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入朝战场上最惨烈的一场小规模阻击战。
120名志愿军战士硬扛1.3万美军进攻整整八个小时。
惨烈程度无法用语言形容,堪称钢铁意志与钢铁工业的巅峰对决。
最终120人作战,到最后仅有七人幸存,却为整个38军拼出了万岁军的美名。
漆黑的夜晚,335团冲破美军的炮火封锁,在书堂站一带展开了部署。
团长范天恩命令一营占领松骨峰,一营先头连是3连,3连在天亮的时候爬上了松骨峰。
但仅仅五分钟后,美军就到达了前沿阵地,3连的将士还没想好要怎么打,美军就已经派了一队尖兵前来巡查。
双方短兵相接,三连战士一照面就歼灭了这支小队。
可还没有来得及修工事,大批的美军就顺着公路来了。
连长戴如意意识到我军已经没有时间修筑工事了,只能依托松骨峰的自然地貌打响阻击作战。
蜂拥南撤的部队就是美军第二师。
面对公路上一眼望不到边的美军,经过几天行军的三连士兵们立即把饥饿和疲劳忘得精光。
公路上,随着越来越多的敌人的汽车、坦克和大炮抵近,美军慢慢接近了三连阵地。
看着越来越靠近的汽车,连长戴如义一声令下:“给我狠狠地打!”
机枪班立马全力开火,给美军的先头几辆军车来了几梭子。
美军的先头几辆汽车在志愿军的几梭子子弹攻击下燃起大火。
车内的美军立马跳到车外准备逃命,然而身上的火还没熄灭就已经被战士们给爆头了。
趁着美军乱哄哄逃命的间隙,连长戴如意命令战士们将后面的汽车全部炸毁。
没一会,几名战士就用手榴弹炸毁了一连串的汽车。
轰隆!
巨大的爆炸声使得整个公路上火光冲天。
汽车燃起的熊熊火焰升起滚滚烟柱,整个光秃秃的松骨峰都被浓烟罩住了。
随着排头的车辆被击毁,燃烧的残骸直接堵住了美军的去路。
不仅如此,光是这一次接触,3连就击毁了美军几十辆汽车,击毙大量敌人。
美军见去路被堵截也急眼了,立即组织了一个连的兵力对3连发动猛攻。
没办法他们要想活着就必须打开松骨峰的通路。
在坦克的掩护下,美军将榴弹炮炮口对准松骨峰。
紧接着敌机也飞临上空,不断地俯冲盘旋。
一切迹象都在表明,美军是要下最大的本钱来抢占这个没有工事的松骨峰,拔掉3连这颗致命的钉子,夺路而逃。
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美军的进攻从一开始就展示出其凶猛的阵势。
他们集整整结了8辆坦克和数十门火炮,再加上10多架飞机和数百名战士,对松骨峰阵地展开进攻。
在这过程之中,美军先是依靠着火力优势,对松骨峰展开狂轰滥炸,尽可能地摧毁3连的阵地。
等炸得差不多了,百余名美军战士,便借着炮火的掩护,迅速冲上松骨峰。
企图一举消灭,守卫在此地的志愿军战士。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一直以来,躲避在战壕之中的3连战士,他们等的便是这个时刻。
在美军炮火打击结束的那一刻起,战士们便一直在默默等待敌军靠近。
看着气势汹汹美军,戴如意特地下达命令。
“别着急,等敌人走近了再打。”
听到命令的战士们将战场纪律性发挥到了极致,硬是把美军放到30米左右才开火。
哒!哒!哒!
冲锋的美军在重机枪一个扫射下,瞬间就留下了十几具尸体。
尽管如此,进攻的美军还是往三连的阵地继续冲锋。
“坚持住,给我狠狠地打!”
密集的弹雨倾泻而出,进攻的美军就像麦子一茬一茬的成片倒下。
随着冲到最前面的那些士兵相继倒下后,后面的美军被吓破胆,再也顾不得进攻转身就山下跑。
3连将这伙美军打退后,美军十分不甘心,随即他们又加派了一个营的兵力想要包抄三连。
万万没想到刚刚进入伏击圈,就遭到了战士们的突然袭击。
美军这次的进攻伤亡惨重,不仅没占到便宜,还损失了大半个营的兵力。
屡次进攻失败的美军现在十分不甘心,因为他们要想逃命,必须得冲破这道防线才可以南逃回到后方。
只不过美军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营的兵力竟然冲不破志愿军一个连的阻击。
不甘心放弃的美军很快又加派了两个营的兵力继续进攻。
这次他们先选择用大炮接连几次攻打3连的阵地,随后便开始强攻。
美军的重火力使得3连的伤亡也很惨重,机枪手倒下后,副机枪手接过机枪拼命阻击进攻的美军。
一梭子打死二十多个美军后,他自己也中了好几枪。
但他却依然顽强的抵抗着进攻的美军,直到倒下的那一刻,也没有放下手中的机枪。
副机枪手牺牲后,旁边的人接过机枪继续疯狂的扫射着进攻的敌人。
就这样,在三连战士们的拼死阻击下,打退了敌人新一轮的进攻。
连长戴如意望着满身都是伤的战士们斩钉截铁的说道。
“志司给我们335团的命令是,像一个钉子死死的钉在松骨峰,把向南逃窜的敌人钉死在这里。
咱们3连就算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也绝不能让山下的美军从我们的阵地通过。”
戴如意的话刚说完,浑身是血的3连战士大声怒吼。
“誓死不退。
誓死不退!”
敌人进攻的人数仍在不断增多,增加一个连不够就增加一个营。
此时的美军已是困兽犹斗,为了活命疯狂的向着松骨峰进攻。
尽管他们一直在针对性的压制志愿军阵地上的火力点。
但战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实在太过强大,前赴后继的向着美军射击。
美军一连尝试多次突破3连防线,但都被打了回来,最终只得丢下几百具尸体退出了交战区域。
趁着难得空隙,三连的战士顾不得休息立即挖掘野战工事,防备美军接下来的再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