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热闹繁华的福宁镇上,李家可是个响当当的大户。李家有两兄弟,性格与境遇却截然不同。老大李福海,精明能干,在商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积累下了巨额财富。家中美眷相伴,生活富足优渥,每天不是忙着谈生意,就是在自家宽敞的宅院里悠然自得。
弟弟李福江,年轻时就游手好闲,整日无所事事,不是在街上闲逛,就是和一群狐朋狗友吃喝玩乐。成家之后,依旧没有丝毫上进心,也不出去找份正经工作,全靠家里的一点薄田勉强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十分窘迫。
虽说李福江家境贫寒,但他和妻子刘氏夫妻感情深厚,结婚多年,育有一儿一女,一家四口倒也和和睦睦。反观哥哥李福海,虽然生活富裕,妻妾成群,却始终没有孩子。这事儿成了李福海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让李福江在哥哥面前,总算是能挺直腰杆,出了一口平日里被哥哥比下去的闷气。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年,一向身体健壮的李福海突然得了重病,找遍了城里的名医,吃了无数的药,病情却丝毫不见好转。没过多久,李福海就撒手人寰,留下了家中的娇妻美妾和万贯家财。
哥哥这一去世,李福江夫妇俩心里便打起了歪主意。他们想着,哥哥没有孩子,这偌大的家业要是没人继承,岂不是太可惜了?这念头一冒出来,就像野草一样在他们心里疯长。两人一合计,决定要霸占哥哥的家产。
可他们心里也明白,要想霸占家产,最大的阻碍就是寡嫂林氏。林氏出身名门,知书达理,是个忠贞不渝的女子。她与李福海夫妻恩爱,丈夫突然离世,她悲痛万分,发誓要留在李家,为亡夫守节。
李福江夫妇哪肯轻易罢休,他们变着法儿地逼林氏改嫁。今天说李家不能留寡妇,坏了风水;明天又说林氏还年轻,不能守着活寡一辈子,得为自己的后半生考虑。可林氏心里跟明镜似的,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诡计,不管他们怎么说,就是死活不同意改嫁,态度坚决得很。
自从丈夫去世后,林氏就一直被噩梦困扰。梦中,丈夫的身影总是模模糊糊,看不清面容,可那痛苦的呻吟声却清晰地传入她的耳中,让她从梦中惊醒,冷汗淋漓。
思来想去,林氏觉得可能是丈夫在阴间遇到了什么麻烦,需要她去祈福保佑。于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里,她带着贴身丫鬟小兰,撑着油纸伞,前往郊外的慈恩寺上香祈福。
这慈恩寺,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远离尘世的喧嚣,平日里香火还算旺盛。林氏踏入寺庙的那一刻,只觉得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她虔诚地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心中默默祈祷着丈夫在阴间能够安息,保佑李家平平安安。
说来也巧,林氏前后去了寺庙十次,每次都是一个年轻和尚接待她。这和尚法号静尘,生得眉清目秀,一脸的慈悲相。他说话声音温和,举止文雅,给林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去寺庙的次数增多,静尘和尚和林氏之间渐渐熟悉起来。每次林氏来上香,静尘都会主动上前帮忙,为她准备香烛,讲解佛法。久而久之,静尘和尚竟误以为林氏对他心生爱慕。
其实,这静尘和尚本名叫赵辉,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出家人。他原本是个秀才,从小饱读诗书,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可他生性好色,品行不端。有一次,他在街上闲逛时,看到一位富家千金,顿时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竟当街调戏起人家来。富家千金哪里受过这样的侮辱,当场就哭着跑回了家,她的家人得知此事后,气不打一处来,一纸诉状将赵辉告上了衙门。
赵辉这下慌了神,他知道自己这次闯了大祸,要是被官府判了罪,不仅前程尽毁,还得吃牢饭。思来想去,他决定连夜跑路。为了躲避风头,他逃到了这慈恩寺,索性削发为僧,想着先在这里躲个几年,等风头过去了再回去。
这天,林氏家中又闹起了怪事。夜里,她总能听到一些奇怪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哭泣,又像是有人在低语。这些声音让她惊恐万分,难以入眠。她觉得,一定是丈夫的亡魂不安,需要请和尚来家中念经超度。
于是,她派人去慈恩寺,请静尘和尚来家中做法事。静尘和尚得知后,心中暗喜,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到了林家,静尘和尚先是在灵堂里摆好法坛,点燃香烛,开始念经超度。他一边念着经,一边偷偷观察着林氏的一举一动。只见林氏穿着一身素服,面容憔悴,却依旧难掩她的美丽。静尘和尚看着看着,心中那股邪念又冒了出来。
趁着众人忙碌,四周无人之际,静尘和尚摸进了林氏的房间。他走到林氏面前,轻声说道:“林夫人,我来了。”
林氏正坐在床边发呆,听到这话,吓了一跳,她惊恐地看着静尘和尚,问道:“你不去念经,跑过来作甚?”
静尘和尚缓缓向前走了几步,脸上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说道:“林夫人,你别装了。若不是你有意怜爱小僧,你怎会叫我前来?”
林氏一听,顿时明白了静尘和尚的意图,她又惊又怒,连忙后退几步,呵斥道:“你再敢靠近,我便喊人了!”
可静尘和尚根本不害怕,他心想,这屋里就他们两人,就算林氏喊破了喉咙,也没人能听到。他猛地向前扑去,想要抱住林氏。林氏拼命挣扎,大声呼喊。静尘和尚见势不妙,害怕事情败露,一狠心,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林氏刺了过去。
只听“噗”的一声,匕首刺进了林氏的胸口,林氏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她用最后一丝力气,指着静尘和尚,说道:“你……你这个畜生……”话还没说完,便倒在了血泊之中,没了气息。
静尘和尚看着林氏的尸体,心中有些害怕,但很快他就镇定下来。他知道,必须赶紧离开这里,不能让人发现是他干的。他快速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将匕首藏好,然后来到大厅,继续装模作样地念经。
没一会儿,静尘和尚故意大声喊着:“林夫人,林夫人,贫僧已念完经,准备回去,麻烦你转告下夫人。”
丫鬟小兰听到声音,连忙跑了过来。她见静尘和尚站在大厅里,便说道:“师傅,我这就去告诉夫人。”
小兰来到夫人房间,推开门一看,顿时吓得脸色惨白,她尖叫一声:“夫人!”随后转身跑了出去。
小妾孙氏听到叫声,带着仆人匆匆赶来。看到林氏倒在血泊中,孙氏顿时嚎啕大哭起来。她怎么也没想到,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就突然遇害了呢?
孙氏赶紧通知了林氏的娘家人。当天下午,林氏的哥哥林宇就赶到了李府。他看着妹妹的尸体,悲痛欲绝,心中充满了愤怒。他一口咬定,一定是小叔子李福江劝妹妹改嫁不成,为了夺取家产,才铤而走险杀了妹妹。
于是,林宇一纸诉状,将李福江夫妇告上了衙门。
时任福宁县知县的陈大人,是个清正廉洁、断案如神的好官。他接到案子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命人展开调查。
衙役们先是搜查了李福江的家。在李福江家的后院,他们发现了一条密道。这条密道十分隐蔽,若不是仔细搜查,根本发现不了。顺着密道一路走下去,竟然联通到了哥嫂家。不仅如此,衙役们还在密道中发现了一把带血的匕首。
一时间,所有证据都指向了李福江。在公堂上,陈知县威严地问道:“李福江,你为何要挖通密道,联通你哥嫂家?这把带血的匕首,又作何解释?”
李福江吓得脸色苍白,他连忙磕头说道:“大人,冤枉啊!这密道是以前就有的,我根本不知道它通向哥嫂家。那匕首也不是我的,我真的没有杀人啊!”
可众人皆知,李福江一直觊觎哥哥的家产,嫂嫂是他霸占家产的最大障碍。如今嫂嫂遇害,他自然成为了最大的嫌疑人。陈知县见他不认罪,心中有些恼怒,命人大刑伺候。
衙役们拿出夹棍,将李福江的双手夹在中间,用力一夹。李福江只觉得一阵剧痛从手上传来,他忍不住惨叫起来。可他心里清楚,自己真的没有杀人,不能承认这莫须有的罪名。
但那刑罚实在是太痛苦了,李福江熬了没多久,就晕了过去。等他醒来,陈知县又问他是否认罪。李福江实在是熬不住了,只好含着泪说道:“大人,我认罪,是我杀了嫂嫂。”
陈知县见他认罪,便将他关入了大牢,等待朝廷发落。
得知李福江认罪后,静尘和尚暗自窃喜。他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
就在李福江行刑的前一天早上,寡妇苏瑶来到了衙门击鼓鸣冤。陈知县听到鼓声,连忙升堂问案。
苏瑶走进大堂,跪在地上,哭着说道:“大人,民女有冤情,林夫人遇害一案,凶手另有其人。”
陈知县一听,心中一惊,他连忙问道:“你说凶手另有其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且一一道来。”
原来,苏瑶是李福江夫人刘氏的金兰姐妹,二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十分深厚,可谓无话不说。有一回,刘氏告诉苏瑶,说李福江挖了条密道联通哥哥家。当时苏瑶并没有在意,只当是一件小事。
苏瑶年轻貌美,可惜命运不济,夫君去世得早,成了寡妇后,一直住在娘家。娘家附近有条小河,山上的和尚经常来这里挑水喝。而苏瑶时常去河边洗衣服,一来二去,她就和负责下山挑水的静尘和尚混熟了。
静尘和尚不仅长得帅气,而且能说会道,很会讨女人欢心。苏瑶守寡多年,难免会感到寂寞。在静尘和尚的花言巧语和殷勤勾搭下,苏瑶渐渐陷入了情网。
本来,静尘和尚发誓会爱她一辈子,并还俗娶她为妻。苏瑶信以为真,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和他过上幸福的生活。可谁知,半个月前,静尘和尚勾搭上了一位贵妇。那贵妇出手阔绰,给了静尘和尚不少好处。有了新欢,静尘和尚立马就把苏瑶抛到了脑后,对她不理不睬。
苏瑶又气又恨,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真心付出,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她决定报复静尘和尚。当她得知好姐妹林氏遇害,李福江成了凶手后,她心中一动,决定去衙门揭发静尘和尚。
原来,静尘和尚当天作案后,不敢回寺庙,慌慌张张地跑到了苏瑶家。那时,他衣服上还沾着血迹。苏瑶看到他这副模样,心中十分害怕,但她还是决定替他隐瞒此事,因为她还爱着他。
可没想到,静尘和尚如此薄情,说抛弃她就抛弃她。苏瑶越想越气,最终下定决心,要让静尘和尚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陈知县听完苏瑶的讲述,心中恍然大悟。他立即命人将静尘和尚缉拿归案。
静尘和尚被带到公堂后,还想狡辩。他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说道:“大人,这女子是在诬陷小僧,小僧乃出家人,怎会做出杀人之事?”
陈知县冷哼一声,说道:“你还敢狡辩!证据确凿,你还想抵赖?来人,给我大刑伺候!”
衙役们拿出各种刑具,摆在静尘和尚面前。静尘和尚看到这些刑具,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他知道,自己今天是逃不掉了。
在陈知县的严厉审问和大刑逼迫下,静尘和尚终于招供了。他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自己杀害林夫人的经过,以及如何故意留下证据,栽赃给李福江的事情。
原来,他杀死林夫人后,心里害怕被人发现,于是决定找个人顶罪。他知道李福江一直觊觎哥哥的家产,而且他家和哥嫂家之间有一条密道,便想着把罪名嫁祸给李福江。他趁着夜色,偷偷溜进密道,故意在里面留下血迹和匕首,企图制造李福江杀人的假象。
本以为自己能瞒天过海,没想到还是被苏瑶出卖了。静尘和尚懊悔不已,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陈知县听完他的供词,气得拍案而起,说道:“你这恶僧,身为出家人,却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实在是罪大恶极!来人,将他押入大牢,择日判斩立决!”
而李福江,因为是被冤枉的,陈知县将他无罪释放。李福江出狱后,对苏瑶感激涕零。他和妻子刘氏来到苏瑶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苏姑娘,若不是你,我这条命可就没了。你的大恩大德,我们夫妻二人没齿难忘。”
苏瑶连忙扶起他们,说道:“刘姐姐,李大哥,你们别这么说。咱们是好姐妹,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大哥蒙冤受屈。”
经过这件事情后,李福江彻底醒悟了。他不再游手好闲,而是找了份正经工作,努力赚钱养家。他和刘氏夫妻二人,带着一双儿女,过上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而那慈恩寺,因为出了静尘和尚这样的败类,名声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