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讬补充道:“没错,办法虽然慢了点,但有效就行,另外我们还应该派出更多的人去打粮,以防万一!”
见济尔哈朗与岳讬都赞同继续用平民威逼李倧,阿济格朝两人道:“那好,济尔哈朗你带麾下兵马去抓人,岳讬你去打粮!”
两人领命道:“嗻!”
当济尔哈朗押着三千多抓来的朝鲜百姓来到南汉山城北门外,依然遭到了上次跟豪格一样的待遇。
李倧继续当起了缩头乌龟,闭门不见,让李曙继续当背锅侠。
李曙崩溃得在朝城外的百姓磕了三个响头后,再次下达了开炮的命令。
听到炮声响起的济尔哈朗,脸色是格外的铁青,等三声炮响,他毫不留情地下达了斩首的命令。
看着城外痛苦的求饶与吼叫声,不忍直视的李曙,只能用双手闭起耳朵,将身子转了一百八十度,面向城内。
等济尔哈朗带着人离开后,内心实在受不了的李曙,一路小跑着来到了李倧的行宫前,跪求致仕。
但李倧依然选择了闭门不见,任由李曙跪在行宫前哭诉。
接下来几日,济尔哈朗虽然跑了很多地方,但抓到了朝鲜百姓的人数始终没有超过万数。
而且,随着他散出的队伍越远,回来的建奴士兵人数却越来越少。
不得已之下,济尔哈朗只得继续押着这不到一万的朝鲜百姓,再次来到了南汉山城北门外的山坡上,逼迫李倧投降。
但前面已经连续拒绝了三次的李倧,而且死了那么多人,他怎么可能还会妥协。
这一次,出现在北门城楼的不再是李曙,而是兵曹的二把手参判。
见李倧铁了心不投降,阿济格下令尝试着攻打了两次南汉山城,但都被同仇敌忾的朝鲜守军击退。
碰了一鼻子灰的阿济格,不得不放弃原先黄台吉给他的逼降策略,改成了派大军去四处打粮。
但因之前的时间耽搁,以及朝鲜兵曹的通知,以及建奴的残暴,散落在村野的朝鲜百姓早就就近躲进了山里。
至于他们的粮食,能随身带走的都被他们带走了,带不走的则都被藏了起来。
见在汉城附近打不到粮的阿济格他们,不得不下令原路返回。
准备去靠近辽东的地方继续打粮,还能节省运输粮食的距离。
当阿济格大军回到平壤附近的时候,这次杨国栋没有再次派出大军出城迎敌,而是紧守平壤城池。
经过上一次的试探,建奴肯定不会傻乎乎地向他们的军阵强攻,而他的步兵也无法追上他们的骑兵。
既然双方都拿对方没有办法,还不如省点力气,安心守好城池。
因建奴在南汉山城山脚下耽误了不少时间,平壤附近村落的百姓大多逃进了平壤城里躲难。
就算远离平壤城池的百姓,他们大多就近逃进了山里。
朝鲜到处都是大山,虽然影响了他们的农耕,但也给他们在战乱发生的时候,提供了一个快速避难的场所。
在平壤附近没有什么收获的建奴,只能选择放弃再次打粮,改为前往平壤西面的平原、肃川与安州等郡。
但这些地方跟平壤一样,旷野上的百姓早就逃之夭夭了。
要想获取粮草和壮丁,只能攻打这些坚城。
但这三地距离平壤太近,阿济格自然不会傻到给对方内外夹击的机会。
在这三地收获甚微后,他们不得不选择渡过安州西面的大宁江,准备灰头丧气地去攻打西面所剩不多的博川、定州与宣川等郡。
好在他们趁定州和宣川夜晚防守松懈的时候,轻而易举地攻进了城池,缴获了不少的粮草和壮丁。
至于剩下的老弱妇孺,全被他们屠戮殆尽,以泄兽欲。
而城池内的木质房屋,也被他们付之一炬。
要是时间充裕,他们都想将城墙给拆除。
定州和宣川可是辽东进入朝鲜腹地的要道,只有将这两座城池破坏越彻底,他们下次进入朝鲜的时候,才会更容易。
至于宣川西面靠近鸭绿江的盐州、铁山、龙川与义州等郡,里面的朝鲜百姓早就不是被建奴杀光,就是逃光了。
所以,阿济格他们也懒得派军队前去攻打,而是大摇大摆地带着臃肿的大军来到了皮岛北面不远处的铁川,去完成黄台吉交代的另外一件事情。
“父帅,有两个朝鲜人踏冰送来了说是建奴统帅阿济格的私信!”
自从毛承禄被调离东江镇去了大宁之后,毛文龙的家丁头子就交给了毛有义,即尚可义,尚可喜的兄长。
“阿济格?”
念叨一声后,毛文龙开始回想有关于阿济格的信息。
但阿济格的年纪不大,而且与毛文龙的交集并不是很深,毛文龙对他的记忆并不多。
“书信可有问题?”
“回父帅,儿子用狼犬检查过了,无毒!”
虽然朱由校警告了毛文龙大收义子义孙的僭越之举,但返回皮岛后的毛文龙,只去掉了一部分能力不行与关系疏远的义子义孙,其他人该怎样还怎样。
毛文龙挥退屋内众人后,这才从毛有义手上接过了书信。
看着尚算工整的字迹,毛文龙第一眼以为会是哪个汉奸代笔,但当他看完书信内容及落款后,却震惊于写信之人的身份与书法。
没错,阿济格送给毛文龙的书信是黄台吉亲自书写,内容或许有范文程等一众汉奸润色,但的确是他自己所写。
虽然黄台吉的一众兄弟大多是大老粗,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但黄台吉却酷爱阅读汉书,尤其是其中的兵家典籍与驭民之术。
至于四书五经等在他眼中没有太大用处的儒家典籍,自然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
看完书信后,毛文龙朝毛有义道:“告诉那两个来送信的朝鲜人,就说我知道了!”
“是,父帅!”说完行了一礼后,毛有义退出了房间。
而毛文龙再次认真看了一遍书信后,便将其丢到了房间内烧得正旺的篝火。
看着烧成黑色灰烬的书信,毛文龙自言自语道:“看来今年辽东一战,建奴的日子很不好过!”
阿济格那边在得知毛文龙的回信后,心里总算好受了一些。
虽然最终还是缴获了不少粮草和壮丁,但却没能让朝鲜投降,从而主动献上粮草和壮丁,以及他们的世子。
好在这最后一件事,尚算顺利,回去后应该能够给黄台吉交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