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的硝烟渐渐散去,空气中仍弥漫着血腥与焦糊的气味。辰栎紧握着那封信,手微微颤抖,脸色惨白如纸。艾歆关切地望着他,心中满是担忧:“王爷,信中到底写了什么?您的脸色如此难看……”辰栎仿若未闻,眼神空洞地盯着信纸,脑海中一片混乱。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低沉:“艾歆,朕……不,我可能并非皇室血脉。这信中说,当年先皇驾崩之际,后宫争权,我母妃被卷入一场阴谋,为护我周全,将尚在襁褓的我与另一婴儿掉包。”艾歆瞪大了眼睛,捂住嘴,满脸的震惊与难以置信:“这……这怎么可能?王爷,您别慌,说不定是有人故意伪造信件,想要扰乱您的心志。”
辰栎苦笑着摇头:“我也希望如此,可这信中的细节、诸多隐秘之事,绝非外人能轻易知晓。”他抬头望向皇宫的残垣断壁,往昔的荣耀与尊贵在这一刻仿若成了笑话,心中满是迷茫与痛苦:“我多年来为皇室尽忠,为江山社稷出生入死,到头来,竟连自己是谁都不清楚……”
艾歆心疼地握住他的手:“王爷,无论您的身世如何,您就是我认识的那个正直、善良、心怀天下的辰栎。身份不过是个名号,您所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辰栎反握住她的手,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可眼神中的阴霾并未消散。
林羽走上前来,神色凝重:“王爷,此事事关重大,切不可轻信。我们需回王府,从长计议,暗中调查信中所言真伪。”辰栎微微点头,一行人带着沉重的心情返回王府。
王府内,气氛压抑得仿若能让人窒息。辰栎将自己关在书房,反复研读那封信,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到破绽或线索。艾歆在门外徘徊,几次想敲门进去安慰,却又怕打扰他。“王爷,您开门吧,吃点东西,别把身体累垮了。”艾歆轻声呼唤,可门内毫无动静。
直至深夜,辰栎才打开门,他面容憔悴,眼中布满血丝:“艾歆,我想去寻找真相,无论如何,我不能不明不白地活着。”艾歆点头:“王爷,我陪您一起去。您想去哪里?”辰栎沉吟片刻:“信中提及,当年知晓此事的一个老嬷嬷被发配到了边疆,我想去找到她,问个清楚。”
林羽听闻,主动请缨:“王爷,此行路途遥远,又充满未知,我陪您一同前往,也好有个照应。”辰栎心中感动:“林羽,多谢你。有你在,我安心许多。”
次日清晨,辰栎、艾歆和林羽带着几名侍卫,踏上了前往边疆的征程。一路上,辰栎极少言语,望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致,心中五味杂陈。艾歆默默坐在他身旁,偶尔递上水壶、干粮,用行动给予支持。
边疆,黄沙漫天,狂风呼啸,吹得人几乎站立不稳。他们四处打听老嬷嬷的下落,历经艰辛,终于在一个偏远的村落找到了她。老嬷嬷已是风烛残年,眼神浑浊,看到辰栎等人,满是警惕:“你们是谁?找我何事?”
辰栎上前,恭敬地说道:“嬷嬷,我是辰栎,听闻您知晓一些关于我身世的隐秘之事,特来向您请教。”老嬷嬷瞪大了眼睛,仔细打量着辰栎,良久,才长叹一声:“我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她缓缓道出当年的真相:原来,辰栎的生母是一位不得宠的妃嫔,因无意撞破后宫宠妃与外臣勾结的阴谋,被设计陷害,为保辰栎性命,无奈之下只能出此下策。“孩子,你本不该承受这些,这些年,苦了你了……”老嬷嬷说着,浑浊的眼中泛起泪花。
辰栎听完,跪地,泪流满面:“嬷嬷,多谢您告知真相。”起身时,他心中却涌起一股怒火,暗暗发誓,定要揪出当年的幕后黑手,为母妃报仇。
回到王府,辰栎仿佛变了一个人,眼中时常闪过凌厉的光芒,整个人透着一股决绝之气。他开始暗中调查当年参与阴谋的人,可就在调查逐渐有眉目的时候,王府又出事了。
一名侍卫匆匆入内禀报:“王爷,不好了!小翠又不见了,而且,在她房间里发现了这个……”说着,侍卫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想要知道你母妃死亡的真相,明日城外山谷见,只许你一人来,否则,你永远别想知晓。”辰栎接过纸条,脸色大变:“可恶!又是这些人,竟敢拿我母妃之事做文章。”
艾歆心急如焚:“王爷,这肯定是陷阱,您不能一个人去。”辰栎握紧双拳:“即便明知是陷阱,我也不能放过这个知晓真相的机会。艾歆,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然而,当辰栎次日独自赶到城外山谷时,却发现山谷内空无一人,只有地上的一滩血迹触目惊心。辰栎心中一惊:“小翠……”他环顾四周,大声呼喊:“是谁?给我出来!”可回应他的只有山谷的回声。这血迹是小翠的吗?她遭遇了什么?幕后之人究竟还藏着什么阴谋?诸多悬念,仿若浓重的阴霾,再次笼罩在辰栎心头,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迷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