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眼看中秋节要来了。林月想回家,正好吴桐和孙栋也回老家。林月猜测,文文奶奶可能要来,她把她的衣服收拾好,准备拿回去,不再来了。
“月,你这是干啥,不回来了?”吴桐不解地问她。
“姐,文文奶奶不是要来吗?”林月低头微笑着。
“她奶奶还得过段日子,不急。你在这住就行。听话。”吴桐有些着急了。
“不了,我还是回家吧。”林月低声说道。
“你放心,文文奶奶来了,我再给你另找工作。”
“谢谢姐。”林月高兴地笑了,心里也踏实了。“姐,我把夏天的衣服拿回去。”
“好,你收拾吧。放心,有姐呢。”
林月点点头,鼻子一阵发酸。她简单地收拾下,下午和姐姐去舅舅家送月饼。第二天,她跟着表姐姐夫坐车回到了老家。
见到妈妈的第一眼,林月觉得妈妈又瘦了,又黑了,苍老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看看林月,又紧紧握住侄女的手。
中午饭,吴桐在姑家吃的,多年未见,她觉得姑姑老了许多。
脑海中,她一直回忆着奶奶活着时中秋节的场景。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茶,吃月饼,赏月,像过年一样的热闹。
下午,她和孙栋孩子回婆家。她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直到孙栋把她叫醒,“到家了,坐车太累了。”她的梦醒了。
林妈看二女儿变白了,性格也比刚去时活泼了,她很高兴。问林月侄女家的一切,一下午话不停,林月也象一只小猫一样,跟着妈妈出来进去的说着生活里的事情。
下午,姐姐林凤下班回来,一看见林月,眼睛里闪着惊喜的光,“月刚回来?”
“我中午和吴桐姐一块回来的。”
“月比以前白了,好看了。”姐姐发自内心由衷的为妹妹高兴。
晚上,姐妹俩聊到很晚,林凤告诉妹妹,哥哥已离开了厂子,现在工作也不稳定。
前段时间,赵媒婆给哥哥介绍了对象,他和那位相亲的姑娘,快订婚了。
“真的吗?太快了吧?”林月诧异地问道,她觉得太仓促了。
“小美订婚了,两人没希望了,哥哥也看开了。他相了几次亲,就看上了这位嫂子。我也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
“那未来的嫂子长得漂亮吗?”
“还行,个子高,皮肤白。只要哥哥乐意就行。”林凤笑了。
林月没有言语,下午她见到哥时,哥还是那么幽默,还打趣她变成城里姑娘了。
中秋节前一天早晨,林父也回到家。吃过早饭,他去老家租车把老母亲叫来过中秋节。
林月第一次见到了奶奶,她花白的头发,挽着发髻,满脸的皱纹,背也驼了,而且她穿的衣服还是旧式的模样。
见到她,林月感受到了岁月沧桑,她亲热地喊了声奶奶。奶奶浑浊的眼睛里有淡淡的喜悦。
她啾啾这,看看那,似乎觉得不大舒服。这些年,她一直在村里单独住,看到孙子,孙女都长得这么高,这么大了,她觉得都有点生气了,自己真的老了。
下午,媒人来到林家和林家父母相议,林云强的婚事订在农历八月十八。
一家人忙着准备订婚宴上需要的东西。林月姐俩忙着打扫卫生,把院里的角角落落打扫干净,不用的东西全清除出去。
十六日那天,林云强带未婚妻去镇上给她买了一身新衣服,也给自己买了一套新西装,两人在镇上的饭店吃了一顿饭。
订婚那天,哥哥换上了帅气的西装,打着领带,看上去神采奕奕。林月第一次见到了未来的嫂子,高,瘦,白,嘴唇薄,五官还算漂亮,带着一股温婉的气息。
林月看哥哥很高兴,但也没有那种特别喜悦,激动的表情。林月想,许是哥哥经历了一次感情伤害变得沉稳了吧。
在那天,林月也见到了老家的大伯,一个精明,看似很有威严的老头,凭着原主的记忆,林月喊了声“伯伯。”他点点头,直接进屋了。
大伯母倒是很亲热,虽然眼神有些高傲,但仍问月在城里做什么。“在表姐家看孩子。”
“当保姆啊。”大伯母眼神一瞟,扭头就走了。林月站那里不知所措。前两天,父亲已找好了农村的厨师,父亲已按厨师的开的单子买好了食材。这会,厨师正在厨房里忙活,还找了本家两个帮厨的,好一派热热闹闹的场景。
女方家来的客人坐着喝茶,这会,赵媒婆把姑娘叫出来,随她去了林凤的小屋。
林云强正在屋内,赵媒婆退出去,两人相视一笑,他掏出来用红手帕包的彩礼钱递给了姑娘,姑娘回赠他一支包装精美的纲笔,同样用红手帕包着,这样两人就算订了婚。
“我出去了。”她莞尔一笑,“嗯。”他轻声应着,她走出去,他注视着她的身影。
而后十二点左右,开席了,这顿订婚宴穿了二三个小时,中间还得上去敬酒,林云强喝了些酒,似乎有些醉了,他有一些恍惚。
下午,快五点时,姑娘家离开。走了之后,林云强感觉有些疲惫,又有点兴奋。
林月望着哥哥,突然间想过去和他说说话,她感觉哥哥好像不太喜欢,但是也没有不满。这样的结局不是林月希望的。她甚至没后悔前两天和哥哥聊聊,可他太忙了。
“哥,你喝多了。要不回你屋歇会。”
林云强抬起头对妹妹一笑,“好,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