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拍卖大厅里,喧闹之声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场备受世人瞩目的特殊竞拍活动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这场竞拍的焦点人物,正是那位声名远扬、誉满九州,以妙手回春之术闻名天下的神医——苏瑶。
此时此刻,各方势力都如同饿狼一般虎视眈眈,紧紧地盯着台上那个即将被拍除的目标。他们心中满怀期待,都渴望能够成功地将这位神医请回到自己家的府邸之中。因为对于这些权贵们来说,家中那些养尊处优、娇贵无比的嫡子嫡女们的身体健康可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只要能把苏瑶请回去,让她施展神奇医术,为孩子们驱散病痛的阴霾,并精心调养身体,那么家族未来的繁荣昌盛也就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只见在大厅的正中央位置,一座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高台拔地而起。在高台之上,静静地横卧着一块温润通透、莹润欲滴的玉牌。这块玉牌散发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光泽,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它不仅仅只是一块普通的玉石,更是象征着神医苏瑶此次珍贵出诊机缘的唯一信物。谁若能最终得到这块玉牌,就意味着获得了邀请苏瑶前往府上看病的权利。
再看台下,诸位来自天潢贵胄之家以及各品阶官员府邸的代表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神情严肃而专注。他们的目光如炬,炽热似火,其中所蕴含的志在必得的决心仿佛要将这周围的空气都燃烧起来一般。每个人都紧握着手中的竞价牌子,时刻准备着在关键时刻一举拍下那块梦寐以求的玉牌。整个场面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一触即发。
皇家的包厢内,装饰之奢华简直令人咋舌,锦缎织就的帷幕在微风的轻抚下悠悠晃动,仿若在无声地诉说着皇家的威严与富贵。一位身着华丽锦袍、嗓音尖细如针的太监正拿捏着腔调说道:“咱家此番可是奉了贵妃娘娘的懿旨,无论如何都要将这神医请回宫中。小皇子近些日子来茶饭不思,每至夜间更是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可把娘娘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寝食难安呐。”身旁一位面容沧桑、眼神却透着精明的老嬷嬷赶忙点头应和道:“可不是嘛,这苏瑶神医那可是有着起死回生之能,妙手回春之术,若能有幸得她出手医治,小皇子必定能药到病除,恢复往日的活泼康健。”
而在另一侧官员家的席位上,一位三品大员正神色凝重地捻着颔下那稀疏的胡须,对身旁那位毕恭毕敬、低眉顺眼的幕僚低声说道:“我家那嫡女打从出生起便身子孱弱,好似那风中残烛,这些年寻遍了世间的名医,各类珍贵药材也如流水般耗费无数,却始终未见有丝毫好转之象。此次苏瑶神医现世,这可是我家嫡女唯一的生机,无论如何,定不能与之擦肩而过。”幕僚连忙欠身回应道:“大人且宽心,小的此前已暗中派人多方打探清楚,此次竞拍虽说各方势力皆是有备而来,但咱们也并非毫无胜算。大人您位高权重,人脉广泛,再者,小的也略施小计,在那神医必经之路巧妙地安排了人手,暗中向她详述了大人您的慈爱之心以及嫡女的可怜境遇,说不定神医也会对咱们心生几分怜惜与好感呢。”
随着拍卖官那洪钟般响亮的一声令下,竞拍正式拉开了帷幕。“底价一千两白银,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一百两。”
“一千五百两!”一位脑满肠肥、大腹便便的富商模样的人率先扯着嗓子出价,那声音中透着一股暴发户的张扬与急切。
“两千两!”皇家包厢紧接着传出的喊价声,仿若携带着皇家独有的威严与不容置疑的气势,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落在众人的心间。
官员们自是不甘示弱,纷纷加入战局。“两千五百两!”“三千两!”
眼见价格逐渐攀升,一位身着蓝色官服的中年官员霍然起身,眼神坚定,朗声道:“三千五百两!我家公子聪慧过人,却突染怪疾,昏迷不醒,苏神医若能施救,便是我全家的大恩人,这价,我必须出!”他额头上青筋微微凸起,显是决心已定。
旁边一位武将打扮的人也不遑多让,“哐”地一声拍案而起,震得桌上茶盏都险些倾倒,大声喝道:“四千两!本将在边疆出生入死,从未求过什么,如今家中独子重病,唯有苏神医可救,我定要争上一争!”其身上的甲胄随着动作发出一阵金属碰撞的声响,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一位老王爷轻咳一声,慢条斯理地说道:“四千五百两。本王的孙儿可是王府的嫡脉,自幼深得本王喜爱,岂会轻易放弃这救治的机会。”他虽语调平缓,但那久居高位的压迫感却弥漫开来。
皇家包厢内,那太监急得直跺脚,对着传信的小太监呵斥道:“还不快去催催,这等情形,若是让神医被他人夺去,娘娘定不会轻饶!”
而那神秘黑衣男子依旧镇定自若,在众人争得面红耳赤时,他不紧不慢地再次加价:“一万两。”此价一出,全场顿时如被施了定身咒一般,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皇家众人听闻这出价,皆面露惊愕之色,那太监更是急得额头青筋暴起,忙派人回宫禀报贵妃娘娘,以求进一步的指示。官员们也面面相觑,这等高价,已然远远超出了他们事先所拟定的预算,一时间,众人皆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拍卖官强抑着内心的震撼与慌乱,颤抖着声音问道:“这位公子,您……您确定出价一万两?”黑衣男子微微颔首,神色平静如水:“我家主人身患重疾,多年来饱受病痛折磨,生不如死。久闻苏瑶神医大名,仿若那暗夜之中的璀璨星辰,是唯一的希望之光。为求神医出手诊治,莫说一万两,便是倾尽所有,亦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