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见父亲和权景瑶执意不同意这个看似最简便省事的法子,心中虽有些许不甘,但也没太坚持。
正当她准备放弃这个念头时,南安王世子忽然在一旁开口道:“林大人,林姑娘,其实,还有一个法子,或许能两全其美。”
林如海的目光“唰”地一下转到南安王世子的面上,迫不及待地追问道:“什么法子?快说来听听!”
他目光灼热,南安王世子只觉得那目光犹如实质,再不说出法子来,自己的脸上就要被他盯出一个洞来了,不禁暗暗咽了口唾沫。
南安王世子端起桌上精致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清茶,随后缓缓起身,神色庄重地冲着皇宫的方向一抱拳,道:“入宫,求皇伯父下旨,准你巡查西北吏治。如此,你既可以为国效力,又可以和林姑娘一起同行,谁也不用牵挂谁!”
说完,他瞟了一眼一旁神情淡定的黛玉。
只见她听到这句话后,睫毛微微一颤,但面上却无一丝意外神色,仿佛这主意早已在她心中盘旋了千万遍。
南安王世子嘴角微翘,知晓这主意,聪颖如她,一定也想到了。
林如海心中豁然开朗,一下站起,身下的椅子被带得“刺啦啦”一阵响。
这些年,圣上励精图治,心心念念,一直想整顿吏治,清除官员间的结党营私和贪腐之风,还朝堂一个清正廉洁的环境。
然而,由于多年的沉疴痼疾,官场上盘根错节,关系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因此,整顿之路,步履维艰。
这两年,朝廷派出去巡视各地的官员,大多都莫名其妙地死在了途中。
西北边陲,更是悍匪横行,报上来的邸报上,明明白白地写着,那几名巡视官员都是在途经西北时,遭遇了悍匪的袭击,不幸身亡。
少数几位活着回来的,带回的报告却含糊其辞,没查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明眼人都心里有数,这其中的猫腻,不言而喻。
圣上震怒。
然而,当再欲派人前往调查时,却无人肯往。
官员们或惧于悍匪之威,或虑及自身安危,纷纷推诿拒绝。
如此一来,整顿吏治之事,便一直没能得以实施。
林如海心中暗自思量,若是能借此机会,由他主动挺身而出,撕开这整顿吏治的一道口子,揭露那些隐藏的腐败与黑暗,也算是替圣上解决了一块心病。
此事可行。
只是,巡查吏治一事,需得明察暗访,耗时费力,恐怕会因此耽误了清虚真人和黛玉的行程。
再者,谁都知晓,这巡查吏治,乃是个危险至极的活儿,稍有不慎,便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玉儿若是与他一起,只怕也要受他拖累了,这让他心中实在难安。
他侧眸向女儿看过去,只见黛玉眉眼弯弯,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意,神情愉悦,一点也没有被拖累的自觉。
林如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同时又带着几分苦涩。
他暗自叹息,心中暗暗发誓,往后一定要更加努力练武,增强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绝不让女儿再为自己担心,争取不拖女儿的后腿。
最后,几人并没有按原计划先坐下来用餐。
黛玉抬眼看了看天色,眉头微蹙,随即提议道:“眼看就快到宵禁的时辰了,我们还是先去皇宫,将巡视之事早些定下来为好,免得夜长梦多。”
众人闻言,皆觉有理,于是纷纷点头赞同。
到了宫门口,南安王世子从怀中掏出一枚晶莹透亮的玉佩,那是圣上亲赐。
凭此玉佩,他可随时进出皇宫,无需宫门口的侍卫再跑去请示,倒是省去了许多繁琐的程序。
黛玉瞧见那玉佩,心中不禁微微一动,思绪飘远。
她忽然想起来,自己识海中的玉葫芦里,似乎也有着一块与此相似的玉佩。
只不过,那一块,是昔日琳琅小公主亲手赠予她的。
凭着那玉佩,黛玉也能随时进宫去找琳琅,至于能不能见到圣上,那就另当别论了。
毕竟圣上日理万机,并非想见就能见的。
圣上不愧是史上最勤勉的君王。
他们一行人抵达御书房门口时,只见房内烛火通明,圣上仍在全神贯注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富海公公见他们到来,脸上竟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神情,倒像是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他们来,没有一秒的耽搁,立刻就轻手轻脚地进去禀报了。
黛玉在门口听得分明,富海公公的声音清晰地传入耳中:“圣上,南安王世子和林大人携青阳县君求见!”
话音刚落,只听圣上轻咦了一声,似乎有些意外,“不是说青阳县君今早去昆仑了么?怎么这么快又回来了?莫非是有什么紧急之事?”
黛玉面上不动声色,心底却暗暗咂舌:果然不愧是圣上,她又并非朝中臣子,不过是个小小的县君罢了,竟连关于她今早去昆仑之事,竟也知道得一清二楚,真是消息灵通。
她却不知,这背后还有一段小插曲。
琳琅因为她去昆仑之事,与圣上歪缠了许久,吵着闹着也要一同前往,圣上被她缠得一个头足有两个大。
最后未能如愿,小琳琅退而求其次,又吵着要给黛玉送行,圣上被她缠得没办法,只好罚她抄三本华法经,让她长长记性。
罚在儿身,疼在爹心。
对这个造成他们父女“隔阂”的人,圣上又岂会不知她的行踪呢?
富海公公见状,眼神一闪,随即压低声音,将京城中最新流传的关于奇药的传言,极快地禀报了上去。
圣上听后,眉梢微动,了然于心,随即将手里已经批阅过的折子轻轻放在右手边那一摞上。
左手又顺势拿起另一本待批的折子,翻开细看,同时冲富海公公微微点头,口中轻吐一字:“宣!”
富海嘴唇微微翕动,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想劝圣上趁机休息一下,莫要太过劳神。
可他心里明白,圣上一旦处理起朝政大事来,便是废寝忘食,劝了也是白劝,根本无济于事。
倒不如指望林大人和南安王世子呢,或许他们所说之事,能让圣上稍稍宽心,也趁机歇歇,别再如此宵衣旰食。
想到此处,富海公公加快了脚步,一直走到御书房门口,才站定身子,清了清嗓子,用他特有的尖细腔调唱了声:“圣上宣南安王世子、林大人和青阳县君觐见!”
唱喏完毕,富海公公压低声音,对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轻声道:“圣上从午时到现在,还没用膳呢,二位大人不妨帮忙劝劝,让圣上也注意身体。”
南安王世子闻言,无声地拍了拍富海公公的肩膀,示意他放心。
三人于是鱼贯而入。
自从上次圣上服用了林如海敬献的药丸后,自觉精力充沛,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整个人感觉年轻了十岁不止。
圣上对药丸的效果极为满意。
故而,当太医们苦口婆心劝诫他要作息有度,切莫过于操劳,以免伤了龙体时,圣上对此嗤之以鼻,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
他觉得自己如今身强体壮,精力充沛,无需如此小心翼翼。
不但不按时吃饭,常常忙到忘了用膳的时间,每日更是熬到深夜,批阅奏折,处理朝政,仿佛不知疲倦一般。
短短时间,原来吃药好不容易补回来的那些精气神,又被圣上这没日没夜地操劳耗得差不多了。
黛玉进来,规规矩矩地行过拜见礼后,抬头,一眼就看到,圣上头上的白发,似是又比前几日多了几许,难怪富海如此忧心。
圣上将手里的一本折子扔在桌子上,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烦躁,似是还没从折子里那些烦人的事情中完全脱离出来。
他伸手揉揉眉心,淡淡地瞥了一眼几人,身子往后一靠,问道:“这么晚进宫,所为何事?”
林如海刚要上前一步回话,南安王世子已抢先跨前一步,拱手道:“皇叔,侄儿此番进宫,是想请旨协同林大人一道,巡查吏治,整肃朝纲。望皇叔应允!”