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狭路相逢
寒风如刀,割过北疆的大地,宣府城的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似在发出无声的战吼。林缚伫立在城墙上,目光紧紧锁住远方,那里,清军的营帐如黑色的潮水,在落日余晖下隐隐浮现。大战一触即发,每一个守城士兵都屏气敛息,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将军,清军先锋已至城下!”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声音里带着紧张与亢奋。
林缚点头,沉声道:“传令,按计划行事,不可慌乱。”他的眼神冷静而锐利,扫过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士兵,试图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一丝慌乱,然而看到的只有坚定与决绝。
城下,清军的阵营中,一员威风凛凛的将领纵马而出,正是多尔衮的弟弟多铎。他身披黑色战甲,眼神中透着与生俱来的傲慢与狠厉。多铎抬头望向城墙,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城上的人听着,我乃大清豫亲王多铎,劝你们早早投降,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林缚闻言,心中一凛,他深知多铎的威名。多铎在清军将领中以勇猛善战、谋略过人着称,曾多次立下赫赫战功。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大声回应道:“多铎,你休要张狂!这是大明的疆土,岂容你等蛮夷放肆!有本事,就来试试我大明将士的厉害!”
多铎脸色一沉,被林缚的话激怒,大手一挥:“攻城!”
刹那间,清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冲向宣府城。前排的士兵手持盾牌,组成一道坚实的防线,掩护着后面的士兵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前进。城墙上,林缚一声令下,火炮齐发,炮弹如雨点般落入清军阵营,炸得清军血肉横飞。但清军毫不畏惧,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进。
“放箭!”林缚再次下令,城墙上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箭雨如蝗,清军纷纷倒下。然而,多铎指挥有方,清军迅速调整阵型,很快便逼近了城墙。
云梯搭上城墙,清军士兵如蚂蚁般向上攀爬。城墙上的明军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林缚手持长枪,身先士卒,冲入敌群。他的枪法凌厉,每刺出一枪,便有一名清军倒下。士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
多铎在城下见攻城受阻,心中恼怒。他仔细观察着战场形势,发现明军在城墙的左侧防守较为薄弱,于是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骑兵,绕到城墙左侧,准备发动突袭。
林缚察觉到了多铎的意图,他心急如焚,立刻带领一队士兵前往左侧城墙支援。就在多铎的骑兵即将冲到城墙下时,林缚赶到了。
“放滚木礌石!”林缚大喊一声,城墙上的士兵们将准备好的滚木礌石推下,砸向清军骑兵。多铎见状,连忙勒住战马,指挥骑兵躲避。但仍有不少骑兵被砸中,人仰马翻。
多铎心中暗自惊叹,他没想到林缚能如此迅速地识破他的计谋并做出应对。他望着城墙上的林缚,眼中露出一丝敬佩,但更多的是不甘。
“哼,林缚,你果然有点本事。但这宣府城,我今日势在必得!”多铎咬着牙说道。
此时,天色渐暗,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铎见一时难以攻破城池,便下令收兵。清军缓缓退去,战场上留下了一片狼藉,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大地。
林缚望着清军退去的方向,心中明白,这只是清军的试探性进攻,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他转身对士兵们说道:“兄弟们,今日大家都辛苦了。但清军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修复城墙,补充物资,准备迎接更激烈的战斗!”
士兵们齐声应道:“是!”声音虽疲惫,但充满了斗志。
回到军营,林缚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营帐内,气氛凝重,众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与忧虑。
“今日这一战,大家都看到了清军的实力。多铎此人,绝非等闲之辈。我们必须想个万全之策,才能守住宣府城。”林缚说道。
一位将领起身说道:“将军,清军骑兵太过厉害,我们在野外很难与之抗衡。不如我们坚守城池,等待援军。”
林缚摇头道:“等待援军固然是个办法,但我们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们要主动出击,寻找清军的弱点。我观察到,清军的粮草补给线较长,我们可以派人去偷袭他们的粮草,打乱他们的部署。”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林缚挑选了一支精锐小分队,由他的心腹将领带领,趁着夜色,悄悄出城,向清军的粮草营地进发。
而此时,清军大营中,多铎也在与将领们商议着下一步的进攻计划。他深知林缚不好对付,但他也绝不会轻易放弃。
“明日,我们集中兵力,全力攻城。同时,加强粮草营地的防守,防止明军偷袭。我就不信,攻不下这小小的宣府城!”多铎目光坚定地说道。
一夜过去,黎明的曙光洒在宣府城上,新的一天到来,战争的阴云却愈发浓重。林缚和多铎,这两位战场上的对手,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着最后的准备,一场决定北疆命运的大战,即将再次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