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开通边贸有利也有弊。
能在汉人自己的土地上买到价格低廉的西域各国的物品自然是利,可允许各国商人入关行商,也就代表了流动的各国商人会带来不可控的危险。
没人比楚宴更懂匈奴人。
他们野性未退,不堪教化,对汉人肥沃的土地和财富觊觎已久。汉人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都没少跟他们打仗。
匈奴人和汉人是死敌,他们出现在的朔州城,肯定不会只是做买卖这么简单。所谓的和平条约,只是他们休养生息的手段。
匈奴人天生狼性,是真正养不熟的白眼狼,他们觊觎中原的沃土已久,他们他们大乾露出一点点疲态,他们就会卷土重来。
“想什么呢?走啊,我们买石头去。”
池七拽紧楚宴的衣袖,也不管他走不走神,拽着他就往那匈奴人的摊子拖。
“客人,看看,我鬼鬼鬼……”那匈奴男人操着生硬的官话招呼池七,抬头看到楚宴的脸,吓的两眼大睁,嘴巴哆嗦的都结巴了。
池七一见是认识的,不由后退到楚宴身边,以手掩唇小声问他,“宴哥,你杀他全家了?”
楚宴认真想了想,这还真有可能。
不过怕池七以为他滥杀无辜,楚宴还认真解释道,“楚家军只杀敌人,不对我们举刀的老弱妇孺,即便是匈奴人也是不碰的。”
楚宴这辈子杀的多了,在哪儿碰到都很正常,因此他眼睛都没眨的看着那个瑟瑟发抖的匈奴人,道:“起来!我大乾朝的皇帝既然开通边市,允许你们匈奴人来我大乾的土地上做买卖,我与你们以往的恩怨就已经揭过了。
今日,我们就是来你这儿买石头的客人。有朝一日,你们匈奴若是再犯我大乾,我们再在战场上见真章。”
“我我我,卖宝石,不是石头。”
这匈奴人还挺较真,明明都快吓死了,听楚宴说是来买石头的,还不忘大声给自己的宝石正名。他一咕噜从地上爬起来,一边抹汗一边还不忘冲池七招手,“看看,便宜。”
摊子上的各色宝石,绿松石,珊瑚珠和天珠,蜜蜡,池七早就用精神力看过了,东西是真东西,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会真的便宜卖他们。
池七不懂就问,“可以买吗?”她扭头小声问楚宴。
“买啊,为何不买?”
楚宴神色淡然的道,“匈奴人虽然不做人,但是做买卖还是挺讲信用的。”
那匈奴人显然是听得懂官话的,只不过说的不好而已。听楚宴说他们匈奴人不做人,他气愤的狠狠瞪了楚宴一眼,拍着胸膛大声叫道,“公平,信用。”
“既然这样……”池七指指摊子上的东西,道,“你这摊子上的东西一共多少钱?”
这话问的那匈奴男人都愣住了,“你-都要?”
“对。”池七点点头,随即又不满意道,“除了摊子上摆的,你还有别的宝石吗?要是都是这个品质的就都拿上来吧,我都要了,你看看一共多少钱?”
“有,有。”
匈奴男人高兴坏了,从摊子底下提上来一个大皮袋子和一大捆大小不一,毛色也不一的皮毛,然后兴奋的朝池七伸出一只大手,五指摊开道,“全部,五百两。”
这年头的宝石这么不值钱的吗?
池七吃惊的眼睛都瞪圆了。
她对大乾朝的物价不熟,所以只能转头询问的去看楚宴。
楚宴能说什么?“你要喜欢就买吧。”
大乾朝的南北物价差异本就大,以这个匈奴人手里的宝石和毛皮成色来说,这么多东西在朔州城卖的不算贵,但若拿到洛阳就是白菜价。
池七懂了。
不过买东西嘛,再便宜也要砍价。
要不杀价,就跟没买似的,哪儿还有什么趣味?!
所以池七漫不经心的伸出手,比了个四,说:“贵了,四百两吧。”
这可把那匈奴人给气坏了。他愤怒的挥着手,用力拍了拍那一大捆毛皮,大声叫道,“不行,便宜,四百九十两。”
池七没想到这人这么不经逗,转头看了看楚宴,见他一脸宠溺的看着她,就对他灿烂一笑,然后摆出一张晚娘脸,转回头去冲那匈奴男人怼道:
“便宜啥呀便宜,我可是要买你摊位上的所有东西耶,买这么多东西,你就只给我少十两银子?能不能有点诚意啊?四百……二十两吧,就四百二十两怎么样?”
“不行,宝石,大!”
匈奴男人瞪着池七,急的脸都红了,从装着各色宝石的皮袋子里抓出一把宝石,让她看品质,“看看,大!”
池七听话的顺势伸手抓了把宝石在手上把玩。
这些宝石小的有鹌鹑蛋大小,大的则有鸽子蛋大小。放在末世前,这一袋子宝石能价值几十个小目标,可在这古代世界,加上那一大捆皮毛也才卖五百两。
这物价便宜的简直就跟白捡似的。
“毛皮,好。”匈奴男人见池七对宝石没表示不满,又提着毛皮让她上手试试手感。
池七挨个儿在那捆毛皮上捋了一把,肯定的点点头道,“你的货确实不错。”
可货再好也不妨碍她砍价呀。
“不过四百九十两还是太贵了,要不咱们各退一步,就四百五十两怎么样?”
匈奴男人急的跺脚,憋了半天才困难的挤出一句,“不行!”
池七见他这样也来脾气了,双手环胸道,“就四百五十两,不然我不要了。”
“好皮!好皮!”匈奴男人操着生硬的官话,用力拍打着那捆毛皮,气的小辫子都快竖起来了,“四百九十两,便宜!”
两人的争吵声引的四周百姓迅速跑过来围观。
远远跟在楚宴身后的亲卫见人群围拢,立即冲了过来护在池七和楚宴四周。
汉人和匈奴人的仇恨已经积蓄了几百年,可不会因为乾帝开放边市而释怀。
朔州城的百姓是受制于皇命,才能容忍匈奴人在朔州城摆摊。
朔州百姓平时不冲他们动刀子已是仁至义尽,这会儿看到匈奴人跟池七争吵,哪里还忍不得,纷纷都对匈奴男人怒目而视,大声的叫骂指责起来。
这可把匈奴男人给气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