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闻言顿时一愣,眉头紧紧皱起。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明显的烦躁与深深的不解,直直地看向刘封。
此刻的徐庶,心乱得如同麻线团,满脑子都是被曹操控制的母亲,忧虑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实在不明白,刘封为何要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阻拦自己,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在胡搅蛮缠。
于是,徐庶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对刘封说道:
“少将军,我的母亲一直在颍川居住。
如今曹操既然特意传来消息,那必定已经将我母亲牢牢掌控在手中了。
还请少将军不要再阻拦我了。”
说罢,他迫不及待地转身,一心只想立刻踏上北上的路,回到母亲膝下尽孝。
刘备也在一旁劝道:
“封儿!不要再胡闹了!快快放军师离去吧!”
但刘封仍是一脸自信地看着徐庶,那神情仿佛根本没把徐庶的困境放在心上,好似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一旁的诸葛亮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刘封。
他心中暗自思忖:
“刘封此举究竟有何用意?
从他之前的行事风格来看,绝非鲁莽冲动之人,为何要在此刻做这种看似徒劳无功的阻拦呢?
难道他真的不清楚这样做根本无济于事吗?”
此时的刘封表面上拦着徐庶,脸上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心中却焦急万分。
他暗自念叨:
“文长,快些回来吧!看这情况,我也拦不住多久了!”
要说刘封为何执意拦住徐庶,不让他北上,还得追溯到襄阳之时。
刘封收服魏延之后,便暗中派出魏延北上颍川,目的是提前接回徐庶的母亲。
魏延孤身一人来到颍川,见到徐母后,言明自己受少将军所托,前来接她返回新野。
徐母深明大义,听闻来意后,没有丝毫犹豫,便同意一同前往。
然而,由于徐母年事已高,魏延护着她从颍川返回新野,路途遥远且多有不便,这才花费了较多时间。
直到不久前,刘封才得到魏延传回来的消息,说今日便可抵达新野。
而与此同时,刘封也听说今日徐庶便要离开新野,北上寻母,因此火急火燎地赶来阻拦。
徐庶看着眼前执意不放自己离去的刘封,情真意切地说道:
“少将军,何至于此呢?
如今我的母亲在曹操手中,不知道会遭遇什么样的待遇。
如果我不回去的话,那么少将军不是让我陷入不孝的境地吗?”
但就在此时,忽然一个有些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我儿此言大谬!我儿既然在外学艺多年,难道不知道忠孝难两全吗?
你既然已经认定刘使君为主,那么就要为主尽忠,怎么能因为我这一介老身便要抛弃明主呢?
幸亏得少将军将老身接来,否则还不知道我儿要犯下多大的过错!”
徐庶闻言一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有些迟缓地循声望去。只见顺着官道,一辆牛车缓缓驶来。
牛车上坐着一位老妇,虽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睿智。
这老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徐母!
而魏延此时一身车夫打扮,正牵着牛车,不紧不慢地朝着众人走来。
见到魏延顺利带着徐母返回,刘封终于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
他心中暗道:
“事情成了!如此一来,徐庶便不会如同历史上一样被曹操赚走!
我也应该有机会,借助这位大才的能力,积蓄属于我自己的势力了!”
徐庶看到牛车上的母亲,双眼瞬间通红,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他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紧紧抱住年迈的母亲,放声痛哭。
那哭声中,有对母亲的担忧,有重逢的喜悦,更有劫后余生的庆幸。
徐母也老泪纵横,似乎为差点因为自己而连累儿子感到后怕。
她轻轻抚摸着徐庶的头,仿佛在安慰着这个让她骄傲的儿子。
诸葛亮看着徐庶母子相拥而泣的场景,眸光一闪。
而后,他悄悄地瞥了一眼身旁的刘备。
果然,此时的刘备脸色阴沉得可怕,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一双眼睛在徐庶母子与刘封之间来回游弋,眼神中透着复杂的情绪。
有惊讶,有愤怒,更多的是对刘封此举的不满。
诸葛亮又将目光投向一旁面露微笑的刘封,心中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怪不得刘封阻拦徐庶不让其北上。
原来他是早就有了准备,已经将元直的母亲接来新野了!
只是不知道刘封是从何时操办的此事,他又是如何得知元直的真正身份的?
要知道元直的真正身份就连主公都是刚刚才知道!
刘封竟然能在此时接回徐母,便说明他早就知晓元直的身份了。”
想到此处,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继续暗自思忖:
“不过说起来,刘封既然知道此事,为何未向主公提及呢?
甚至从主公的表情来看,将徐母从颍川接来新野也是刘封独自操办的。
他这是想要做什么?借此收拢人心吗?”
再说此时的刘备,看着刘封,脸色难看至极。
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刘封瞒着自己偷偷将徐庶母亲接来。
此举不仅破坏了曹操的计谋,还能借此机会向徐庶示好,赢得徐庶的好感。
想到此处,刘备看向刘封的目光再次变得冰冷,仿佛结了一层寒霜,让人不寒而栗。
刘封见徐庶母子哭得悲切,赶忙上前劝道:
“老夫人,徐先生,不必如此感伤。
如今老夫人已平安返回新野,一切都过去了。
曹操那边且由他去。
老夫人一路舟车劳顿,想必疲惫不堪,还是尽快回新野休息吧。”
一旁的刘备听了,眼珠一转,瞬间换上一副和煦的笑容。
他快步上前,不着痕迹地将刘封挤到身后,满脸关切地对徐母说道:
“是极!老夫人,这一路实在辛苦您了。
都怪我刘备考虑不周,让您受此颠簸。
快,来人呐,将老夫人接进新野!”
“诺!”
刘备身后立刻涌出几员亲兵,从魏延手中接过牛车,缓缓拉着朝新野走去。
刘备则一路步行,紧挨着牛车,陪着徐母嘘寒问暖。
徐庶落后几步,深深地看了一眼刘封,轻声说道:
“此事多谢少将军了。若有机会,徐庶定当厚报!”
徐庶心里清楚,北上颍川接回母亲,全是刘封一人的功劳,这份恩情,他自然记在刘封身上。
刘封微微一笑,神色坦然,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知道,此刻多说无益,一切尽在不言中。
徐庶环顾左右,见众人各怀心思,便也不再言语,快步赶上前面的牛车,陪在母亲身旁。
诸葛亮也笑着看向刘封,语气轻飘飘地说了句:
“少将军倒是好手段!”
说罢,便也跟着徐庶离去。
他的笑容中,似乎带着一丝意味深长,让人捉摸不透。
刘封看着诸葛亮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暗自思忖:
“卧龙啊,希望你这次别插手我与刘备之间的事。”
“公子,刚刚那个人是谁?怎么对公子如此无礼?”
刘封回头,只见魏延皱着眉头,看着诸葛亮离去的方向,眼神中满是厌恶。
魏延性格直爽,对于诸葛亮刚刚言语中的微妙态度,他十分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