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红桃轻声唤。
荀嬛回头看了她一眼,那眼神中的万千情绪让红桃瞬间咽下了滚到舌尖的话。安慰的话说了那许多年,小姐都背下来了吧?
“回吧!”荀嬛淡淡一句,已然举步,红桃忙不迭地跟上。
葳蕤院并不宽敞,因为侯府西院住二、三两房,公平起见,整个西院也是由南至北一分为二。西院东住二房,西院西住三房。葳蕤院位于西院西南角,住着三房未嫁的三位小姐。为了几位小姐住得宽敞些,周氏求了老太太好多次,又磨着管家的孙氏,总算几年前把葳蕤院的房子拆改成一栋二层的绣楼,绣楼后加盖了下人房和一间小厨房。两位嫡出小姐自然住绣楼二楼,楼上两间剩余房间做了姐妹的书房,又在一楼留出两个采光好的房间做了绣房,剩了两间,一间荀嬛住,另一间存了荀琳、荀璐姐妹据说极喜爱的东西。喜不喜爱红桃不知道,但几乎没见两位嫡出小姐进去倒是真的。几间房中,荀嬛的房间光线和通风最差。所谓书房、绣房,荀嬛也是不能进的,虽然对外说是三姐妹共用,不过荀琳、荀璐各一间罢了。
深秋时候,太阳不烈,带着些暖意。由室外进入室内,光和暖一下被挡在了外面,只剩一室的暗与凉。
荀嬛适应了下屋里的光线,才在西侧靠窗的桌旁坐下。窗子很窄,窗外又有繁茂的山芙蓉遮挡,几乎投不进阳光。不过荀嫣很喜欢那芙蓉,给她黯寂的日子添了色彩。山芙蓉每年夏秋都会开花,如今还有花没有凋零,红的、白的、黄的……看着依然生机盎然。
红桃提了桌上的茶壶,想给荀嬛倒水,却发现茶壶已然空了。“这个红李又跑哪儿疯去了,居然不给小姐备着热水!”红桃嘟囔着拎壶出去。
荀嬛没理会她,依旧望着窗外的山芙蓉出神。这样的戏码常常上演,红桃居然还能一遍一遍重复同样的话,也不嫌厌得慌。
红李是她身边另一个婢女,但并不把她这个主子放在眼里,倒时不时往荀琳、荀璐身边凑,凑不过去就围着两人的婢女转,一口一个姐姐、妹妹地叫,热络得不行。
红桃提了热水回来,见小姐依然姿势未变,只能叹了口气,往茶盏倒了热水,又放下茶壶转身出去。
荀嬛不知自己坐了多久,直到听得门被推开,传来六小姐婢女青芷趾高气昂的声音才回神:“五小姐这耳朵可得着府医瞧瞧,怎么唤了这么多声,也没听到!”
荀嬛没动,只微微垂下眼眸,没有吭声。
青芷见她没理自己,也不奇怪。这五小姐就是个锯嘴葫芦的性子。她撇了撇嘴,意思地福了下,说:“六小姐和七小姐要做菊花糕,五小姐快些过去!”说完,不待荀嬛答话,转身扭着纤细的腰肢走了。
荀嬛嘴角露出冷笑。每次都是这样,她们姐妹到处买好,说亲手给这个、那个做吃食、做针线,甚至培植花卉,而每次动手的都是她。不想自己做本可以差遣婢女,可两姐妹就以磋磨她为乐,更见不得她有丝毫的好过,时间久了,连婢女们也时不时踩她一脚。
她垂眸看着自己的手,因为常年做活,五指指根和常常被针磨的拇指、食指指腹已经生了薄茧,哪里是个闺阁小姐的手?
该做些什么让自己好过些呢?她提了一口气,撑起坐得发木的身子,朝楼后的小厨房去。
待她做好菊花糕,厨娘把糕点上了笼屉,回头挤出几分假笑来:“辛苦五小姐了!这里剩余的活儿有奴婢就行,您且回吧!”
又是这样!哪里还有剩余的活儿?荀嬛不言不语,垂眸出了小厨房。已经过了餐食时间,没人管她是不是饿着。回到自己房间,桌上放着一个白馍馍和一小碟咸菜。荀嬛眼泪几乎流下来。这是红桃把自己的午食省了出来,不知她是怎么藏着拿回来的。荀嬛没有去净手,径直拿起馍馍大口大口地啃了起来。馍馍没了温度,已经发硬,但她没有停,就那么一口一口就着泪水吞下去。
吞下馍馍,荀嬛又在桌旁坐了片刻,然后起身出了房门,绕过花径,顺着荒凉的甬道,朝更偏僻的地方走去。在西院最西的角落有个逼仄的小院,周围杂草丛生,院里倒收拾得干净,还种了些菜蔬,只不过天已凉,菜蔬稀落,看着愈发凄寥。
院门没有匾牌,荀嬛知道这儿原本有个“芴园”的牌子,不过被婆子冬日取了烧火去,至此也没人提及,更无人管这院子究竟叫了什么。反正里边住着的人不想理会旁人,也无旁人理会她。
推了虚掩的木门进去,荀嬛并不停留,径直过去叩了叩那小小屋子唯一的门扇。
没有应门声。荀嬛再叩,依然一室寂静。
荀嬛有些气馁,举着手想再叩,可又犹豫。
她踟蹰片刻,还是回转身,只是没有离开,在院子边寻了一个平整些的石头,铺上帕子,径直坐了。
她托着腮,保持一个姿势没有动,就那么静静地盯着一株秋萝卜绿绿的秧苗发呆。
不知道过了多久,即便有太阳,初冬的风还是带着凉意。荀嬛瑟缩着抱住双臂,扭头去看那扇窄窄的门,依然没有任何动静。她觉得脸上有东西滑过,她伸手去擦——是泪。那泪不知道为什么,只一直流,一直流,怎么都止不住。她的脸颊冰凉,手也冰凉,心更加冰凉。她抬头去看太阳,明明耀眼得紧,为什么不带一丝暖意?
她枯坐着,如一尊雕塑。又不知过了多久,她终是慢慢起身,又留恋地看了一眼那紧闭的门。她终归不是雕塑,终归有血有肉。她一点点挪着脚步,几乎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小小而荒僻的院子。即便她有再好的耳力,此时也无法听到那简陋的小屋里悠悠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