听话的守着。”籽继续说。
寒枝笑了,难怪这两天看见小狼们趴在储藏室外面呢,不过很可能不是因为听话,而是因为见惯了小主人进储藏室,所以知道里面有很多它们吃的零食。
什么大骨头啊,烤干的内脏之类。
不知道是族里伙食太好还是剩下的三只小狼本来就亲人的缘故,它们没有像灰灰一样回归野外。
四只狼崽能留下三只,如果还能顺利产下后代,那这初步驯化几乎可以说是很成功了。
只是看着那几只小狼的时候寒枝总是不能避免想起自己养的那只,偶尔还是有点遗憾的。
不过算了,养宠物也是要看缘分的,没缘分也不能强求。
*
经过近一个上午的跋涉,终于到达了野茶林。
山中八九米的茶树最多,一小部分更是达到十几米,但那些树上结的果实也更多。
古猿们哦吼哦吼的背着竹筐,一个个朝着最高的树上爬去,攀比一样一个比一个速度快。
“爬慢点行不行,小心摔下来。”寒枝像个老妈子一样,扯着喉咙朝树上的古猿大喊。
“知道啦。”莲的声音远远的从树上传下来。
寒枝仰头一看,好家伙还知道了,数你爬的最快,这都开始摘上了。
地上已经落了一部分果,而树上挂着的那些圆球形的蒴果很多都已经处于半裂开的状态,这种时候采摘最好。
如果蒴果全裂开了,那果室里的种子就会掉落到地上,如果一点没裂开,那摘回去以后还要晒几天让它裂开才能方便取籽。
倒也不是寒枝把时间掐的多准,而是隔一段时间狩猎队的就会往这边跑一趟,告诉她茶籽的生长情况。
一直到现在十月底,才总算可以大批量采摘了。
寒枝和赤几个人也各自挑选了一棵树上去。
风雨两姐妹选了个矮一些的小树,不过树虽然矮,一点没妨碍上面结厚厚的果。
不同于后世专门培育的油茶树,野茶籽的果子小了近一半,想要摘满一筐,得花两个多小时时间。
十几亩山茶林,四十多个人,只采摘就要花两天时间。
这还完全有赖于古猿们在树上摘果的灵活性。
寒枝观察了一下,两个小时古猿能摘一满筐,但是其他人只能摘大半筐。
她很庆幸这次摘果把古猿都带来了,不然估计得摘三天。
她们还要再花半天时间把茶籽从蒴果里面弄出来装进麻袋里挑回去。
因为蒴果太大,又没用还占地方。
那些已经裂开的倒是好取果,没裂开的就没办法了,只能先连壳一起背走。
未来半个月都是有太阳的好天气,到时候晒上十来天再榨油,因为茶籽的含水率会直接影响出油率,太高太低都不行。
晒干以后的茶籽还要再把外面的一层硬壳去掉,里面的果仁才是榨油的真正原材料。
工序复杂,而且出油率很低,所以后世真正的茶油一般都会卖到一百多一斤。
人工费就占了大头。
还好族里人工费不要钱,哈哈,寒枝庆幸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