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天圣八年,仲夏。
汴京城的街道上人流如织,各色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正值晌午时分,街边茶肆酒楼中飘出阵阵香气,勾人食欲。
一名身着青衫的年轻人站在城门口,仰望着\"汴京\"二字的牌匾,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就是华千机,刚从医道圣地——终南山下来,准备在汴京开创自己的医馆。
\"师父说得对,要想验证医术,就得到这人间烟火最浓的地方。\"华千机轻声自语。
刚走进城没多远,他就被眼前的繁华震撼了。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店铺一眼望不到头:
成衣铺、首饰店、茶肆、酒楼......处处彰显着这座东都的富庶。特别是那些食肆酒楼,更是门庭若市,显示出汴京人独特的饮食文化。
正欣赏间,突然听到一阵骚动。
\"让让!让让!开封府的人来了!\"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一队衙役簇拥着一位面容清瘦、神情严肃的官员疾步而来。
\"是包大人!\"有人低声惊呼。
华千机心中一动。包拯,现任开封府推官,以刚正不阿闻名,更有\"包青天\"之誉。没想到刚入城就能遇到这位传奇人物。
包拯似乎是在勘察什么案件,在一家酒楼前停下。这是一家颇有名气的\"醉仙楼\",此时却拉起了白布,显然出了事。
\"大人,\"一名衙役报告,\"死者是醉仙楼的大厨王永昌,今早被人发现死在厨房,初步判断是中毒身亡。\"
包拯皱眉:\"可有嫌疑人?\"
\"暂时没有明显线索。不过......\"衙役压低声音,\"昨晚死者做了一桌'龙凤宴',据说是给......\"
\"进去说。\"包拯打断他,转身要进酒楼。
这时,华千机突然开口:\"大人且慢。\"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几名衙役立即上前,作势要阻拦。
\"你是何人?\"包拯转身,锐利的目光打量着华千机。
\"在下华千机,是个游方医者。\"华千机拱手,\"方才听闻此案与中毒有关,或许能为大人提供些许帮助。\"
包拯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在判断这个年轻人的可信度。
\"你既是医者,可懂得验尸之法?\"
\"略知一二。\"
包拯沉吟片刻:\"那就请你一同看看吧。\"
衙役们面面相觑,但没人敢质疑包拯的决定。
华千机跟着进入醉仙楼。酒楼内一片凌乱,显然经过一番搜查。他们来到后厨,死者仰面躺在地上,面色发青,身体已经僵硬。
华千机仔细检查了尸体,又查看了周围的环境,特别是灶台附近的各种调料和食材。
\"大人,\"他站起身,\"我有个发现。\"
\"说。\"
\"死者确实是中毒,但不是被人投毒,而是......\"华千机走到灶台前,指着一个调料罐,\"这个'玉魂香'出了问题。\"
\"玉魂香?\"包拯问。
\"是一种珍贵的香料,用来提升菜品的香气。但这罐玉魂香已经变质,与某些食材混合后会产生剧毒。\"华千机解释。
他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丹药:\"大人可以找人试试,把这个药丸放入变质的玉魂香中,若是药丸变黑,就能证明我说的是对的。\"
包拯让衙役照做,果然药丸很快变成了漆黑色。
\"这么说,这是一起意外?\"有衙役问。
\"未必。\"华千机说,\"玉魂香极为名贵,使用时都会仔细检查。像王大厨这样的行家,不可能不知道它已经变质。除非......\"
\"除非有人故意调换了他的香料。\"包拯接过话。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动。
\"出大事了!礼部侍郎家的公子也中毒了!正是昨晚在这里吃的酒!\"
包拯眼神一凝:\"果然另有隐情。华医者,请随我一同查看。\"
华千机点头。他知道,这个案子恐怕没那么简单。而他,也将因此卷入一场惊心动魄的调查之中......
汴京城门外的茶肆里,华千机正小口啜饮着一碗胡椒汤。
这是汴京独特的解暑饮品,用生姜、胡椒和数种香料熬制,据说能祛湿降暑。但在华千机看来,这配方还有改进的空间。
\"要是加入些紫苏叶,不仅能增加清香,还能加强疏散的功效。\"他在随身的医案上写下这个想法。
茶肆的老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见这个年轻食客对着碗里的汤仔细研究,不禁好奇地凑过来:\"小哥是第一次来汴京吧?\"
\"是啊,\"华千机放下笔,\"想在这里开个医馆。\"
\"医馆?\"老板上下打量他,\"小哥看着年纪轻轻的......\"
华千机习惯了这种怀疑的眼神。二十出头的年纪,在这个以年资论辈分的行当里确实太年轻。但他有自己的傲气——不是狂妄,而是源于对医道的执着。
\"师父说过,医者济世,贵在用心,不在年岁。\"他淡淡一笑。
正说着,街上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只见一群衙役疾步而过,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
\"出什么事了?\"茶肆老板探头张望。
一个小贩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醉仙楼出人命了!王大厨死了!\"
\"什么?\"老板大惊,\"王永昌?\"
华千机注意到老板的反应:\"你认识那位王大厨?\"
\"谁不认识啊!\"老板叹气,\"王永昌可是汴京城数一数二的名厨,他的'龙凤和鸣'更是连御厨都要来讨教的名菜......\"
华千机若有所思。作为一个医者,他深知饮食与养生的关系。一个优秀的厨师,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民间的医者。
\"我去看看。\"他放下碗,起身要走。
\"诶,小哥......\"老板还想说什么,但华千机已经消失在人群中。
醉仙楼门前围满了看热闹的人。衙役正在驱散围观者,但议论声依然此起彼伏。
\"听说是中毒...\"
\"昨晚还做了一桌大席...\"
\"可惜了这么好的手艺...\"
华千机站在人群中,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他注意到醉仙楼的后巷似乎通向一个小市场,那里有不少贩卖香料的摊位。
正思索间,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肃静!\"
人群立刻安静下来。只见一位身着乌纱官服的瘦削男子在衙役护卫下大步走来。
\"是包青天!\"有人低呼。
华千机早就听说过包拯的大名。此人为官清正,断案如神,更难得的是秉持着\"天理、国法、人情\"的处事原则。
\"这种案子,他应该会需要一个懂医理的人......\"华千机心中暗想。
果然,当他听到案情涉及中毒后,立即上前表明身份。
包拯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看透人心。但华千机坦然面对,他知道自己的专业素养经得起考验。
进入醉仙楼后,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但在这香气中,华千机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
\"这是......\"他皱了皱鼻子,\"玉魂香变质的气味。\"
检查死者遗体时,华千机特别注意到死者的指甲和嘴唇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青紫色。这是某些毒物特有的症状。
\"大人,\"他指着死者的手,\"你看这些细微的抓痕,说明死者在中毒后曾试图呕吐。但玉魂香变质后的毒性极其霸道,一旦入口,很难靠呕吐排出。\"
包拯蹲下仔细查看:\"你说的玉魂香,可是那种来自西域的珍贵香料?\"
\"正是。\"华千机走到灶台前,\"正常的玉魂香呈淡金色,有一种独特的清香。但这罐......\"
他小心地打开调料罐,一股浑浊的气味飘出。
\"变质的玉魂香会散发出这种特殊的气味,\"他解释道,\"而且会与某些食材发生反应,产生剧毒。比如......\"
他环顾厨房,很快找到了证据:\"这里有新鲜的河豚。河豚本身就含有微量毒素,如果配上变质的玉魂香......\"
\"会成倍增加毒性。\"包拯接过话。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匆匆跑来:\"大人,查到了!昨晚王永昌确实做了一桌'龙凤宴',是给礼部侍郎家的公子洪公子接风。\"
\"洪公子?\"包拯眉头紧锁,\"他不是在京城任职吗,为何要接风?\"
\"听说是刚从江南回来......\"
话音未落,外面又传来一阵骚动。礼部侍郎家的公子也中毒了!
\"有劳华医者随我一同前往。\"包拯说。
华千机点头。他已经感觉到,这个案子背后似乎藏着更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