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啊,这还要归功于你前些天带来的那批乡下的新鲜鱼,师傅做了五柳鱼供顾客尝试,没想到大受欢迎,这两天订餐的人多得很!”此时正在处理鱼类食材的帮助者王叔乐呵呵地补充说,手里的活儿却没有停下。同时张建国师傅接上话头,“说真的,柱子,那些你亲戚从老家弄来的鱼确实鲜美无比,即便做成五柳鱼依旧能赢得众多顾客的喜爱。”
但是生意实在是太火了,像师傅这般年纪的人怎能长期如此高强度劳动。“只不过这样太劳累了,老胳膊老腿的,我可撑不住呀。”张建国带着几分苦笑回答,摇了摇脑袋。
听师傅这样说,何雨柱顿感不好意思,“师傅,让我来帮您吧,您先稍作休息。”
然而张建国却挥了挥手,态度严肃却又不失温情:“小柱子,还是去帮忙师兄吧。既然客人喜欢吃我们的菜,这就说明我们的技术得到了肯定。忙碌让我觉得生活更有意义,让我闲着倒不如说是种折磨呢。”看到师傅张建国这般质朴,何雨柱愈发尊敬,立即跑去协助师兄刘龙制作菜肴。关于之前碰到敌特的经历,何雨柱一个字也没提,不想让别人为他担忧。就在忙着烹饪的同时,何雨柱不经意间瞥了一眼店内的菜单。
扒牛肉条售价元一份。
芫爆散丹标价9800元一份。
油焖二冬为5800元一份。
清炒豌豆尖只需58元一份。
五柳鱼则高达到元一份。
真是令人咋舌。
看着这份菜谱,何雨柱忍不住惊讶了。
自家的草鱼一斤也就大约售5000块,做一整份五柳鱼大约需要一斤。
而五柳鱼却以元一份卖出,减去成本就能赚元。
如此看来,
如果每天有百名顾客前来消费,每人都点一份五柳鱼,那么就需要100斤草鱼。
总计销售额可达3.6乘以100等于3600万元。
若是像丰泽园这样的酒店,日均处理600斤草鱼,利润可达3.6乘以100乘以6等于2160万元。
这也未免太过分了吧?
心中迅速计算了一番后,何雨柱感到一阵震撼。
实在是太夸张了。
想想自己师傅张建国和师兄在丰泽园辛辛苦苦劳作,每个月又能挣多少?
这真是一种恶劣的资本运作模式啊。
深思熟虑后,何雨柱认为有必要与自己的师傅张建国谈一下。
“师弟,你怎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看到何雨柱愁眉苦脸,师兄刘龙问道。
“师兄,我在考虑离职的事。”
何雨柱答道。
刘龙吃了一惊,
一时之间感到难以理解。“你说什么?你想要离职?打算去哪里工作?这事儿你私下告诉我就可以了,千万别让师傅听见,他要是知道了肯定不乐意的。”刘龙低声提醒。
误以为何雨柱在丰泽园过得不舒服。
然而,何雨柱摇了摇头。
“并不是因为这些。具体情况有些微妙,我最好还是亲自跟师傅谈谈。”
经过一番考量后,何雨柱最终还是决定向师傅张建国倾诉。
不出所料,当何雨柱告知自己想要离职的想法时,
张建国的眉毛皱了起来。
“柱子,你这是怎么回事?你在丰泽园不是挺好的嘛,怎么突然就有离职的想法了?家里遇到了什么困难吗,还是感觉薪资不够,这些问题都可以找柳经理解决啊。”
见师傅误会了自己,何雨柱摇了摇头,
“师傅,您听我说,情况其实这样:最近我在跟另一位师父学习拳法,这占据了我很大部分的时间,让我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丰泽园的工作中。
另外,这位师父打算在正阳门附近开一家小餐馆,邀我过去帮忙,我也想着这样一来还能边工作边学艺…”
“我知道这样提出来离职,可能会让您感到意外,但既然您是我的长辈,又曾经教过我厨艺,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我一定要向您和师兄两个人坦白此事。”
何雨柱解释道。
听完何雨柱的理由,张建国感到一丝错愕。
但他很 ** 到一种满足感,因为这说明徒弟何雨柱心里还有他这个师傅的位置。
“你父亲过世之后,你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虽然只有十六岁,但从成熟度来看,你的想法甚至比许多成年人都要深远。如果你觉得应该离职,那自然有你的理由。”张建国回答道,对何雨柱的理解和决定表示理解和尊重。
\"为师支持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随时来家里跟我说。\"
\"关于柳经理那边,我会亲自去跟他谈,今日的辞职事情就可以解决,不用为此烦恼,如果小酒馆的工作不合你的意,记得还可以回来我们丰泽园。\"
张建国拍拍何雨柱的肩膀,语气诚挚。
听完话,何雨柱点头示意,内心已然明了,不再多言。随后他离开了丰泽园,心中已盘算起后续的事情来。
鉴于柳经理这两天有事外出,不在园子里,因此在正式提交辞职之后,何雨柱也已经开始思考接下来的道路。他的首要目标是想进行某些空间的装修升级,这就意味着他需要大量采购玉石或古董,而这无疑需要不小的一笔资金。因此,提前启动了原本计划的小酒馆项目成为了当务之急。
其次,既然是一家小酒馆,选品上自然得讲究。这对他而言倒不是问题。他知道牛栏山二锅头质优价廉,以后得空就计划去买一些备着。
离开了丰泽园后,何雨柱并未立刻返回自己的四合院,而是依照师傅张建国提供的地址,直接前往大栅栏街11号,打算拜访那里木匠马师傅。原来,何雨柱在离开发芽前特别提到了关于购买家具的意愿,张建国考虑在外买家具可能会花费更多,便建议何雨柱去找马师傅试试看。
很快,何雨柱骑着他心爱的凤凰牌自行车到达了11号四合院的大门前。此时,院子里传来的是一阵阵锯切木头的声音以及各种敲击和雕刻工作的声音。
“铁蛋,我已经告诉你多少次了?使用锯条时不能让它松下来,为什么就是记不住呢?你这是在考验我对不对?”
“六子,你是在绝食抗争吗?用力凿会死啊你?”
听到这些责备声,何雨柱摇了摇头,显然这是师傅教训徒弟的情景。在这个时代,作为徒弟确实不易。一句在行内广泛流传的说法形象地总结了这一点——“三年出徒工,五年算熟手,七年内出师”。意思是想学习一门技术,不仅得有入门的决心和师傅的允许,还要经历严苛的学习与考核过程才能有所成就。在这方面,何雨柱有着深切的体会。他本人十五岁时就是在丰泽园开始了跟着张师傅学烹饪的日子。那段时间里,面对师傅的各种严厉要求,一旦犯错就会遭受到无情的训斥。尽管当时十分艰难,但他从心底感谢这位严师——正是这样的磨砺让他后来得以游刃有余于餐饮行业中。
回忆到这里,何雨柱收敛了思绪,径直推开院子的大门走了进去。他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活着的马师傅,那是个看上去大概五六十岁样子的男人,手里还握着旱烟袋和紫砂茶壶。
另一边,他吧嗒吸了一口旱烟,随即又抿了一口茶。院子内还有三位青春洋溢的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卷起袖子,在辛勤地劳作。
马师傅因听到大门的开启声回头张望,对着何雨柱满是疑问地说道:“同志,你怎么来了这里?”
何雨柱没绕圈子,直率地回答:“马师傅您好,我是丰泽园的大厨张建国师父的 ** 何雨柱。我师傅让我过来请您帮着准备些家具。”
听到这番话,马师傅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态度也愈发庄重。“原来你是建国师父的徒弟,快进屋里详细讲讲吧。”
何雨柱向对方微微点了下头,跟着他的带领,迅速进入了堂屋。在这个虽然面积不大但却装潢得古典且充满韵味的空间里,三壁都陈列着雕刻精美的古董架子。架子上摆放的是由光泽细腻、纹理美观的木材制成的一系列雕像,有观音,也有罗汉,给人以温和之美,这些显然是梨木雕成的作品。
制作如此细致的观音和罗汉雕像以及其它的动物雕塑无疑是对匠人技术的一大考验,通过简单的感知,何雨柱立刻体会到了这位马师傅手工艺上的不凡之处。
“既然您是张师父的学生,那我们之间也算是有点缘分,况且张师父和我交情匪浅,您的要求我也愿意相助,说说看,你想定制什么样的家具?” 马师傅笑着说。
面对对方爽快的态度,何雨柱点头表示同意,“马师傅,我在正阳门那边刚租下一套两进四合院,打算搬过去住,因为院内家具不多,希望您能帮忙制作些如床、桌椅等生活必需品。”
考虑到这样的住宅规模—通常包括六间以上的居室和两个主要客厅—需要至少两张大茶几配以八张供客人使用的圈椅,另外的四间房子,则需要划分成厨房、储藏室及两个卧室使用。这样的需求显然并非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