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奶奶进门时背脊挺直,步伐稳健,显得自信满满。
优雅地坐在桌旁,看到筐里的营养液时,眉毛微微一挑。
门关上,春天轻轻推着夏天,示意他上前与老太太交谈。
秋天则安静地回到桌边,继续学字。
老太太看到夏天走近,亲切地拉起他的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
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关切地问:“夏天,看你又长高了,你爸出门了吗?”
夏天轻声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疏离:“对。”
话音落下,房间内陷入了一片寂静。
宋奶奶一时无言,心中疑惑这孩子何时变得如此沉默。
她目光转向春天,轻声说道:“春天,去给奶奶烧点水。”
春天躲在木墙后观察着,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急忙过去倒水。
杯子递过去,却被老太太瞪了一眼,笑着说:
“春天啊,奶奶年纪大了,喜欢喝热的,给我烧点热水就行。”
老太太说完,脸上又恢复了慈祥的笑容,但那微微紧握的双手透露出她的不悦。
春天愣了一下,心想:这难道不是热水吗?
夏天接过水杯,放在桌上,向宋奶奶解释:
“奶奶,这水是烧开过的,现在温度刚好,您喝吧。”
宋奶奶显得有些惊讶,声音都提高了:
“是吗?你妈妈终于明白了,我早就说过喝生水不健康。”
夏天低声应了一句:“嗯,是的。”
他本来就话少,能答一句都算好的了。
春天看不过去,硬着头皮走近宋奶奶,关切地问:
“奶奶,您喝水,雨停了就赶紧过来了吧,路上还顺利吗?”
宋奶奶放下杯子,发出轻微的响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不自己来,还能怎么办?你们也不去看我,宋建材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忘了我这个老娘。”
春天赶紧解释:“哎呀,这不是最近家里事多嘛,前几天秋天发烧,都躺进治疗仓了,我们家还被人半夜闯门。”
都没提自己受伤的事,手上绑着绷带呢,有心人,不用说,都能注意到。
宋奶奶眉头微微皱起,关心地问:
“秋天躺治疗仓了,那得花不少积分吧?你妈妈很会持家啊!”
春天心里有些不悦,但脸上还是保持着乖巧的笑容,顺着话题说:
“没办法,不治疗人就该没了。”
宋奶奶听完,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喝了口水,放下杯子后才开口:
“秋天怎么老是出意外?你看长荣一天天的能吃能跳。我年轻的时候为了这个家省吃俭用,现在你们也要懂得节俭。”
听完话,春天脸上就带着愁容,声音低低的:“是啊,这几支营养液就是我们家这个月的全部食物了。”
她早就注意到,老太太盯着装营养液的筐子,心里暗想:这下看你还不好意思拿不。
宋奶奶听完,身子稍微向后靠在墙上,嘴角轻微下撇,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
“我之前还夸呢,佩英一向都是个孝顺的孩子。”
说完,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春天,语气带着一丝嫌弃:
“你这手怎么了?还有头发剪得乱七八糟的,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像什么样子?”
夏天见春天要开口,赶紧提高声音打断:
“奶奶,您一路过来辛苦了,喝支营养液,休息一会儿吧,我爸妈晚上才能回来。”
宋奶奶看到夏天递过来的营养液,笑得慈祥,声音温柔得快滴出水来:
“乖孙孙,都知道心疼奶奶了,这么懂事,奶奶没白疼你。”
春天在旁边听得浑身不自在,房间太小了。
她连想去角落种蘑菇的地方都没有!
夏天平静的脸庞也裂开了一点,随后恢复冷静:
“奶奶,你喝了,休息下。”
他也有点招架不住啊。
宋奶奶已经67岁高龄,一路奔波加上爬楼梯,确实让她感到疲惫。
接过营养液喝了之后,便走到胡佩英的床上躺下休息。
见宋奶奶睡下,春天飞快坐到桌边,手指在腕表上敲打着消息:她怎么今天会来?
夏天看了一眼,挑了挑眉,摇头表示他也不清楚。
春天又给胡佩英和宋建材发消息:“宋奶奶来了,喝了营养液已经睡下,可能晚上会留在这里。你们做好准备。”
这是原身家惯例了,每次宋爸爸发工资后,宋奶奶都会过来住上一两天。
只是这次提前了很多,具体原因还得等宋建材他们回来才知道。
宋奶奶一来,屋子里的气氛似乎变得有些微妙,春天感到有些不自在。
于是在腕表上敲出一行字:你的床给我睡,或者你把我抬上去。
夏天看后,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春天。
春天理直气壮地点头:对,就是你看到的那样,你姐姐我手疼,要去睡觉,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别叫醒我。
夏天没忍住,抽过腕表,打出一排字:你可要点脸吧!去睡。
春天看完,放下腕表,疲惫地倒在床上,疼痛似乎也随着她的意识渐渐模糊,不久便在昏暗的光线中进入了梦乡。
胡佩英一收到消息,心里就急切地想要往回赶,但想到春天的伤势和家中紧张的积分。
她只能加快步伐,希望今天能有所收获。
即使不换成积分,至少也能给春天补充一些营养。
来到这里几天,虽然营养液能填饱肚子。
但胡佩英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人还是得吃真正的食物,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
转头对邱娟解释道:“我婆婆突然来了,我们今天得早点回去。”
邱娟了解胡佩英家的难处,今天出城本就打算在附近转转,探探情况:“行,我懂。”
记忆中那块折耳根地位于变异树林的左侧,离城墙马路更近一些。
今天刚下过雨,树林里空无一人。
一路上行人众多,城门外虽然还留有战斗后未及时清理的血迹,但路上的痕迹已经被新长出的草遮盖了。
她俩一路过来都很安静,到达折耳根地时,还没有人。
折耳根的根是最美味的部分,凉拌起来特别好吃。
如果能再找到一些调味品,那就更完美了。
邱娟对折耳根并不感兴趣,已经走到旁边去忙别的了。
胡佩英也不浪费时间,手脚麻利地开始检测。
折耳根因为很少有人挖掘,所以理论上绿灯的几率相当大。
检测到黄灯的,胡佩英不想放弃,继续进行测试,果然发现其中有绿色的。
她立刻拿起锄头开始挖掘,顺着根茎深入土地,一连串的绿色折耳根被挖了出来。
折耳根的根茎粗细不一,但不久胡佩英就挖了一斤。
她心中暗自高兴,虽然折耳根在市场上卖不出价,但绿灯区的折耳根却是个例外,黄灯的也足够一家人食用了。
继续往前刨了一小段,在一株粗大的主根下,锄头突然发出清脆的撞击声,似乎是碰到了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