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大步到东院,训练是西院和中院的二进打通,地方宽广。
东院的二进院和中路院打通,成为印书印报的车间。
东路前院五间,为报纸的编辑室。
地方够大了。
一路行,贾芸一边道:“叫人备两个锅子,把锦州送来的白鱼给片了,还有上好的河滩羔羊肉,口蘑,都给我赶紧送过来。”
大雪纷飞,王安国和刘统勋一路步行而来,身上积雪寒气入体,真的是又冷又饿。
听闻贾芸的话,两个穷举子差点落下泪来。
说起来也是和大周朝制有关。
前明时,一旦中举,投献田亩纷至沓来,所谓金举人,银进士。
举人既能得富贵,还不必在朝辛苦为官,有好处,没付出,所以才是金举人。
范进中举的情形,一点也不夸张。
大周立国之后,对秀才,举人的优免身丁,仅限本人和指定的家人。
仅恩免两人。
这就杜绝这些举人秀才大量占用壮丁徭役,使国家无徭役可用。
免赋田亩,秀才的份额是十亩,举人百亩。
看似不少,但因前明亡国教训,所以管的极严。
基本上很难超出。
不像明朝,限额根本无人理会。
两人家族都要供养多人读书。
拥有几百亩地,也就勉强小康。
出一次远门要携带大量现银,卖几百石粮才换几十两银子。
着实不易。
所以才如此窘迫。
听到贾芸的话,两人自是内心无比感动。
“高邮举人王安国,见过贾东主。”
“山东举人刘统勋,见过贾东主。”
竟是这两人?
贾芸在档案馆时史书可看了不少。
王安国这名字很出名。
先是宋时有个王安国,赫赫有名的王安石的兄弟,因为变法等诸事,兄弟反目。
到伪清时也有个王安国,雍正二年进士,一直做到吏部尚书,官声颇佳,死后乾隆赐银二百,给了不少体面。
刘统勋更是如雷贯耳,可以说是乾隆朝的重臣。
乾隆前期,用讷亲,傅恒等满洲亲贵。
中期用的,就是刘统勋。
内阁大学士,军机领班大臣,领侍卫内大臣。
可以说是汉臣无以复加的高位。
乾隆一生自视极高,很少服人,但对刘统勋,不光是信任重用,甚至是有点佩服的意思。
刘统勋在时,别说和绅,阿桂这个满洲重臣也远远不及。
他的儿子,有名的刘墉刘罗锅,真实地位远不及刘统勋。
更不要说纪大烟袋,纪晓岚在乾隆心里就是个文学之臣,娼妓之流,和刘统勋这种大臣根本没法比。
刘统勋之后,才是阿桂,于敏之,最后是和绅。
眼前这两人,不论是才学,能力,操守,都是雍乾年间一等一的人才。
看来红楼世界虽然是异时空,但时间线大差不差,一些历史人物也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之中。
人才上门,这是大好事。
贾芸也是抱拳还礼,礼数周到的道:“两位远道而来,想必是看到了书局招报纸编辑的文告?”
“正是。”刘统勋为人坦荡,笑道:“我和王兄都囊中羞涩,贾东主这里包食宿,还给银子,我二人便来试一试。”
王安国也道:“不知道我二人是否够格?还请贾东主相试。”
这两人的品性果真上等。
举人身份,可以说在读书人里已经算是精英,但两人并不曾把傲气摆在外头。
贾芸笑道:“两位都已经是举人身份,我哪有资格考校二位的文章?请两位先随我来,给下人准备吃食的时间,咱们正好聊聊。”
东院外堂,原本就是编辑室。
三人进入后,两个举人就是眼前一亮。
整个五开间的堂房三明两暗,摆满了十几张书桌。
每张桌上,文房四宝摆在其上,排列整齐。
贾芸上前介绍。
“外间是普通的编辑室,收罗汇总邸抄,将物价,市井传言汇总写成文章,同时要注意排版,文章字数和预先排好的版块要契合,不能多,也不能少。”
“目前是分邸抄一版,物价民生一版,市井消息一版,连载话本小说一版共四版。”
“小说版,正是登的拙作射雕英雄传,这不需要两位多费心。”
“你们要做的,是核对邸抄,另外把民生物价写成文章,不需渲染润饰,但平直真实就好。”
“至于市井消息版,就不劳两位大才,自有他人来写,你二位若能核准校对一下,看有无错字病字即可。”
贾芸含笑而言,几句话就把这两人的职掌内容说的清清楚楚。
举人,进士,研究邸抄都是基本功了。
举人屡试不中,就会到吏部报备,然后“大挑”为官。
当然,好差轮不上举人,一般是偏远地方的知县,比如云贵,广西,海南等地。
正牌进士不愿去的地方,这些举人还是乐意的。
任官的顺序,一甲和二甲最好,一甲翰林,二甲分发六部,都察院,各寺卿任职。
放在地方,也是北直隶,江南省,江西,湖广,闽浙等地为知县,干上一界,就有很大可能转任御史,再升知州,同知,知府,提刑使,按察使,最终点为巡抚,侍郎。
很多人莫名其妙就会在某个节点上停住仕途,比如知府。
三甲就是边远一些地方为知县,云贵两广海南,或甘肃宁夏陕北辽东等地。
再次是举人,再次是拔贡。
这种任官的顺序也是科场的鄙视链。
叫两个举人去编花边新闻,什么某公公偷窥儿媳洗澡不慎摔死。
某男子将老婆与邻居捉奸在床。
某大户千金疑被五通神所迷,待字闺中却大腹便便……
叫刘统勋和王安国编写这些玩意,这俩打死也不会干。
传出去会成为笑柄。
这种活,找一些聪明又没甚节操的读书人来做就好。
没前途,只要钱,擅写擦边。
这才是贾芸要的花边新闻的人才。
核对邸抄,编写民生物价,叫这些举人来做正好,专业对口。
对读书人来说也不算跌份。
果然,两个举人对视一眼,齐齐抱拳道:“听东主安排。”
好,连称呼都变了。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心省力。
贾芸大笑,揽着这两人臂膀,把臂前行。
厢房里已经收拾过了,摆了刚切好的新鲜食材,火锅冒着热气,还有三小坛黄酒放在一旁。
“两位远道而来,虽然只能共事几个月也是难得的缘分,今晚不醉不归。”
贾芸没指望能留下两个举人。
人才太精英了也不好。
这两人肯定会参加春闱,也肯定会高中。
人家不可能放着进士官员不当来当编辑。
多高薪资都不可能。
就不是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