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映月想起今天去海岛港口问租轮渡的事儿。
她兴致勃勃地讲着,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讲到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一趟我可算见识到了,港口租轮渡,往返一趟要200元,单程居然也收同样的钱,这价格太夸张,真不知是不是正常行情。”
江清舟摸了摸她的头说:“这我不太清楚,明天我去后勤部帮你打听打听。不早了,快睡吧。”
说着,他伸手关掉了床头的灯,房间瞬间陷入了一片黑暗。
……
第二天,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悄悄爬上了方映月的脸庞。
她伸了个懒腰,这几天一直在外面奔波忙碌,都没怎么好好陪陪欢欢、乐乐。
她决定今天就不往外跑了,就下午去稻花村看看情况罢了。
方映月推着婴儿车,悠闲地在家属院里散步。走着走着,恰好遇见了苏明月。
两人目光交汇,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热情地互相打起了招呼。
苏明月的儿子言言,已经学会走路了,正摇摇晃晃地朝着婴儿车这边走来。
他看着婴儿车里的欢欢乐乐,兴奋地喊道:“妹妹,妹妹!”
“言言都会说话了呀!”
苏明月满眼温柔,轻轻摸了摸言言的头,“是呀,这孩子8个月的时候就会说话了,还多亏了你当时给他取的名字。
不过走路倒是这两天才学会的,走得还不太稳当,可他就是不肯老实,非要自己走,跌跌撞撞的,累了就索性爬着走。”
苏明月看着欢欢乐乐,眼神里满是喜爱。
“要不是现在计划生育,我还真想再生个女儿,凑个‘好’字。不过后来想想,把言言养好,也就很满足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快九点了,太阳渐渐变得有些炽热。
方映月看了看时间,“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回到家,方母迎了上来,“快过年了,这边咱们得准备些什么呀?”
“妈,你喜欢吃什么就准备什么,只要是妈做的,我们都爱吃。”
下午,方映月正准备去稻花村,这时夏明琳风风火火地来了。
夏明琳满脸兴奋,神秘兮兮地说:“你猜我在印刷厂看到谁了?”
方映月摇了摇头,“你都这样说了,那我肯定猜不出来。”
“我看到陆佩瑶了,你知道吗?她居然是印刷厂千金!”
这消息让方映月着实吃了一惊。
夏明琳接着说:“她在厂里做财务呢。我就问她班里有没有比较厉害的同学,愿意来海岛工作的。
结果她脸一下子就红了,说有,还说到时候带他来海岛找我们。我猜,那人会不会是她喜欢的人呀?”说罢,夏明琳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夏明琳继续补充道:“对了,橡胶厂那边,我也叮嘱老梁,让厂里的员工把消防安全准则背下来。”
“我现在要过去稻花村,你要不要一起去?”
“要!”说着,就挎上方映月的胳膊,两人有说有笑地朝着稻花村走去。
刚到稻花村,就看见林福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姐姐,姐姐!”
只见林福的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和之前相比,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这时,李婶在不远处喊道:“林福,过来,把糕点端过去让大家尝尝。”
林福直接把糕点端到方映月和夏明琳面前,“姐姐,尝!好吃!”
方映月和夏明琳相视一笑,只好拿起糕点,笑着跟林福说声谢谢。
林福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不客气!”
这时候,她们才发现林福笑起来居然有两个可爱的酒窝。
“李婶,林工在吗?”
李婶回应:“他上山拉藤了。有什么事儿问海音,她成天跟着她爸,什么事都知道。”
方映月觉得这也行,毕竟不确定林工什么时候回来。
于是,她转身朝着林海音喊道:“海音,你有空吗?”
“有空!方同志是有什么事吗?”
“你知道现在咱们这儿有多少人了吗?”
林海音想了想,认真地说:“原本有130多个的,因为我们要求严格,有些技术不行,一直不过关,就逐渐放弃离开了。除去走了的那些,现在还有120人。”
方映月有些惊讶,没想到人数居然翻了一倍,“他们都是从哪里过来的呀?”
“我听说有从桂城、黔城过来的,还有我们隔壁的琼岛。”
方映月听到琼岛这个名字,总觉得在哪里听说过。
夏明琳忍不住问道:“琼岛是割橡胶的那个琼岛吗?”
林海音点了点头,“是的,夏同志也听说过琼岛割橡胶树呀。”
“我听说琼岛不住人,里面种的基本都是橡胶树。龙城橡胶厂用的胶,好像都是来自于琼岛。”
林海音惊讶地说:“没想到夏同志对这方面这么了解。”
方映月接着说:“你现在有所有木工的名单吗?给我一份。”
“有,我爸每过一段时间就会重新抄一遍,记录有哪些人留下,哪些人走了。我这就回去给你们拿。”
不一会儿,林海音就拿着那份名单匆匆走了出来。
“这份应该就是我爸留给你们的。”
方映月接过名单,仔细看了看,然后就回家了。
江清舟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家中。
“今天我专门去后勤部打听了。他们说,运输费用是按照单程来计算的,每一趟是100元。”
他皱着眉头思考片刻,接着补充道:“关于运输协商这件事,我觉得去龙城港口会比较好沟通。那边的负责人一直以来都比较好说话,做事也相对灵活。
海岛港口,情况就复杂得多,他们的流程繁琐,而且相关负责人态度也比较强硬,协商起来难度很大,所以还是去龙城港口协商更靠谱些。”
方映月琢磨了一下,觉得这话在理,还是决定找那边商量,这样更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