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可后面的挑衅,林疏疏当然看见了,之所以不回应,当然是因为在直播间不方便啊。
林可可的粉丝到星网上批判她,这正好给了她发言的机会,不然还没有由头‘指教’林可可呢。
林可可不是口口声声说要请教自己吗,那就满足她好了。
于是,林疏疏又在星网上发了一篇文章,题为《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文章一经发布,立刻引起轰动。
“围棋,在古华夏称为弈,可以说是众多棋类的鼻祖。对弈,即下围棋,后引申到象棋以及其他对局。
围棋使用矩形格状棋盘,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361个交叉点,棋子必须走在空格非禁着点的交叉点上。
围棋对弈又被称为“手谈”,分黑白两方,执黑棋方先下,落子后不能移动或悔棋,至其中一方无子可落,以占领棋盘面积较多的一方为胜。
围棋的规则十分简单,却拥有十分广大的空间可以落子,使得围棋变化多端。
下围棋对人脑的智力开发很有帮助,可以增强计算能力、记忆力、判断力,也能提高人对注意力的控制能力。
在古华夏,有学识地位的人喜欢通过下围棋来消遣娱乐,既锻炼了全局考虑的能力,又增强了自己的谋略。
此外,围棋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和高雅的娱乐形式,自古以来就与文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古华夏有位叫苏东坡的诗人,他在观看别人对弈时,被围棋的意境所陶醉,于是写下了‘不闻人声,时闻落子’‘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诗句,道尽了棋趣。”
文章后面,林疏疏还上传了一幅古画图片,这是从空间里找到的。
画面是两个穿着古装的人在凉亭内对弈,棋盘上的黑白棋子清晰可见。凉亭外是小桥流水,凉亭后是巍巍群山,整个画面宁静而悠远,非常有意境。
文章一出,此前还在叫嚣的林可可的粉丝顿时消声。不过,暂时也没有人关注他们了,广大网友都被文章内容吸引住了。
很快,文章下面评论区就盖起了高楼。
“这围棋看起来挺有意思的,有人明白它的规则了吗?”
“文章说得很清楚啊,建议你再多看几遍。”
“博主说下围棋可以开发智力,我还是个360个月的宝宝,请问现在开始学围棋,我的智力还能长一长吗?”
“‘手谈’,好别致的说法,我现在迫不及待要与人‘手谈’一番了。”
“那你得等有人做出来棋盘和棋子。”
“这棋盘和棋子看起来很简单嘛,哪位家里可以做的,我先预定一副。”
“天啊,我看到了什么?啊啊啊!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用来打弹弓的子弹吗,天啊,我到底糟蹋了什么好东西。”
“楼上的,你说的是真的?这棋子好像没有在哪个博物馆看到过,你家竟然有?”
“千真万确,这是我家传的,可惜没有人认识,我小时候玩弹弓,就拿来当子弹了,别说,还挺好用的。”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发现这幅图片的特别吗?”
“楼上的,你不是一个人,我也发现了,这幅画一看就是非常珍贵的古画,没想到博主竟然有。”
“天啊,博主到底什么来头,从上一次他发文驳斥某位女神,我就知道他不简单了。没想到还有更让人震撼的。”
“说到这个,你们发现没有,刚才叫嚣让博主解释‘对弈’的,就是某位女神的粉丝。”
“哈哈哈,他们肯定以为博主不知道,这下打脸了吧!踢到铁板了,笑死我了!”
很快,新的一波热搜上线。
#‘打假达人’解释何为‘对弈’#
#围棋,你听说过吗#
#挑衅不成被打脸#
#惊现古画,“打假达人”是何人#
“欧阳,快看热搜!”刚走出皇家学院古文化研究所的欧阳正良听到身后有人叫他。
他好奇地转身,“老严,你刚刚叫我看什么?”
严宏柏,欧阳正良的同事兼好友,也是古文化研究所的一员。
他快步走到欧阳正良的面前,将自己的光脑递给他看。
这一看,欧阳正良就被吸引住了,林可可昨天才问过他“对弈”的意思,他确实不知道,但也留了心,正准备找找资料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呢。
没想到这就有人解释了,还是上次质疑林可可的“打假达人”。更让他惊奇的是,这个人竟然有这么完整的古画,看得他心痒痒的。这下,他对这个人更加感兴趣了,迫不及待想结识一番。
耳边传来严宏柏的声音,“欧阳,原来这就是围棋,这种黑白棋子我偶然见过,但当时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我这就去找找,我们也来‘手谈’一下。”
“你有棋盘吗?”被拉回思绪的欧阳正良打断了他。
“哦,我看文章说的很简单,我们可以先用画的,以后再做一个精细的。我已经迫不及待要体验一下对弈是什么感觉了。”
欧阳正良无奈,只好陪他去找棋子,结识人的事情就先放下。
文章影响力太大,还真有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李科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工厂的负责人,厂里已经半年没有订单了,眼看工资都要发不起了,他正不知怎么办时,看到了林疏疏的这篇文章。
于是,他给林疏疏发了私信,提出购买图纸的意图,林疏疏刚想退出星网,就接到了这条私信。
她略作考虑,就同意了李科的请求,不过没要报酬,只是希望他不要把价格定得太高。
李科欣然同意,并表示等成本出来后再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到时候给她汇报。
林疏疏可不是圣母上身,白白给人东西。
她不要报酬,一来这不是她的专利,拿了报酬自己会亏心;二来,这是一件好事,棋盘和棋子大量生产,学围棋的人多了,古华夏文化就可以在星际发扬光大。
文化的断代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哪怕换了时空,林疏疏也不想自己熟悉的文化就此湮灭,能保留一点是一点。这是她身为华夏人刻在骨子里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