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寄存处~
贞观元年。
东宫之内,李世民端坐龙椅,批阅奏章,处理国事,神情肃穆。
大唐初定,历经玄武门之变与渭水之盟,李世民胸怀壮志,意欲一展雄才,以证己身,心中憋着一股不屈之气,誓要开创盛世,名垂青史。
然天意弄人,关中之地突遭大旱,数万灾民流离失所,纷纷涌入长安周边。一时之间,长安城内粮价飞涨,民生日艰,朝廷承受重压,李世民面临严峻考验。
此时,朝廷国库空虚,难以短时之内筹集足够粮食以赈灾民。李世民忧心如焚,思虑对策,以解此燃眉之急。
\"李君羡,各大世家可愿借粮以助朝廷赈此灾荒?\" 李世民手握朱笔,目不转睛于奏章之上,同时向身旁的李君羡发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各大世家皆以无粮为由,仅献数百石而已。\" 左武卫将军李君羡声音沉重,面露难色,向李世民汇报。
\"长安城内,各大世家粮铺竞相提价,如今粮价已飙至五十文一斗。\" 李君羡继续禀报,言语间透露出对形势的忧虑。
李世民手中之笔一顿,眉宇间闪过一丝凝重,随即深吸一口气,面色恢复平静,心中暗自思量应对之策。
世家大族趁国难之际,贪婪地吸吮百姓之血,大发灾难之财,此景令李世民心中怒火中烧,然而面对此情此景,虽怀愤怒,却又感无奈,深知单凭一己之力,难以瞬间改变这盘根错节的局势。
\"然城中有一陆姓粮铺,与众不同,未随波逐流提价,仍以五文一斗之价售粮,且实行限购。\" 李君羡言及此事,语带赞许。
李世民听罢,心情稍霁,暗自感慨,在这乱世之中,终有一家能持守良心,不随波逐流,实为难得。
李世民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章之中,长安周边各县纷纷上奏,请求朝廷继续发放赈灾粮食。然而,面对空虚无粮的朝廷,这些请求令李世民头痛不已,心中焦虑如焚,苦思解决之道。
此次大旱,灾民之众,半数涌入长安,余者则被周边各县拦截,尽力赈济。然先前所发赈灾之粮,各县已消耗殆尽,如今无奈,唯有求助于朝廷。此情此景,令李世民倍感压力。
泾阳县衙之内,县令陈忠面露苦色,他四处奔走,求助当地豪族富商,希冀他们能施以援手,共渡灾荒。然而,所到之处,皆遭拒绝,令陈忠心中倍感无奈与挫败。
泾阳县内,赈灾粮食所剩无几,仅能支撑数日。灾情持续,不知何时方能缓解,陈忠身处绝境,已无计可施,心中充满无奈与焦灼。
\"大人,何不前往陆家庄一试?\" 主簿向陈忠进言,提出建议。
\"陆家庄昔日确乃富庶之地,然陆老爷五年前撒手人寰,其独子尚且年幼。去年突厥陈兵渭水,陆家庄首当其冲,饱受战火摧残。此番劫难之后,陆家庄是否仍有余粮,实在令人怀疑。\" 陈忠叹息一声,言语中透露出对陆家庄现状的担忧与无奈。
昔日,陆老爷乃泾阳县内闻名的大善人,乐善好施,口碑极佳。每逢灾荒,总是慷慨解囊,助人渡过难关。然今时不同往日,陆家庄自身亦遭逢不幸,其能否再施援手,确实难以预料。
\"不妨一试,或许有意想不到之转机。\" 主簿苦笑一声,心中自然明了陆家庄可能已无力施援,但在这绝望之际,任何一线希望都值得追寻。
午后时分,陈忠与主簿二人跨上马背,疾驰前往陆家庄,希望能在绝望中寻得一线生机。
\"站住!报名号来!\" 六名壮汉,身着粗布衣衫,手持木棒,一字排开,挡住了陈忠与主簿的去路,大声喝问道。
\"大胆!你可知……\" 主簿正欲大声呵斥,却被陈忠抬手制止。陈忠目光沉稳,示意主簿稍安勿躁。
\"我是泾阳县令陈忠,特来拜见贵庄庄主。\" 陈忠语气谦和,面对陆家庄,这个曾经的豪强,加之享有善名,他表现出应有的敬意与客气。
\"三十六,你去禀报郎君。\" 其中一名大汉对同伴吩咐道,语气中带着对庄主的尊敬。
三十六目光扫过陈忠,随后转身,快步跑入庄内,前去禀报庄主。
陆家庄内,陆家宅邸的庭院中,一位面容俊朗的公子正在习武,身姿矫健,剑法流畅。四周,四位长相相似的侍女静立旁观,眼中流露出欣赏与倾慕之光。
\"郎君!郎君!\" 三十六的声音先于其人抵达,充满了急切与尊敬。
陆通闻声止武,手中的剑轻轻递给了侍女春儿。他转身望向门口,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不多时,三十六快步来到陆通面前,将泾阳县令陈忠的到访之事详细禀报。
陆通沉吟片刻,随即吩咐三十六,让他引领陈忠等人前来相见。
\"陆郎君,本官此次冒昧来访,还望海涵。\" 陈忠见到陆通后,姿态谦卑,语气恭敬。
\"县令大人言重了,小子愧不敢当,请大人上座。\" 陆通对陈忠回以礼数,邀请二人入座,尽显主人之礼。
陆通示意侍女秋儿上茶,随后与陈忠面对面坐下,双方的距离恰到好处,既显亲近又不失礼数。
一炷香的时光悄然流逝,陆通与陈忠你一言我一语,虽交谈甚欢,却始终未曾触及正题。
\"县令大人日理万机,尤其在赈灾之际,不知大人今日造访陆家庄,有何贵干?\" 陆通见话题始终不切入正题,便主动发问。
陈忠闻言,也不再拐弯抹角,开始向陆通倾诉起自己的苦衷与困境。
\"若陆郎君有余力,还望能施以援手,助我灾民渡过此难关。待朝廷赈灾粮食一到,本官定当如数奉还。\" 陈忠诚挚地向陆通请求。
\"敢问县令大人,所需粮食几何?\" 陆通缓缓品了一口茶,然后平静地询问,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认真与考量。
\"目前泾阳县约有一万灾民,每人每日耗粮约二斤,故每日需粮两万斤,合计约一百八十八石。\" 陈忠详细说明,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待。
(唐朝一石约为现在的 106 斤,这里代入现在的斤,不做十六两。还请各位考官老爷见谅~)
\"此灾情非一日之患,我愿提供一个月之粮,县令大人意下如何?\" 陆通提出自己的援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