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念之秀眉微蹙,指尖摩挲着那封古怪的求医信。
信纸粗糙,墨迹晕染,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诡异。
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预感,这趟行程,怕是不会太平。
夜幕低垂,马车轱辘辘地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顾念之撩开车帘一角,京城的夜景尽收眼底。
华灯初上,灯火阑珊,却也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着的一丝不安。
终于,马车停在了一处僻静的宅院前。
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环上的兽头锈迹斑斑,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宅院主人的没落。
顾念之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走了下去。
迎接她的是一位面容憔悴的老管家,他见到顾念之,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声音颤抖地说:“顾大夫,您可算来了!我家老爷的病……实在是太奇怪了!”
顾念之跟着老管家走进宅院,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一间昏暗的房间。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熏得人直皱眉头。
只见床榻之上,躺着一位形容枯槁的病人。
他面色苍白如纸,双眼紧闭,呼吸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更令人惊悚的是,他的身体竟然以一种诡异的姿势扭曲着,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拉扯着一般。
“这……”顾念之倒吸一口凉气,她行医多年,也算是见过不少疑难杂症,但如此奇特的病症,还是头一次见。
周围的家人们个个面露忧色,担忧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顾念之身上,仿佛在等待着她妙手回春。
顾念之定了定神,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为病人把脉。
指尖传来的触感冰冷而僵硬,脉象更是紊乱不堪,时有时无,仿佛风中残烛,随时都会熄灭。
她尝试着施针,然而,银针刺入病人的穴位,却没有任何反应,仿佛刺中的不是人体,而是一块冰冷的石头。
这下,顾念之彻底傻眼了。
她使出浑身解数,用尽了自己所学的各种医术,却都如同泥牛入海,毫无作用。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顾念之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是自己的医术不够精湛?
难道自己真的无法救治眼前的病人?
周围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家人们开始窃窃私语,怀疑顾念之的医术是否真的如传闻中那般神奇。
顾念之紧紧地咬着嘴唇,心中的压力越来越大。
她知道,自己不能放弃,无论如何也要找到救治病人的方法!
“顾大夫,要不……还是算了吧?”老管家小心翼翼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绝望。
顾念之没有回答,她只是死死地盯着病人那张苍白的面孔,脑海中飞快地闪过各种医学典籍中的记载。
突然,她注意到病人脖子上戴着的一块玉佩,那玉佩的颜色有些古怪,不像是普通的玉石……
“这玉佩……”顾念之喃喃自语,伸出手,想要仔细观察一番。
却不料,她的手刚碰到玉佩,病人的身体突然剧烈地颤抖起来,口中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嘶吼……
顾念之的心中突然闪过一丝灵光。
她迅速在脑海中检索着记忆中的古老医术,这疗法虽然从未有人尝试过,却说不定能有奇效。
她决定冒险一试。
“把那玉佩摘下来!”顾念之果断地吩咐道。
老管家愣了一下,但很快就颤抖着手将玉佩从病人的脖子上取下。
就在玉佩离开的一瞬间,病人的身体停止了颤抖,呼吸也逐渐平稳下来。
顾念之心头一松,但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她从随身的药箱中取出一根细长的银针,接着迅速点了几处关键的穴位。
她的手指如飞,银针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流光,仿佛施展了某种神秘的法术。
随着最后一针落下,病人的身体开始缓缓舒展,那曾经扭曲的姿势也渐渐恢复正常。
顾念之屏住呼吸,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片刻后,病人的脸色从苍白变得红润,双眼慢慢睁开,目光中充满了感激和生机。
“顾大夫,真是太神奇了!”家人们纷纷围着病人,眼中满是敬佩和感激。
神秘病人更是千恩万谢,颤抖着起身,向顾念之行了一个大礼:“多谢顾大夫,您真是救世主啊!”
顾念之微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疲惫。
她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但她的医术终于经受住了考验。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
顾念之抬头望去,只见太子楚炎缓步走进房间,他的眼神中满是爱意与敬佩。
他紧紧握住顾念之的手,温柔地说道:“念之,你真是我心中的女神。”
周围的人看着这对璧人,纷纷投来祝福的目光。
顾念之看着太子,心中充满了幸福,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
然而,就在这甜蜜的氛围中,一位家仆匆匆跑来,递给她一封来自顾府的信。
顾念之接过信,心中虽然有预感,但还是忍不住打开。
她的眼神在信纸上迅速扫过,笑容瞬间凝固。
“顾府派人送来的……”她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
周围的人顿时安静下来,等待着她的下一步行动。
顾念之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信中的内容,仿佛已经做出了某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