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五带来的这个人,名叫杨柯夫,一个非常奇怪的名字。
但其外号就有点意思了——“猴子”。
杨柯夫年纪并不大,也就20刚刚出头的样子,瘦瘦高高的,皮肤黑黑的,长手长脚的,显得尤其精明强悍的模样。
一双大眼睛,却是精光外泄。
但整个人站在那里,如同泥塑木雕一般,若不特别注意,你几乎很难将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杨柯夫本就是巴郡本地人,世代山民,原来也属于山地巴蛮的一支,家就在巴州江津渡一带。
随着巴郡地方的发展,尤其是江津渡作为重庆上游的一个重要渡口,这里是巴州向南去往南中地区的必经之路,经济发展迅速,已有部分山地巴人习惯了半山半城的生活。
虽然尚未完全脱离山林,但也有很多山民的生活已经完全汉化,不再以山林生活为主,而是过上了靠水吃水的水客生涯。
杨柯夫自小就在山林里长大,手脚奇长,练就了一身绝技,攀岩走壁,如履平地,仿佛猴子一般,几乎没有他上不去的山崖,爬不上去的树!
没有他掏不了的鸟窝,采不来的蜂蜜。
摘蜂巢、采草药、摘果子、掏鸟窝……在山林里,他几乎就是一只无所不能的猴子!
于是,大家都叫他“猴子”,逐渐忘记他原本的名字了。
猴子那一身本事,在城市里,也没有什么好的用途。一旦用上,犯罪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如果没有必要,他宁愿一直生活在山林里,逍遥自在,快活似猴子。
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后来,因为家里老人都已经逝去,孤单一人的猴子终于耐不住寂寞,下得山来,进入巴郡治下的江州城,想寻个差事做做。
也终于让他遇到了识货的人,竟然机缘巧合之下,做了江州城的一个衙役,也就是在府中巡逻什么的,管理坊间居民治安。
任谁也没有想到,就这,还真是让他得了宝去一般,一身绝技,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如鱼得水,很快就做出了业绩。
要知道,巴郡江州府,就是后世的重庆所在地,长江嘉陵江二水穿城而过,汇聚于朝天门。这个江州城的历史,就是靠吃这条黄金水道而发展起来的。
水文化和码头文化是江州最大的特色。
跑船跑江湖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做起不靠谱没本钱买卖的人也就多了。
有些人,白天在码头上挣生活,扛包拉纤做脚力,晚上,拉网摸鱼做小偷,都是平常事。
所以,治安,是巴郡江州府最大的难题。
猴子来到江州府后,专门司职江州城的治安管理。他昼伏夜出,神出鬼没,竟然将一身本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没几个月,原来在江州府内过得逍遥自在的飞贼们就发现,日子不好过了——他们遇到了强大的对手!
很多时候,他们正在做没本钱买卖时,一回头,就发现身后有一双眼睛一直盯着他们!
最让人不能忍的是,那盯梢的家伙,竟然还在你即将得手的关键时刻开启尬聊模式——
比如你正在收人家的腊肉,忽然,有个人就站在你的身后,对你说:“这条腊肉阔以呀,五斤重是有的,价值三贯不止吧,够吃半年的牢饭了。对,旁边还有一条,一起拿起走,一年牢饭管饱!家里大小,你就不用操心了!”
再比如你正在顺手牵人家的衣物,忽然,耳边有个人对你说:“都是可怜人,人家估计也就这身衣物蔽体了,你小子这是造孽啊,明天人家一家子人光着屁股不能出门了,估计要全部饿死!造孽啊——”
敢于做这没本钱买卖的,并非都是没办法活人的,顺手牵下羊罢了。
这样的人,胆子并不大,在这样的局面下,一般都选择了罢手,可能还会说上一句“对不起”。
这些“业务”本来就属于顺手牵羊型的,能够得手是好事,不能得手也就罢了,不勉强。
但也有些属于职业飞贼的,胆子奇大,心也够狠够黑。
他们会说“哥子要是喜欢,东西送给你,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莫挡我发财。哥子要是不识相的话,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莫说格老子的手底下莫得分寸!”
遇到这样的人,猴子也不和他厮打,只是站在高处,或者蹲在人家房檐上,或者倒挂在树梢头,或者攀附在高高的船桅杆顶,就看着你,还和你唠嗑,话家常,一边劝你一边套你话呢。
这种情况下,飞贼也就失去淡定心了。
毕竟是做贼,谁也做不到在人家的监督下,一边唠嗑一边施施然地做贼不是!
更何况,那人还是公门中人。
他们就只好悻悻地走开。
飞贼们不是没有人打猴子的主意。
打听来打听去,终于知道了猴子的底细。
有人也想做了他,废了他,但更多的飞贼却没有这个意思。咱们是贼,不是杀人的强盗,而人家是官。
做贼做到双手沾血,那就是越了底线,就再也没有回头路好走了。
官府公人拿贼偷,可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再说了,这猴大爷并没有缉拿咱们不是?人家手底下留着莫大的情分呢。要真把咱们拿了,咱们又能如何?
更何况,就猴子那身手,那机灵劲儿,咱要是起了那个不好的心思,谁活谁死还说不定呐。
就这样,没几月下来,猴子楞是把这个江湖人物满地走的江州城搞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模范标杆城区,为此,他还曾经受到过诸葛丞相的亲自接见,大力表彰,官也升了几级,不几年,就成了江州府的捕快头子。
附近其他州府的治安可就不行了,顿时就恶化得不行。
其他州府的公人捕快们自然就不乐意了。
你猴大爷倒好,你有能耐啊,你该把那些该死的飞贼们都抓起来送到北伐军前填沟壑啊,但你这玩的哪样?你把飞贼们都赶到俺们这里来祸害咱们了!
这是几个意思?
毕竟谁也没有猴子那身窜高蹦低的本事,更没有猴子那样在飞贼面前面不改色心不跳和飞贼唠嗑尬聊的能耐!
猴子的官职是升了,却得罪了更多的人。
看他不爽的人多了,人家背后稍微使点绊子,猴子顿时就感觉很吃力了。
一般的飞贼你对付得了,如果是有组织有背景组团来的飞贼,你那一套还能吃得消么?
猴子的日子就显得越来越艰难。
猴子错就错在他出身太低,而且是不折不扣的山民,背后一点靠山也没得。
如果一定要说靠山,则诸葛亮是他最大的靠山。
因为自从诸葛亮入蜀时候开始,就采取的是法家的那一套。
但诸葛亮老了,身体也不行了,而且常年在北伐战场上,对于内部的治理,一般都是交给丞相府留守长史蒋琬来处理的。
诸葛亮换成蒋琬,效果自然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他毕竟不是诸葛亮本人,更不是一个强权人物。
温和,婉转,才是蒋琬最大的标签。
蜀中大族们对诸葛亮没有办法,但对于你一个丞相府的留守长史,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直接搞鬼使坏,还是不敢的,但背后使坏,让你难堪,甚至故意鼓捣出一些治安事件什么的,还是手拿把攥的,一点问题没有。
蜀中豪族大姓们一向如此。
台面上风平浪静,台面下暗流涌动。
对付一个小小的江州捕快,简直不要太小儿科。
于是,猴子忽然就发现,自己的日子过得艰难无比。
他过去的荣光都在这一瞬间消失了一般。
江州府的治安情况迅速恶化,手下衙役们也不再像过去那般卖力,自己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子?纯靠过去的尬聊模式,话疗模式,显然已经行不通了。
不得已,便抓了一些盗贼进去,但这些人也是前门进去,后门就被放出来了。
而且,原来的旧账也被人一一翻了出来。
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有说你猴子和飞贼们本来就是一伙的,否则他怎么从来都不抓人家?
否则怎么飞贼们都听他的指挥一般地去了别的州府?
否则怎么猴子从来都没有被飞贼们报复过?
猴子是不是坐地分赃的大佬呢?
坐地户?
江湖好汉总瓢把子……
猴子的小暴脾气就上来了,一气之下,就挂冠而去。
“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但是,猴子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他不甘于再回到山林里去做一个逍遥自在的“猴子”,也不愿意活在别人指指点点的世界里。
他毕竟是在官场上打滚了一遭的人,知道自己的能力斤两在哪里。
他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个“奇才”,只是没有遇到识货的人!
这样说法也不对,也不是遇到过的,诸葛丞相就是曾经的“识货”人。
但是,很可惜,诸葛亮管不到他的头上。
人家是高高在上的丞相,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芝麻绿豆大的江州城的捕快头子。
猴子离职的当口,也就是诸葛亮去世的前几天。事情就是这么巧合。
但真要说巧合,也不是。
因为诸葛亮在北伐战争中,鞠躬尽瘁,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政府高层倒是想要保守这个帝国最大的秘密,但整个蜀汉帝国上下内外,早就被人家益州豪族们渗透得筛子一般,哪里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当诸葛亮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蜀汉政坛内外,抢班夺权的戏码,早就已经在各地各个权力部门上演了。
只是太多的人后知后觉,不知道而已。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也包括猴子在内。
江州府,猴子所在的小小的治安管理部门,已经是这样的了,其他衙门的情况,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放大些去想想,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当然,这些行动,是悄然进行的,直到几年之后,到成都城破蜀汉政权陷落之后,有心人再回头去看,才咂摸出一丝丝苦涩的滋味来。
可惜,一切都已经时过境迁,无能为力了。
由此,也可以窥见益州豪族们的根基之深厚,势力之庞大,手段之巧妙,欲望之强烈……
猴子想证明自己的价值,这就是有心了,不再像过去那么莽撞。
毕竟在官场上走了一遭,也还是有那么几个知心人在,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嘛。
这个帮猴子的人呢,就是船帮帮主龙五。
船帮的总舵就在巴郡江州城朝天门码头附近,也就是当年龙五和甘宁比赛的地方。
所以,猴子在这里做公人捕快的时候,没少和船帮的人打交道。
猴子这样的能力,和这样的性格,自然很快就和船帮的人结成了不错的朋友关系,而且这小子什么事情都拿得起放得下,很是得帮主龙五爷的赏识。
双方关系相处得非常不错。
猴子对于船帮的照顾,也是实实在在的。
要是有哪个没长眼睛的飞贼敢把手伸到船帮的人身上去,对不起,猴子必须让你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做了,就可能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
伸手剁手,伸脚跺脚。
本来,船帮是蜀汉帝国境内第一大帮,江湖之上,龙爷的大名,振聋发聩。
但是,很可惜,夷陵之战后,船帮不复往日荣光,剩下的帮众们年轻力壮的少,船只也没有多少了,长江水道下游完全丢失,生意萎缩得厉害,自然在江湖上的威名也就消减得厉害。
还有一个原因,当年在长江水道上将锦江贼甘宁赶走的帮主龙五爷,自从夷陵之战后,身体每况愈下,轻易不再露面。
这时间一长,任你有天大的威名,对于这些记吃不记打的江湖人来说,也就属于一场传奇记忆而已,譬如昨日黄花,不再具有多少威慑力。
说到底,现在的船帮,是真的没有了过去那种睥睨天下的勇武之气。
原来的船帮,号称船舰五千,帮众五万,一声唿哨,水面上密密麻麻都是人家的人,打起架来,光是阵势,吓也能吓死个人。
一般的小城市,说不定还不如人家一个小小船帮的实力更大呢。
而现在呢,哪里还会有这架势!
大的生意做不了,小的生意利润少。能将老弱妇孺养活下来,就不容易了,哪里还有讲狠斗勇的那股子心气儿!
当地的官府自是不必说了,对于船帮都是非常关心且支持的,比如猴子在这里,在这一点上,就很是用心。
也比如魏延这样的军队上的长官们,都已经形成了一个潜规则——遇到船帮称老大,船帮有事必伸手。
不管给了船帮多少银子,回去向上级报账的时候,只要涉及到船帮上下,基本没有人给你难堪。
人家胜在“道义”二字,想在场面上行走的,就必须认这个死理儿。
猴子离职了,去和船帮的兄弟们聚一聚,喝上几场大酒,就准备离开江州府,到外面去逛逛,寻找些机会。
轻易不露面的帮主龙五爷听说猴子离职的事情后,就邀请这年轻人在船帮住了几天。
他很喜欢这个年轻人,更深刻认识到这年轻人的价值所在——猴子最大的本事还不是一身高来高去的技能,而是——这小子有一种天生的对危险的感知能力!
关于这一点,他谁也没有透露出去。
这天赋用好了,前途无量;用不好,会要人命的。
也不知道这小子怎么来的这一身本事,许是自小在山林中生活的缘故吧,反正就是凭借这个,他才能在诸多猛兽出入的山林之中生活得如鱼得水,才能在江州府内如履薄冰的职业生涯中安然无恙。
有些人的能力是后天训练的,而有些人的能力,则就是天生的。
龙五自己年纪轻轻之时,就敢向威名赫赫的锦江贼甘宁团伙发起挑战,凭借的可不仅仅是一身豹子胆,更有那一身横绝天下的水中技能。
而这技能,更大一部分却就是天生的。
龙五原来的想法,是让猴子加入船帮算了,就凭这小子的那种能力,势必对船帮有巨大的帮助。
但几天下来,试探了几次,发现这小子的心性很野,根本稳定不下来,一门心思想出去闯荡世界。
用他的话说,就是“成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