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南成只顾磕头,口中念道:“求大王饶我等一命。”
“哼!”郭猛起身拂袖,“王俣多少算是你的女婿,你二人有君臣多年,据我了解,裴南成你倒是忠心不二。”
当日王俣被王温赶出宫后,只能跑到裴南成府上躲避,本来以为王温当权,看在兄弟感情的份上,王温至少还可以让他做个富家翁以终天年,结果没想到最后郭猛取而代之,他就更加不敢出来,只敢躲在丞相府中。
郭猛让蒋敬利用起了之前王温的眼线,严密监控着高丽的旧臣,终于让他发现王俣的踪迹。本来想着用怀柔政策,大家面子上好看点,所以才给了三天的期限。
裴南成想的则是用女儿多吹吹枕边风,让郭猛看在自己这个岳父的面子上放过此事,结果都打错了如意算盘。
郭猛叹了口气:“众卿家不必如此,我刚当上这高丽国主不久,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仰仗着各位。王俣我不会杀,但也不会让他留在高丽,你们放宽心。”
郭猛此话一出,朝堂上的氛围顿时轻松了不少,裴南成领衔着一班旧臣叩头谢恩,这件事情之后,郭猛的政令畅通无阻,再无一人敢拦。
王俣在殿上,只对郭猛提了一个要求,郭猛本来还以为他想再见一面裴秀贤,可是王俣只想在高丽的宗庙中过日,郭猛点头答应了。
高丽大事基本已定,现在也开始天冷了,事情按照郭猛的想法有条不紊的推进。梁山方面朱贵差人送来情报,目前大宋境内烽烟四起,朝廷忙于镇压王庆、田虎、方腊之乱,根本无暇顾及梁山,因此梁山目前还是安全的。
郭猛心中稍定,现在也可以在高丽过个冬,至少半年时间回去梁山,也可以稳固自己的统治,及时调整自己之前的方针有何需要改善的地方。
冬去春来,梁山众人在高丽境内,也过了个除夕,当一开始郭猛要求礼部准备过年时,礼部众人都不知道什么叫除夕,什么叫过年,得亏是蒋敬几人连写带讲。。
除夕之夜,郭猛大宴群臣,宴会之上,郭猛举起酒杯对众人说道:“兄弟们陪我打下了这高丽国,今后我们就有了长足的落脚之地,但我们总有一天是要回去大宋的,兄弟们切莫在这里纸醉金迷,消磨了斗志,我们的路还长着,可有信心!”
“有!”
郭猛又说道:“史官给我记着,从今往后,春节是属于我汉人的,端午节、中秋节,都是属于我汉人的,是我们汉人带给你们高丽百姓的!”
众人只当郭猛是想耍威风,完全不知道郭猛是有多讨厌棒子偷窃习俗的传统。
春节一过,这春天也快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郭猛的治国方策只能说非常超前,但是在他铁腕的统治和他们及时调整,很多遇到的问题都被解决,整个高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郭猛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微服私访,走访了高丽各地,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了显着的改善,这一点在市场的繁荣和农民的笑容中得到了体现。
自从大王推行了新的农业政策,我们家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今年冬天肯定能吃饱穿暖了。”一个满脸喜悦的农民在集市上向邻居夸耀着。
在城市的街道上,新建的学校里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这些学校是郭猛教育改革的直接成果。孩子们的家长在门外欣慰地交谈,感激郭猛给了他们孩子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大王真是我们的救星,以前孩子们只能在家里帮忙干活,现在他们有机会学习,将来一定能有出息。”一位母亲眼眶含泪,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在高丽国的各个角落,新的法律制度和税收改革让百姓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平和宽松。商人们在交易时更加放心,农民们在耕作时更加安心,整个社会的活力被激发了出来。
“现在的税收合理多了,我们小商小贩也能省下一些积蓄,准备明年开个小店。”一个卖菜的小贩在收摊时和妻子讨论着未来的计划。
随着民生的改善,高丽国的社会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百姓们从最初的疑惑和抵触,转变为对郭猛政策的支持和感激。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担心大王的改革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现在看来,这些改革都是为我们好。”一位当地士族在家族聚会上对晚辈们说道。
在茶馆和酒楼,人们讨论的不再是对新政策的担忧,而是如何利用新政策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百姓们的对话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郭猛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