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下班时分,太阳逐渐西沉,余晖洒落在街道两旁的建筑物上,映出一片片金黄的光影。
王成建和李涛并肩而行,两人的脚步匆匆,很快就来到了王威武以及张德林工作的场所。
一见面,大家相互寒暄问候了一番。
简单聊了几句近况之后,四个人便一同朝着附近的一家国营饭店走去。
这家饭店虽然规模不大,但因为菜品味道地道、价格实惠,所以生意一直挺红火。
走进饭店,找了个宽敞的位置坐下,服务员热情地递上菜单。
王成建接过菜单扫了一眼,然后迅速做出决定:“咱们就点一份铁锅炖吧,份量足,够咱几个吃啦!”
其他三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点完菜后,便是等待上菜的时间。
趁着这个空档儿,王成建心中的好奇心愈发强烈起来。
他终于按捺不住,开口问道:“涛子啊,你这次大老远跑过来,应该不是单纯来找我们叙旧的吧?是不是有啥公干?难不成又是需要采购些啥东西带回去?”
王成建一边说着,一边心里暗自琢磨着。
毕竟从那么远的地方特意赶来,总不可能只是为了闲聊几句吧。
被王成建这么一问,李涛先是笑了笑,接着看了看围坐在桌旁的另外两个人。
见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也就不再卖关子,爽利地说道:“实不相瞒,我这次确实是因公而来。上头安排我负责采购一批野山参呢!”
听到这话,王成建、王威武还有张德林三人不禁对视了一眼,随后都不约而同地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们心里清楚,在这方面自己可真是一点儿资源都没有啊。
沉默片刻后,还是王成建率先打破僵局,有些无奈地说道:“哎呀,实在不好意思啊,关于野山参这块儿,我们还真没啥人脉能帮得上忙……”
说完,他略带歉意地摇了摇头。
“嘿!大家别在意啊,今天找你们来呢,纯粹就是一起叙叙旧、唠唠嗑儿,可不是要麻烦你们帮忙什么的哈。”
“采购那事儿,我自己心里有数,能搞定的!”
李涛脸上挂着爽朗的笑容,丝毫没有因为朋友们可能帮不上忙而面露不快,反倒是好言宽慰起众人来。
他心里很清楚,人家能抽空出来陪自己坐坐就很不错了,哪能强求每个人都对采购的事在行呢?
再说了,这事儿本就和他们没啥直接关联,人家又不是专门干这个的,就算有心帮忙估计也使不上劲儿呀。
就这样,大家又闲聊了一会儿,正说得热闹时,只听厨房那边传来一阵吆喝:“铁锅炖好了哟——”
紧接着,一名服务员手脚麻利地把热气腾腾的铁锅炖给端到了饭桌上来。
那浓郁扑鼻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让人光是闻一闻就馋得不行。
只见锅中食材丰富多样,大块的排骨、软糯的土豆、鲜香的豆角……满满当当的一锅,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动。
服务员刚放下铁锅,又转身快步走到柜台处,取来了两瓶酒。
她微笑着把酒放在桌上,说道:“几位同志,你们点的菜都已经上齐咯,如果还有啥需要的尽管叫我就行。”
说完,她便匆匆走向其他餐桌,继续忙碌去了。
此时,李涛等人早已按捺不住,纷纷抄起筷子,朝着眼前的美味佳肴发起了“进攻”。
大伙儿一边大口咀嚼着嘴里的食物,一边发出满足的赞叹声。
先吃上几口垫垫肚子后,这才开始慢悠悠地倒上酒,边吃边喝起来。
推杯换盏之间,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许久。
终于,大家都吃得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靠在椅背上,打着饱嗝。
结完账后,一行人缓缓起身,来到饭店门口相互道别。
“下次有机会一定再聚啊!”李涛挥着手向朋友们喊道。
“好嘞!一言为定!”王成建他们也纷纷回应道。
随后,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各自踏上了回家的路,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时光。
夜幕降临,凉风徐徐,李涛迈着有些沉重的步伐,缓缓地朝着招待所走去。
夜晚的街道显得格外宁静,只有那偶尔拂过脸颊的微风和自己轻微的脚步声相伴。
当他终于抵达招待所时,一股倦意瞬间涌上心头。
他走进房间后,迅速脱下身上的外套,随手扔在了一旁的椅子上,然后整个人像一滩烂泥般重重地倒在了那张冰冷坚硬的铁架床上。
由于身体突然施加的重量,原本安静的铁架床不堪重负,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吱呀吱呀”声,仿佛在抗议这粗鲁的举动。
然而此时的李涛已经无暇顾及这些,晚上喝下去的那些酒此刻开始发挥作用。
再加上那阵夜风一吹,酒精迅速上头。
没一会儿功夫,他就进入了梦乡,并伴随着阵阵响亮的呼噜声。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照在李涛熟睡的脸庞上。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悠悠转醒,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后从床上坐起。
简单洗漱一番后,李涛决定前往车行租一辆自行车,以便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长春城外的公社。
他自己的那辆自行车,存放在空间戒指里并未取出使用。
原因无他,只因这辆自行车打上的是四九城的钢印。
如果贸然拿出骑行在路上,一旦被有心人察觉,势必要花费不少口舌去向对方解释其来历。
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麻烦,李涛宁愿多花些钱去车行租车使用。
这天的天气确实非常宜人,秋高气爽,阵阵微风拂面而来,带来丝丝凉意,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李涛骑着租来的自行车,犹如离弦之箭一般飞速前行。
一路上,他尽情享受着这秋日的美景以及疾驰所带来的快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风驰电掣之后,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公社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不过与常人不同的是,李涛并没有选择先去寻找公社的干部进行询问和了解情况,而是毫不犹豫地直接将车骑到了公社的收购站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