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她故意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等待雍正的反应。
果然,雍正被勾起了好奇心,连忙追问,“所以怎样?蓁蓁快些讲来。”
只见苏蓁蓁嫣然一笑,如春花绽放般娇艳动人,然后才缓缓开口。
“臣妾觉得,倒不如我们对外宣称五阿哥应身体虚弱,需要回宫调养。”
“如此一来,四阿哥作为兄长,关心弟弟也是人之常情。”
“再加上裕嫔作为五阿哥的生母,她同样担心五阿哥的身体,自然要陪同回宫照料。”
“这样,岂不是就能顺理成章地让四阿哥和瑞嫔,借着一起照顾五阿哥的名义一同回宫了。”
“而且,皇上您也可以借着安排五阿哥回宫休养之事,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瑞嫔悄悄接进宫中,如此行事,岂不妙哉?”
听完苏蓁蓁这番话,雍正不禁低头看向怀中这个一心一意为自己考虑的女子,眼中闪过一抹温柔与笑意。
心想这小妮子的主意倒是不错,或许真能行得通。
而且,他深知如果让甄嬛以如此风光的姿态回宫,定然会引发众多的非议和指责。
即便,他能够凭借自己身为皇帝的权力,强行压制住关于甄嬛回宫这件事的舆论风波。
然而,宫外对于他这位皇帝的评价恐怕也不会好听。
届时,那些心怀不轨、别有用心之人必然会趁机煽风点火在推波助澜。
说不定,还会编造出各种不堪入耳的谣言来诋毁他。
想到这里,雍正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思忖着应对之策。
于是,他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嗯,蓁蓁所言甚是有理,朕看此事可行。”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紧接着,雍正又补充道,“明日,朕便会差人去圆明园下旨。”
“另外,裕嫔这些年不辞辛劳地照顾着弘昼,着实辛苦,朕心甚慰。”
雍正起身坐在床榻之上,威严地说道,“故朕决定晋裕嫔为裕妃,同时准许裕妃与瑞嫔一同回宫。”
“皇上圣明,裕妃妹妹能得此恩宠实乃幸事。”
“只是,裕妃妹妹此番回宫,不知该如何安置其住所才更为妥当呢?”
“此事就交由蓁蓁你来处理吧,你向来善于协理六宫之事,朕相信你定能妥善安排。”
雍正轻抚着苏蓁蓁的容颜,示意由她全权负责。
苏蓁蓁心中略一思忖,“臣妾定会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请皇上放心便是。”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半月已逝。
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后宫之中,苏蓁蓁暗中派遣人手收拾布置的举动,终究还是引起了一些波澜。
这一天清晨,照例又是众嫔妃向她请安之时。
宫殿内弥漫着淡淡的香气,众妃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仪态万千地依次入座。
然而,今日的气氛却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只见那位一贯性子急躁、沉不住气的祺嫔,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
抢先一步站起身来,娇声问道,“贵妃娘娘,臣妾听闻前几日,您特意吩咐内务府去精心整理长春宫和启祥宫。”
“不知此举,是否意味着咱们宫中即将迎来新的姐妹呢?”
说这话时,祺嫔紧紧地盯着苏蓁蓁,眼中流露出一丝急切和期待,显然她非常渴望能从苏蓁蓁的口中探听到确切的消息。
毕竟,她虽贵为一宫主位,可自从半年前失宠以来,就再也未曾得到过雍正的宠幸。
如今眼看着宫中可能又要有新人加入,她的心中自然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唯恐自己会因此而彻底失去雍正的恩宠。
闻言,苏蓁蓁轻笑,“既然祺嫔已经问出了口,那本宫也不好瞒着诸位妹妹了。”
“皇上已经下旨,要接五阿哥回宫修养,届时,裕妃便会和四阿哥以及瑞嫔一同回宫。”
苏蓁蓁话落,原本安静的殿内,瞬间便变得诧异起来。
欣嫔和敬妃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不敢置信的说道,“贵妃娘娘,臣妾记得四阿哥的生母不是早就已经......”
苏蓁蓁再次开口,“那是圆明园的宫女李金桂,而不是,即将要回宫的瑞嫔李莞柔。”
待苏蓁蓁说完,在场众人当中的一部分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后日,裕妃和瑞嫔便要回宫,无论你们瞧见了怎样的情况,都不许谈论传播任何有关的事情。”
只见苏蓁蓁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威严地扫视着下方一众嫔妃,冷冷说道。
“本宫有着皇上亲自赐予的协理六宫之权,倘若,本宫听闻了任何闲言碎语或是不实传闻,那可就休要怪罪本宫心狠手辣、不讲情面了。”
众嫔妃们闻听此言,纷纷站起身来,齐声应道,“臣妾(嫔妾)谨遵贵妃娘娘教诲。”
苏蓁蓁见状微微点头,随后轻轻摆了摆手,略显疲惫地说道。
“行了,今日也没什么要紧之事,你们都各自回宫去吧!”
说罢,她不禁用手扶了扶额头。
敬妃和欣嫔二人相互对视一眼,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虽说她们已然明白了苏蓁蓁的意思,但对于此事依旧十分看重。
待到其余人等皆已离去之后,二人竟不约而同地转身折返回了永寿宫。
进入殿内,欣嫔先是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一番,见并无旁人在场,这才放心地落了座。
紧接着,她迫不及待地向苏蓁蓁发问。
“贵妃娘娘,依臣妾来看,这瑞嫔的身份定然是皇上特意为其安排的吧!”
苏蓁蓁微微颔首,压低声音回应道,“欣嫔妹妹果然聪慧过人,所料不错,正是皇上的安排。”
欣嫔一听这话,眉头顿时紧紧皱起,语气中不自觉地带出一丝不满与恼怒。
“不知,这位瑞嫔的家世如何?想来入宫便是嫔位,她的家世定然不低吧!”
“与你我一样,同是汉军旗,她的家中只有一个叔伯为官,乃是正四品的顺天府丞。”
闻言,欣嫔惊讶道,“什么?瑞嫔的家世竟是这般。”
“娘娘,臣妾实在想不通,不知这位瑞嫔究竟是何来头啊?竟然刚入宫便能获封嫔位。”
“臣妾好歹育有大公主,且自投靠贵妃娘娘您之后,好不容易才得以坐上一宫主位。”
“可未曾想到,这瑞嫔一入宫,便是一宫的主位,这着实令臣妾心里难以平衡呐!”
说着,欣嫔的脸色愈发生气起来。
听后,苏蓁蓁嘴角微微上扬,轻声回应着欣嫔。
“她呀!你们倒是都认识。”
欣嫔满脸疑惑地看着苏蓁蓁,摇着头说道,“认识?贵妃娘娘莫不是在说笑吧,臣妾如何会认识那位尚未入宫的瑞嫔呢?”
说罢,她那双清澈的眼眸里透露出一丝迷茫和不解。
然而,就在这时,只见苏蓁蓁轻轻地摇了摇头,发出一声清脆的笑声。
与此同时,她优雅地端起面前精致的茶盏,但那目光却若有似无地飘向了冷宫所在的方向。
这微妙的举动,恰好被一旁的敬妃敏锐地捕捉到了。
仅仅在下一秒钟,聪明的敬妃脑海中灵光一闪,瞬间便猜到了这位神秘瑞嫔的真实身份。
她的眼睛猛地瞪大,难以置信地朝着苏蓁蓁望去。
而苏蓁蓁似乎早已料到敬妃会有所察觉,面对敬妃投来的惊讶目光,她不慌不忙地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得到苏蓁蓁的确认之后,敬妃心中的猜测终于得以证实,不禁暗自感叹宫中的复杂。
此刻,远在圆明园的四阿哥弘历所居住的院落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整个院子显得杂乱不堪,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激烈的争斗。
当弘历得知雍正下令让他回宫的时候,他那颗年轻的心顿时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能够重返皇宫,对于一直渴望展现自己才华的弘历来说,无疑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
然而,这份兴奋之情并没有持续太久。
紧接着传来的消息如同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与他一同回宫的,竟然还有那个顶替了他母亲位置的女人。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弘历怒不可遏,熊熊怒火在他的胸膛燃烧起来。
“皇阿玛从未询问过我心中究竟作何感想,他甚至连一句简单的问话都未曾有过,问一问我是否心甘情愿去做她人之子。”
四阿哥弘历悲愤交加地吼出这番话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怒火与委屈。
只见他猛地扬起手来,将手中紧握着的物件狠狠地朝地面掼去。
那物件撞击在坚硬冰冷的地砖上,发出一声清脆而响亮的碎裂声,仿佛是弘历那颗受伤的心破碎开来所发出的哀鸣。
伺候着弘历的太监王钦见状,吓得脸色煞白,急忙上前一步,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说道。
“哎呦我的爷,您可千万别再砸啦!”
“万一这事儿传到皇上耳朵里,您往后的日子恐怕就更难熬了。”
然而此时的弘历早已听不进任何劝告,他怒目圆睁,瞪视着王钦,咬牙切齿地反驳。
“我的日子过得如何艰难,皇阿玛何曾关心过半分?他向来对我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见弘历如此执拗倔强,王钦心知肚明。
若不能想个法子安抚住这位主子,只怕今日之事难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