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易中海的现状,与这位聋老太太可谓如出一辙,他们的生活轨迹惊人地相似。
易中海对餐桌上的前三个菜还抱有期待,他相信自己仍能够品尝到那三个菜。
毕竟,他在四合院中享有一定的威望,曾是轧钢厂里备受尊敬的高级钳工。
然而,他内心深处最担忧的,莫过于像聋老太太一样,无法享受到清明节和中元节时,有人供奉供奉的第四道菜。
王龙是一个深受现代思想熏陶的人,对此感到难以理解。
他固然能理解易中海,急于为自己的晚年找到依靠的心情,但却无法认同易中海的思维方式。
在他看来,易中海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灵活地处理自己的“绝户”问题。
经过一番对聋老太太的吊唁后,王龙便迫不及待地请假回家,而许大茂则必须返回保卫处继续工作。
两人的职位差异显而易见,许大茂对此毫无怨言,反而热心地叮嘱王龙要好好休息,切勿劳累。
王龙一旦回到家中,便不由自主地沉思起来。
他觉得易中海的境遇实在可怜,甚至比聋老太太还要凄凉。聋老太太至少还能享受到风光大葬,
而如果易中海,那些不光彩的事被曝光,他恐怕不仅要面临警方的调查,甚至可能要坐牢,或是被发配到遥远的大西北去吃沙子。
在王龙眼中,易中海的所作所为,实在对不起他所受的待遇。
王龙在思考,易中海作为一个高级钳工,放到后世绝对是高精尖技术人才。现在他的工资却只有区区99块钱,如果放在后世,至少也能拿到上万的工资。
易中海这么大年纪,本应享受生活,却为了存钱而节衣缩食。他辛苦攒下的那些钱,在后世或许能让他成为一个百万富翁。
有了这些钱,他何必像现在这样辛苦地,寻找养老的依靠呢?找个合适的养老院,安度晚年,不是更好吗?而且,易中海还有退休金可以依赖。
但王龙的这些想法,对于易中海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如果易中海知道王龙的这些想法,他一定会愤怒地反驳。他会告诉王龙,自己自幼便父母双亡,没有一个亲人,只有一个相依为命的老伴。
他们被称为“绝户”,这个称呼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是何等的沉重和刺痛人心。
易中海会质问王龙,是否真的以为他愿意去算计贾东旭、算计傻柱、算计聋老太太,甚至是算计整个四合院的人。
他不愿意,但现实却逼得他不得不这么做,只为了让自己在老年有所依靠。
易中海还会告诉王龙,他之所以想要控制,整个四合院的舆论和人们的思想,
是为了让年轻人在他老去之后能够孝顺他,听从他的话,让他的晚年生活能够幸福美满。
如果王龙能够知道易中海的这些想法,他或许也会反驳,认为易中海的做法太过极端,
试图掌控整个四合院的舆论和人们的思想,人们怎么可能不反抗?
想到这里,王龙突然想起了后世的情景。在《情满四合院》的后期,四合院里的邻居们几乎都搬走了。
这是不是也说明了,他们无法忍受被安排的生活、被安排的思想,以及被安排的子孙后代,在他们几个人的安排下生活?
这些邻居们是不愿意的,所以他们选择了离开。
王龙越想越觉得这个推理有道理,他认为这件事情,百分之八九十是有这方面的因素的。
正当王龙陷入沉思的时候,门口传来了争吵的声音。
王龙立刻从院子里走出来,朝着自家的西厢房走去。当他到达西厢房时,他看到自己的母亲正在和傻柱争吵。
王龙不明所以地上前拍了拍母亲的肩膀,让她退后一步,然后直接对傻柱说道:
“傻柱儿,这个是什么意思,要知道轧钢厂对你的调查还没有解除呢,只不过是因为聋老太太去世,才暂时让你回来。你现在竟然敢来找我家的麻烦?”
众人听到王龙的话,脸色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但很快,傻柱恢复了平静,他看着王龙说:“王龙,你不要转移话题。今天这件事就是你家的错。
咱们四合院的邻居们,都在为聋老太太的去世忙碌,都在为她的丧礼做准备。为什么你家就特殊?
你让你妈带着你媳妇儿来四合院帮忙,有什么不可以?”
王龙听到傻柱的话,转头问自己的母亲到底是怎么回事。
母亲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告诉王龙事情的经过。她知道王龙不会无理取闹,即使家人犯了错,他也会坚决维护,然后在私下里教育家人。
王龙的母亲也明白儿子的想法,但她认为这次家里确实有理,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对王龙说:.
“儿子,这件事咱们家有理,咱们不怕他。傻柱要求我带着你媳妇儿去帮忙,我去本来没有问题,
但是你媳妇儿现在怀孕了,而且这是聋老太太的丧宴,怎么能让孕妇出席这样的场合?”
王龙听着母亲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