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知府瘫坐在地上,双眸无神地看着前方,“还能怎么样?自然是等死.......”
魏夫人连忙抓着他的手臂,惊慌道:“不,老爷,我也不想死,我们府里不是还有家财吗?我们快些拿去换袄子,换粮食!”
魏知府仰着头无力道:“没了,都没了,我方才去库房看过,全都没了。”
魏夫人大惊失色,跌坐在地上,失了顷刻神,又道:“老爷,我们不如去街上找人先借一件衣裳,或者借一些粮,等熬过这几日,就进京找贺王.......”
魏知府眉头紧皱,绝望地摇了摇头,“你忘了,我们早就将这座城的百姓都赶出去,现在整个城内,就只剩下我们.......”
魏夫人急哭了,朝着自己大腿一拍,“早知道如此,我们当初就不该将他们赶走!”
“真是报应!报应!”
魏知府随后又吐出一口血。
零下几十度的天气,两人衣着单薄地在外冻了一宿,眼下五脏六腑都坏了。
待傍晚时,魏知府最先断气,闭上眼睛的时候,嘴里还不停喊着奚大人的名字。
“大人!大人!我知道错了,我不该听信贺王之言害你们满门,大人!”
他喊着喊着,脚一蹬,渐渐没了呼吸,但脸上的愧疚却久久散不去。
魏夫人趴在他身旁哭了一整夜,翌日独自一人离开安州,但能不能活着走过这冰天雪地,那就未知了。
翌日清晨时,林书棠和段砚洲已来到雁城。
雁城内虽说天气也冷,但是温度却在零度以上,没有下雪,只是断断续续下着雨。
这对于他们长期生活在冰川里面的人来说,已经是温暖适宜。
林书棠难得褪下了自己厚厚的披风。
两人从空间出来后,坐着马车从城门入。
上次长公主送了她一枚令牌,她拿着令牌可以自由出入。
虽说宣国和大渊国交好,但若是没有令牌,平常百姓无法进入宣国境内。
眼下大渊国又有瘟疫,更是难上加难。
马车缓缓前行,可以看到路上来来往往的商贩。
他们受灾瞧着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好,百姓的生活并未受太多影响,商铺门口的客人络绎不绝。
林书棠拉开马车帘子趴在窗口看着,穿来这么久,还是头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作烟火气。
她还看到了有人在拿着冰糖葫芦叫卖。
虽说现代有很多好东西,但是古代传统的手艺可不是现代的美食能比的。
一颗颗裹着糖衣的冰糖葫芦,瞧着就很美味。
许是因为林书棠看着冰糖葫芦时的眸子太亮,段砚洲立马心领神会,不等她反应过来,跳下马车。
等林书棠再回头时,发现段砚洲的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串冰糖葫芦。
“来尝尝看。”他说着,眸子里满是怜惜。
两人成婚之后,他还未让她吃过这一口甜,心里多少有些愧疚。
林书棠接在手中,尝了一口,味道酸酸甜甜,的确很好吃。
而且外衣的糖甜而不腻不粘牙,清脆可口。
林书棠递给段砚洲,“你也尝尝。”
段砚洲握着她的手,也咬下一口。
两人吃得腮帮子鼓鼓的,嘴里心里都是甜的。
马车继续前行,林书棠一路上看到了不少好东西,有雁城特有的绸缎,以及他们独特的发饰。
她终于忍不住,从马车下来,一路买买买。
当然除了买这些小玩意之外,她还没忘记买粮食。
雁城特有的吃食是风干牛肉。
林书棠买了十多斤,全放在马车里。
等他们到达长公主府的时候,已经将整个马车装满了。
林书棠手一挥,先全囤进空间里。
两人下马车来到府门前,报了姓名,很快府里就有仆人来相迎。
“原来是林掌柜,公主殿下一直在等着你。”
林书棠疑惑地问:“等我?”
宫女回道:“是的,林掌柜,您上次卖给公主殿下的妆粉,很受皇后娘娘喜欢,这不,皇后娘娘正问起是从何买。”
林书棠笑道:“今日我正巧也带来了一些。”
宫女听后很是欢喜,将林书棠带到了长公主跟前。
长公主今日涂了粉底液,脸颊白皙透亮,再加上他们古代的胭脂,整个人神采奕奕,仿佛一下年轻了十岁。
“林掌柜,你来了。”她笑着上前,“给你的五千担粮食已经准备好了,就在后院。”
林书棠行礼道:“多谢公主殿下。”
长公主将她扶起来,“不必多礼,这是你应得的。”
她说着,立马派人来倒茶,“林掌柜你的妆粉很受皇后娘娘喜欢,她想问问你这里是否还有?”
林书棠笑着回道:“有,我今日随身带了三十多瓶。”
长公主听她说有三十多瓶,脸上顿时满是笑,“够了,够了。”
她说着,朝身后的侍从唤道,“来人,快去,将银子搬来。”
五十两银子一瓶,三十多瓶,一共是一千多两。
但长公主这回却搬来了五千两银子。
“林掌柜,你瞧瞧。”
林书棠见状,眸中露出意外。
长公主在她耳边小声道:“皇后娘娘给了六千两银子我,我给你五千两,你好好收着,莫要被旁人知晓。”
林书棠恍然大悟,原来是长公主在皇后跟前提了价,然后从中赚取差价。
好在长公主够良心,给了她大头。
林书棠不计较这些,她要的,本来就是长公主这条人脉。
日后若是再有类似的生意,她就不用再经过苏钰章,直接和长公主交易便可。
当然,她也没忘记正事,将手中的家书递给她,“长公主,这是我七舅托我转交给你的书信。”
“你七舅?”长公主疑惑着,缓缓将书信打开,只见入目的是她熟悉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