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年轻时是个能工巧匠,如今拿起工具依然得心应手。他精心雕琢着一块块温润的木头,不多时,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就诞生了,眼睛处镶嵌的两颗小黑石子,让它仿佛下一秒就能蹦跳起来;
奶奶则在一旁,用五彩丝线耐心编织着精巧的中国结,手指灵动地穿梭,将对孙女的祝福都融入一针一线中。
做好后,二老便赶忙让家里司机送过去。于是,苏诗雨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老宅的包裹。打开一看,尽是这些充满童趣又饱含匠心的手工品。
有可以随风转动的纸风车,每一片扇叶上都画着可爱的小花;还有用布缝制的迷你香囊,清幽的香气萦绕在鼻尖。
苏诗雨轻轻抚摸着这些小玩意,仿佛看到了爷爷奶奶在老宅中专注制作的身影,那丝丝缕缕的思念与深沉炽热的爱意,透过掌心,暖进了心里。
苏家众人这段时间一直默默关注着苏诗雨在欧阳家的生活点滴。
他们看到韩母变着法地投喂美食,把苏诗雨养得脸蛋圆润;
欧父带着她横扫商场,让她尽享购物之乐;
欧阳子辰搜罗来的饰品能装满好几个抽屉,供她每日装扮一新;
欧阳子皓和白梨蜜月中都不忘寄回各类稀罕礼物;
就连深居老宅的爷爷奶奶,也托司机频繁送来饱含心意的手工艺品。
这一桩桩、一件件,苏家父母看在眼里,暖在心头。原本将女儿送回欧阳家时,他们满心担忧,害怕女儿受了冷落、遭了委屈。
可如今,看到欧阳一家上上下下如此真心实意地疼爱苏诗雨,他们高悬的心渐渐放下。
私下里,苏家父亲拍了拍苏家母亲的肩膀,感慨道:“看来,咱们当初的决定没错,欧阳家是真把诗诗当宝贝,以后就算诗诗彻底融入那边,咱们也能踏实了,她不会受委屈的。”
苏家母亲眼含热泪,微微点头,为女儿能得这般宠爱而倍感欣慰。
短短一个月的时光,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直直照进了苏诗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那些与欧阳家人相处的日常,如同电影般在她脑海中不断放映:
韩母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脸上洋溢的慈爱笑容;
欧父豪迈地为她挑选衣物,眼中满是宠溺;
欧阳子辰递来精美饰品时,那关切的目光;还有欧阳子皓与白梨千里迢迢寄来礼物的贴心举动,无一不让她动容。
最让她心间泛起涟漪的,当属爷爷奶奶亲手制作的小玩意儿,每一件都承载着浓浓的思念,摩挲着那些小物件,她仿佛能触碰到老人的掌心温度。这份厚重且炽热的爱,驱散了她过往所有的不安与犹疑。
屋内的灯光晕黄而柔和,洒在苏父、苏母略显疲惫却又透着欣慰的脸上。苏诗雨深吸一口气,抬手敲响了房门。
“咚咚咚”,清脆的敲门声打破了屋内的静谧。苏父起身开门,见是女儿,眼中瞬间漾起笑意,赶忙侧身让她进来。
三人围坐在沙发上,一时间,空气里弥漫着些微的紧张与期待。
苏诗雨双手交握,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她鼓起勇气开口:“爸、妈,我来是有件事想和你们商量一下。”
声音里带着一丝忐忑。苏母心头一软,抬手轻轻抚上苏诗雨的头,温柔地摩挲着,眼中满是理解与包容:“想去就去吧,丫头。这一个月,我看得出来,欧阳家的人对你是真的疼爱到骨子里的。你不要觉得对我们有愧疚,我们不会怪你的,能有多一些人爱你,我和你爸高兴还来不及呢。”
苏父在一旁重重地点头,接过话茬:“你妈说得对,孩子,咱们就盼着你过得好。欧阳家既然有心,你回去看看爷爷奶奶也是应该的,别顾虑太多。”
苏父的眼中满是慈爱与关怀,他轻轻拍了拍苏诗雨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是呀,你这丫头就是容易多想,难道你回了欧阳家,就不会再回这个家了么?现在我们都在京都,你想去那边都很方便,你要是觉得在欧阳家住得不舒服,就随时回来住,家里你的房间永远都在。”
苏诗雨站在房间内,身姿略显单薄,眼眶已然微微泛红,那澄澈的双眸之中,闪烁着点点感动的泪花,仿若细碎的星光。
她微微仰起头,望向坐在沙发上的父母,声音带着些微的哽咽,颤抖着说道:“爸妈,谢谢你们,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了你们。”
话语间,真情流露,满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诚挚谢意。苏母心头一酸,眼眶也跟着湿润了,她连忙起身,迈着轻柔的步伐走到苏诗雨身前,嘴角噙着一抹温柔的笑意,轻轻地将女儿拥入怀中。
她的怀抱温暖而又紧实,仿佛能为苏诗雨遮风挡雨,驱散所有的阴霾。苏母伸出手,一下又一下地在女儿背上缓缓轻抚,温柔低语:“傻丫头,我们是一家人呀,说什么谢谢。只要你过得开心、幸福,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苏父一直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母女相拥的温馨一幕,他厚实的手掌在膝盖上轻轻摩挲了几下,微微点头,接着补充道:“没错,诗雨啊,你在欧阳家要好好和爷爷奶奶相处,他们都是和善的老人,会疼你的。不过,也别忘了常回来看看我们,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苏父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着关切与不舍。
苏诗雨在父母的怀里,将头埋得更深了些,像小时候寻求安全感一般,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心中被对父母的感激填得满满的,同时,对未来在欧阳家的新生活也涌起了丝丝期待。
苏母依旧拉着苏诗雨的手舍不得松开,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女儿的手背,那掌心的温热传递着无尽的疼惜。“傻丫头,现在有我们两家人给你兜底,以后啊,你只管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不管遇到什么难事,爸妈永远在你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